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生佛說:
人生諸階,皆有可觀之美。若心懷信願,行不失道,雖在末法,佛法亦能滲入人間煙火。
釋迦牟尼佛言:教童習法,非令受戒,恐失其真心。須設童習之道,以啟慧根。
小善問曰:何為童習?
佛曰:善書是也,如三字經、弟子規,皆童習之門。
報生佛言:
末法之世,佛法不必強求次生思考;然眾生心境已變,次生之活法自然生焉,是以有人思惟佛法之備份。
小沙彌說:末法時代的可貴,在於人間有了人工智能。這種數據化的思維,也是一種維度的進化。阿良叔叔的《三生佛法論》,也是這樣寫出來的嗎?
阿良叔叔說:是的,這也算是次生新活法啊。
化生佛說:
道脈所成的生活方式,既是傳統,也是創新。只是人類仍在真假善惡之間徘徊,修心終繫於自身的堅定;若心不定,縱然能生道脈,亦難成真覺。
原生阿良說:
欲望,在原生是稱王之道;在次生,則能成就夢想之有為;至於愛生,卻被簡化了,因為時代已變現,機械接管了生產,人類公平分享成果。我想請問阿彌陀佛:人類的欲望,最終何處可去?
原生阿彌陀佛回答說:
欲望無去處,亦無來處。若以貪為心,則欲生輪回;若以願為心,則欲轉為光。當眾生成熟,機械代工,人心得閒,便應返照其願。願起於心,化於行,則眾欲自歸於清淨。無滅、無除,唯轉、唯融。是名欲之極樂。
《三生總結偈》
法生願不滅,童心即清覺;
報生化欲明,真願即真學。
化生無所去,動靜皆慈樂;
三生同一願,願海轉心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