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曾在家中衣櫃深處、浴廁角落,看見一片灰黑或綠色的斑點?
那就是黴菌,一個在潮濕環境中無處不在的「隱形房客」。
許多關於黴菌與健康的傳言不斷,從讓人失智到引發嚴重肺炎的說法甚囂塵上,這使得我們必須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為您釐清事實,並提供最專業的健康管理建議。
### 黴菌對健康影響的科學面貌
黴菌對人體的影響,主要可分為三大類:過敏反應、感染,以及攝入其產生的毒素。
#### 一、 呼吸道與過敏反應的警訊
許多人對黴菌孢子有過度擔憂,例如傳言稱黴菌孢子會直接導致「非典型肺炎」。
事實查核的結果顯示,醫學上所稱的「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其常見的致病原是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或肺炎披衣菌(Chlamydia pneumoniae)等細菌,而非黴菌孢子。
然而,這並不代表黴菌孢子對呼吸道無害。黴菌在繁殖時會釋放大量微小的孢子,當我們吸入這些孢子,它們會被身體視為「外來入侵者」,在敏感體質的人身上,可能因此誘發鼻炎、結膜炎、哮喘(氣喘)等過敏症狀。
對於本身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免疫功能較弱的人(如愛滋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特定種類的黴菌(例如:隱球菌)確實可能進入肺部甚至蔓延至中樞神經,引發嚴重疾病如真菌性肺炎或腦膜炎,但這與大眾傳聞的「非典型肺炎」是不同的病理學概念。
#### 二、 黴菌與神經系統的間接關係:失智症的迷思與真相
關於「黴菌可能導致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的說法,是近年來廣受討論的健康議題。
現階段,科學界對此議題仍處於探索階段,尚未有足夠的證據能確立「環境中黴菌暴露」與「大多數類型失智症」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
不過,部分研究在極少數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切片中,確實發現了真菌(包括黴菌)的細胞或DNA。
有學者推測,這可能代表真菌感染是誘發大腦慢性發炎的其中一個「洞」(如「終結阿茲海默症」理論的比喻),也有可能是患者大腦功能退化導致免疫力下降後,真菌才得以入侵。
無論如何,目前我們能確定的是,一些特殊的侵入性真菌感染,如前述提到的隱球菌腦膜炎,確實會直接損害腦部功能,造成認知能力下降等失智症狀。
對於一般健康人而言,維持居家環境乾燥,避免長期暴露於發霉環境,仍是保護記憶力的重要環節。
#### 三、 潛藏的劇毒:真菌毒素的致命威脅
黴菌所產生的「黴菌毒素」(Mycotoxins)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大健康威脅,且其毒性與致癌性已獲得權威機構的證實。
1. 黃麴毒素(Aflatoxin):
由黃麴黴菌(Aspergillus flavus)等產生,主要污染花生、玉米、堅果和穀物等食物。
它具有高度的肝毒性、致突變性及致癌性,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質。
長期、低劑量的暴露會顯著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尤其在有B型或C型肝炎的患者身上更具加乘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黃麴毒素具有極高的耐熱性,一般的烹煮(如煮、炒)難以將其破壞。
2. 赭麴毒素(Ochratoxin A, OTA):
主要由麴菌屬或青黴菌屬產生,常見於咖啡豆、可可豆、穀物和葡萄乾等。
赭麴毒素A的毒性最強,其最大的危害在於腎毒性,被懷疑與某些地區的腎臟疾病(如巴爾幹半島腎病)有關。
雖然人體暴露與腎臟癌的關聯性仍在研究中,但IARC已將其列為2B類致癌物質(即「可能致癌於人類」)。
#### 四、 如何處理與預防日常生活中的黴菌
無論是謠傳的「黑黴」或常見的白色、綠色黴菌,其處理原則都是一致的:控制濕度、移除孳生源。
1. 生活中的小撇步:
保持乾燥:台灣氣候潮濕,這是黴菌的溫床。建議將家中濕度控制在50%至60%之間。
除了除濕機,保持室內通風也是關鍵。
食物處理:一旦食物出現肉眼可見的發霉現象,無論範圍大小,都應立即丟棄整份食物。
切勿以為切除發霉部分即可,因為黴菌的菌絲和毒素可能已滲透到食物深處。
餐具清潔:竹製、木製的砧板或筷子容易藏污納垢,若出現黑點或發「毛」,應立即更換,因為它們也可能是黴菌毒素的來源。
2. 居家清潔的注意事項:
處理小範圍黴菌時,應佩戴口罩和手套,以避免吸入孢子。
使用稀釋的漂白水或市售清潔劑進行擦拭,確保黴菌被徹底清除。
### 結論
黴菌與其衍生的毒素是我們健康管理中不可輕忽的因素。
作為健康管理師與事實查核者,我們強調:雖然黴菌對失智症的直接因果關係尚無確鑿定論,黴菌孢子也不會直接導致「非典型肺炎」,但我們必須正視黴菌孢子可能帶來的過敏風險,以及黃麴毒素和赭麴毒素等真菌毒素對肝腎的確定性危害。最有效且負責任的健康管理,就是從日常生活著手,徹底控制環境濕度,杜絕黴菌生長的機會,並嚴格把關食物安全,從源頭上隔絕這些看不見的健康威脅。
[參考文獻]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肺炎黴漿菌感染症相關衛教資訊。 (驗證「非典型肺炎」病原體)。
2.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 相關資料。 (驗證「黃麴毒素」致癌等級)。
3. 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社區型肺炎藥物治療簡介。 (驗證「非典型肺炎」病原體類型)。
4. 林志豪醫師衛教文章。黴菌讓記憶力下降、引發失智症? (查核黴菌與失智症及腦膜炎的關聯)。
5.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衛教資訊。認識黃麴毒素。 (驗證「黃麴毒素」毒性與影響器官)。
6. SGS安心資訊平台。哪些食品容易滋生黴菌產生真菌毒素? (驗證「赭麴毒素A」毒性與影響器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