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靜止在父親最後的房間裡。
臉書今天動態回顧跳出2019 年 10 月 19 日。我為了迎接爸爸從娘家搬來我們家療養,重新調整了二樓的客廳與餐廳。那段日子,小弟離世不久,爸爸的身體過度虛弱,時常恍神,在小弟出殯隔天中午我煮好飯喊他,爸爸從自家地下室(他的書桌)樓梯上樓不慎摔倒造成腦部受傷,那天是我人生中最歇斯底里的一天,就眼睜睜在我眼前看著他往後摔倒頭部流血一直流在樓梯,然後眼睛睜看著他沒有意識!那時我以為我失去父親了。撥電話求救的手不斷地顫抖,也沒辦法很完整表達言語。
在醫院治療中一度認不得我(譫妄)後來他向我要他女兒,我大聲說我就是你女兒,他竟然就醒過來了;治療兩週才出院。評估他摔倒的機率很高。加上沒有人願意去照顧他,媽媽當時又已經失智。最後媽媽送進安養中心,而我一個人獨自照顧爸爸。
我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沒辦法同時家與娘家兩邊跑,也不願他處於高危險狀態。因此與先生商量後,決定把爸爸接回家照顧。為了迎接他,我們家清空原本的空間,在客廳放上醫療床、我睡他旁邊陪伴的床,24小時貼身照顧。以及我的工作桌——也就是照片裡的那張桌子。那時的我希望爸爸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女兒女婿與孫子都在身邊的那種「承歡膝下」之福。如今,爸爸已經離開。臉書的動態回顧彈出這張照片,我凝視良久。忽然覺得幸好當時我做了這個決定。至少,在爸爸這一生中,我用我能做到的方式,對他表達了愛。
如今的桌面無法放這些裝文青了
2019-10-19
感恩我的寶貝鵝子的協助,讓那段混亂與疲憊的日子有了力量的支撐。如今我的桌子逐漸恢復生機,整理裝箱前,我特地將那張橘貓杯墊與日本水彩畫家畫的鳥明信片放在桌上——它們是我近三十年的收藏,也承載著那些日子的氣息。天氣漸涼,高雄的中午依舊有熱意。老三感冒咳嗽,我則努力讓肉體與靈魂重新合一。鵝子依舊負責所有粗重的搬運與爬高的工作,而我,仍在整理那個未完成的小角落。照片裡的畫面,看似靜謐,卻藏著我們一家人那段安靜又深刻的愛。──記女兒與父親最後一段並肩的時光。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