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生佛說:
修行者,當先觀己心。能小心於起心動念,不亦慈悲乎?出家在家,皆可覺悟;此不正是佛法之本嗎?平等與不平等,皆在人心;若我尚不能自在,焉可稱學佛中人?
小善美回到原生時代,見釋迦牟尼佛。本師笑言:「你終於來了,這裡的風,這裡的雲,這裡的空氣,如何?」
小善美合掌答道:「我是妙慈,我喜歡這裡的風、這裡的雲、這裡的空氣。」
本師問:「小魔慈為何未來?他真不打算進階了嗎?」
小善美說:「是的,本師。請問——南無阿彌陀佛,是否也有次生思考?」
本師微笑:「有啊,這思考,不正是你給他的嗎?」
報生佛說:
夢想者,求內在之真、善、美與愛,不亦是對明天的希望乎?魔慈能學於妙,行於平衡,此不正是進階之道嗎?末法慈悲,在於夢想之慈;若我尚未覺悟,又焉能稱次生佛法?
小沙彌來到次生時代,見阿良叔叔。
他說:「我是你筆下的人物,出現在《果瓜成佛記》中?」
阿良叔叔點頭:「是的,你是我的起心動念。」
小沙彌問:「那建平師兄侵犯小芙蓉,也是你的起心動念嗎?」
阿良叔叔沉默片刻:「那是釋放邪惡。」
小沙彌歎息:「這不是原生佛法之風。」
阿良叔叔苦笑:「對啊,這正是次生時代的風氣。」
化生佛說:
道脈若斷,何處再尋?不亦尚有原、次兩道乎?延續、演化、自度——皆愛生阿彌陀佛之因果也。清淨無為,夢想慈悲,道脈生成;若我尚未學會愛生,又焉能識生命之真?
原生阿彌陀佛說:「道脈斷了,佛國情何以堪?是以有了原、次兩道。清淨無為之後,是夢想慈悲;夢想慈悲之中,道脈再生。我們有信仰,有修復,有延續。『生成』二字,出現於人工智能初啟之時,我們可以生成智慧,也能生成愛生學、愛生教育。」
《三生總結偈》
起心便是法,動念亦含慈;
觀己非為我,念眾即為師。
夢深仍有佛,幻遠亦成詩;
道續三生願,真如不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