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嗎?全台大約每兩個人就有一個感染幽門桿菌,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
醫檢師請問~幽門桿菌到底是什麼啊?
最近在抽血的時候,常聽到病人問我一個問題:
👩:「醫檢師~那個什麼幽什麼菌的,是什麼東西啊?」
👨:「醫生說我家人有幽門桿菌,要我也檢查一下,我有被傳染嗎?那到底要做哪一種檢查比較準?」
好問題!那今天就來跟大家用輕鬆的方式,解釋一下這個讓人聽了有點怕、但其實滿常見的小傢伙 👉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幽門桿菌)。
幽門桿菌是什麼?
幽門桿菌是一種專門躲在你胃裡的細菌,它很厲害,可以在強酸的胃液中生存,而且還會偷偷破壞胃黏膜,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胃炎、胃潰瘍,甚至提高胃癌風險。
不過別擔心!不是每個人感染後都會發病,有點像是「房客住你家不一定會搗蛋」,但有搗蛋的風險,就值得留意。
🧠從醫檢師角度補充一點小知識: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螺旋狀、具鞭毛的細菌。
它的外型長得像一條小螺旋,可以靠著鞭毛在胃酸中「鑽來鑽去」,避開強酸,躲進胃黏膜底下生存。 而它之所以能撐過胃酸,靠的就是一種叫做 尿素酶(urease) 的武器,能把尿素分解成氨,把周圍的酸中和掉,創造出自己專屬的小天地。
簡單說,它就像一個「帶防護罩的小細菌」,在你的胃裡安家落戶,如果長期存在,就可能造成慢性發炎或潰瘍。
怎麼被感染的?
幽門桿菌主要透過口口傳染,例如:
- 共用餐具、筷子、牙刷(拜託別共用)
- 大人咀嚼食物餵小孩(這個習慣真的要改)
- 同住家人中有人感染,其他人也有風險
所以醫生說家人有感染時建議你也檢查,完全合理!
有哪些檢查可以做?哪個最準?
目前常見的檢查方式有這幾種,我幫你簡單整理一下優缺點:
1. C13 呼氣測試(C13 Urea Breath Test)
✅ 非侵入性
✅ 適合追蹤療效
✅ 有吃抗生素/胃藥前要停藥
🗣️「就像吹蠟燭一樣輕鬆~只要吹氣,驗出你體內有沒有幽門桿菌。」
2. CLD Test + 胃鏡
✅ 檢查胃部狀況+細菌活性一次搞定
✅ 適合胃部不適、需要評估其他問題的人
✅ 有侵入性,需要進行胃鏡檢查
🗣️「如果你已經安排做胃鏡,順便做這個是很划算的 combo。」
3. 糞便抗原檢測(Stool Antigen Test)
✅ 非侵入性
✅ 敏感度高
✅ 只需要採集糞便檢體,適合不想吹氣也不想胃鏡的人
🗣️「用你的便便說話!真的能驗出幽門桿菌抗原哦~雖然採樣有點小害羞啦」
那哪個比較準?
其實這三種方法準確率都很高,但有些差異:
- 如果是初次檢查,呼氣測試與糞便抗原都不錯
- 如果是胃部已經有症狀、或醫師懷疑其他問題,建議做胃鏡+CLD test
- 吃過胃藥或抗生素者,需停藥一段時間再做檢查,否則容易「驗不到但其實還在」
醫檢師的叮嚀 + 健身教練的溫馨提醒
📌 醫檢師提醒:
幽門桿菌有感染風險,但可治療可追蹤,定期檢查別怕!
📌 健身教練補充:
記得吃飯細嚼慢嚥、少吃太辣太刺激的食物,也別暴飲暴食。
胃好,人才有力氣練腿啊!(我說真的!)
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抽血櫃台或健身房遇到我時問我,我會一邊幫你抽血、一邊跟你聊健康(多工模式上線😎)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給家人朋友,讓大家都能更認識這位胃部小搗蛋——幽門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