愛好藝文的富豪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台灣有些富豪愛好藝文,甚至成為知名收藏家,比如電子業大亨林百里,長年蒐羅不少張大千等畫作,並成立基金會推廣文化、藝術和教育,又贊助張大千先生紀念館,為台灣藝文界重要推手之一。另一位電子業大亨童子賢則長年支持某書店,亦贊助多項藝文活動,如作家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等。聯電創辦人曹興誠的藏品有小故宮之稱,也曾捐贈多項古董給台北故宮。台灣的藝文創作者不只可申請官方補助,亦有富豪、企業贊助支持,資源遠比本地豐厚。

幾年前富豪許文龍過世,很多台灣人感念許文龍為大眾留下奇美博物館和奇美醫院。本地很多人熟悉的ICU醫師陳志金便在奇美醫院任職。而台南人免費參觀奇美博物館,這是許文龍回饋鄉親的心意。

奇美博物館之前與英國國家藝廊合作,展出「從拉斐爾到梵谷」,轟動一時。很多人驚訝這檔眾多巨作的展覽,竟捨棄台北更知名的博物館,選擇交通相對不便的台南奇美博物館合作,可知奇美在國際博物館界評價不錯。奇美博物館另一個特色是收藏許多樂器,尤其是小提琴,包含瓜奈里、史特拉第瓦利等名琴。且館方歡迎青少年申請借琴,對年輕音樂家幫助很大。

許文龍酷愛小提琴。據說許極少接受專訪,但專訪完記者要聽他拉小提琴,對記者應該是滿有趣的採訪經驗。有人追憶多年前購買奇美電子某產品,因不堪使用要求換貨,沒多久貨到了,然而包裹竟還有一張CD,這是怎麼回事?他打電話問業務,業務說是老闆拉的小提琴,免費贈送,聊表歉意。

某音樂家曾受邀為奇美博物館試琴,表示琴很好,可是價格太高。許文龍回覆,琴好就好,以後會越來越貴,隨即購入,難怪奇美蒐羅了許多名琴。奇美如今是收藏小提琴最多的博物館,國際小提琴音樂家若至台灣演奏,幾乎都會去奇美博物館參觀試琴。

之前閱讀《直島誕生》,作者秋元雄史紀錄母企業倍樂生,以藝術協助直島地區再生,秋元雄史為主要工作人員。直島原本是荒涼小島,逐漸轉為藝術之島。秋元雄史提及某日半夜接到老闆電話,要求他立刻趕到歐洲,接收莫內的巨幅畫作睡蓮,並籌辦展覽的美術館。後來秋原雄史邀請安藤忠雄,建成地中美術館,主要展示莫內的睡蓮系列。原來世上真有霸道總裁,只是作風與言情小說不太一樣。

富豪不只是揮金如土、花天酒地,亦有熱愛藝文的風雅之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96內容數
YI Ping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5
日前家人作品收到某報副刊留用通知,我很高興,他卻沒什麼反應。忍不住念著,哎呀,該開心就要開心,不然你什麼時候開心?再說留用總比退稿好,對吧。我覺得該開心卻開心不起來,其實是折磨自己。長期壓抑情緒不太好,萬一習以為常,感情麻木就不好了。 有位年輕文友和家人的反應差不多。曾恭賀大作見報,他有點意興闌珊
Thumbnail
2025/10/05
日前家人作品收到某報副刊留用通知,我很高興,他卻沒什麼反應。忍不住念著,哎呀,該開心就要開心,不然你什麼時候開心?再說留用總比退稿好,對吧。我覺得該開心卻開心不起來,其實是折磨自己。長期壓抑情緒不太好,萬一習以為常,感情麻木就不好了。 有位年輕文友和家人的反應差不多。曾恭賀大作見報,他有點意興闌珊
Thumbnail
2025/10/04
柯慈《少年時》一書,為南非少年約翰〈多麼通俗又缺乏想像力的名字〉十九歲到二十四歲的生命歷程。約翰主修數學卻熱愛文學,大學畢業之後離開南非,打算在英國長期居留。一心想成為作家,似乎也不斷朝著夢想努力,這般純情勵志的主題,底下竟是一片血肉糢糊的虛無蒼涼,讓人不得不感慨萬千。柯慈以意識流的寫法,展示了約翰
Thumbnail
2025/10/04
柯慈《少年時》一書,為南非少年約翰〈多麼通俗又缺乏想像力的名字〉十九歲到二十四歲的生命歷程。約翰主修數學卻熱愛文學,大學畢業之後離開南非,打算在英國長期居留。一心想成為作家,似乎也不斷朝著夢想努力,這般純情勵志的主題,底下竟是一片血肉糢糊的虛無蒼涼,讓人不得不感慨萬千。柯慈以意識流的寫法,展示了約翰
Thumbnail
2025/09/20
馬丁.貝克團隊再次攜手辦案。《失蹤的消防車》雖是系列小說中的一本,惟讀者即使未按順序閱讀,亦能融入故事情節。當然熟悉整個系列的讀者,看見諸人在十本書的人生轉折(或沒轉折),另有不足為外人道的樂趣。整個系列讀者或有偏好,惟大多同意十本都值得一讀。五、六十年前,一群瑞典警察的辦案過程,依然不過時,仍有許
Thumbnail
2025/09/20
馬丁.貝克團隊再次攜手辦案。《失蹤的消防車》雖是系列小說中的一本,惟讀者即使未按順序閱讀,亦能融入故事情節。當然熟悉整個系列的讀者,看見諸人在十本書的人生轉折(或沒轉折),另有不足為外人道的樂趣。整個系列讀者或有偏好,惟大多同意十本都值得一讀。五、六十年前,一群瑞典警察的辦案過程,依然不過時,仍有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變奏. 融匯. 陳錦芳》作者 ▪ 張清泓 一知半解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但也可能是一粒生機勃勃的種子, 最終會長成鬱
Thumbnail
《變奏. 融匯. 陳錦芳》作者 ▪ 張清泓 一知半解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但也可能是一粒生機勃勃的種子, 最終會長成鬱
Thumbnail
【三先生是誰?】 林熊光出身板橋林家,是日治時期臺灣最重要的書畫收藏家,以收藏中國宋代珍品最為知名。但除了中國書畫以外,他也積極買回乙未割臺時,林本源家族於動亂中散佚的珍藏,同時透過展覽,讓臺灣社會重新認識林本源家族在清代既有的文化地位。《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三先生遺墨》是林熊光在1926年
Thumbnail
【三先生是誰?】 林熊光出身板橋林家,是日治時期臺灣最重要的書畫收藏家,以收藏中國宋代珍品最為知名。但除了中國書畫以外,他也積極買回乙未割臺時,林本源家族於動亂中散佚的珍藏,同時透過展覽,讓臺灣社會重新認識林本源家族在清代既有的文化地位。《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三先生遺墨》是林熊光在1926年
Thumbnail
1978年出生的王師,就他形容自己出生的年代:「是一個通俗文化的大爆發」,歐美、日本與香港娛樂文化如潮水般湧來,漫畫、電玩、電影豐富了他的童年,涵養了他的成長背景。國中就讀美術班的王師,身邊的朋友或是同學不外乎就是一群文青,記得在一次的期中考放學,他們一群人竟然浩浩蕩蕩地跑到了同學家看《新天堂樂園》
Thumbnail
1978年出生的王師,就他形容自己出生的年代:「是一個通俗文化的大爆發」,歐美、日本與香港娛樂文化如潮水般湧來,漫畫、電玩、電影豐富了他的童年,涵養了他的成長背景。國中就讀美術班的王師,身邊的朋友或是同學不外乎就是一群文青,記得在一次的期中考放學,他們一群人竟然浩浩蕩蕩地跑到了同學家看《新天堂樂園》
Thumbnail
不會是那個林百里吧~只要林董去用餐,當天就得聽一小時林董故事,私下的他不像螢幕上,細膩、風趣、隱藏精明,最重要是品味,那一身裝扮及談吐,台灣創業者是看不見的。 幾度去等她下班,呵呵,他們互動滿溫馨的,新聞風風雨雨,罹癌、婚變、搶單、接單風暴,沒在他互動中看出端倪,年歲漸長才知,風雨的定力需要如何
Thumbnail
不會是那個林百里吧~只要林董去用餐,當天就得聽一小時林董故事,私下的他不像螢幕上,細膩、風趣、隱藏精明,最重要是品味,那一身裝扮及談吐,台灣創業者是看不見的。 幾度去等她下班,呵呵,他們互動滿溫馨的,新聞風風雨雨,罹癌、婚變、搶單、接單風暴,沒在他互動中看出端倪,年歲漸長才知,風雨的定力需要如何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那天,林總突然現身益品美術館的「勇敢做大夢 壯遊世界趣」公益演講,這是我們20多年未見的友誼在一百多人的觀眾中重逢,喜悅的情感為助人豐己活動增添了一抹亮彩。 聽畢演講,他對「助人豐己公益演講辦法」深感好奇, 辦法:即捐款1萬元,贈送100本《勇敢做大夢》書籍及一場公益演講,而捐款單位由捐
Thumbnail
那天,林總突然現身益品美術館的「勇敢做大夢 壯遊世界趣」公益演講,這是我們20多年未見的友誼在一百多人的觀眾中重逢,喜悅的情感為助人豐己活動增添了一抹亮彩。 聽畢演講,他對「助人豐己公益演講辦法」深感好奇, 辦法:即捐款1萬元,贈送100本《勇敢做大夢》書籍及一場公益演講,而捐款單位由捐
Thumbnail
大神張智超(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在畢業30年後回到母校演講,非常精彩一定要聽喔
Thumbnail
大神張智超(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在畢業30年後回到母校演講,非常精彩一定要聽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