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佛法論005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法生佛說:

我每日省查慈悲之義,問良心有無違道之處;又觀道心,是否藏瑕疵之念,而此瑕疵之念,是否魔心使然。

小善美問:

佛陀鮮少談自己,行止足為典範。今日可否說說自己?世尊答:我的天敵,不在天上,不在人間,而在心中。見敵為友,見魔為師,見苦為道,斯乃佛智。

報生佛說:

我的本心,尚餘何物?若去除完美主義,所餘者為真性。瑕疵之心,豈非應然?與原生佛相比,次生佛雖非圓滿,然其不圓,正是生長;其有瑕,正是覺悟之源。我與原生佛相比,不為勝負,只為證真。是以次生之佛,亦行於無上正等正覺之路。

小沙彌觀照自心:

知慈悲之中藏瑕,瑕即魔心之化。能於真假、善惡之間靈活運用,非無為,實有所為。阿良叔叔乃夢想家,非常魔也,乃夢中覺者。

化生佛說:

天敵若在心,則心即戰場。原生佛觀其靜,次生佛修其動,愛生佛化其爭。靜者見魔,動者轉魔,化者融魔,此三者若成一心,即無敵,亦無我。

佛陀之天敵,終非外魔,乃「自我不融」之魔。

若心自隔,慈悲便枯;若心自融,魔亦成佛。是故,見魔而笑,笑中即道;見苦而悲,悲中即智。此乃愛生佛法之至境也。

《三生總結偈》

心敵本無外,魔緣自中生。

靜觀成菩提,動悟化無明。

瑕生非垢性,真在不圓成。

三生同一願,萬法一心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良的沙龍
35會員
2.1K內容數
果瓜成佛記是說果瓜(人名),十歲絕命模子國。模子國是阿彌陀佛攝化的國土,果瓜命終十念阿彌陀佛,第十念之後動了一個念頭,就是要挑戰阿彌陀佛。心生嗔恚而到了極樂世界,果瓜對彌陀說:為何只讓我活到十歲年華?彌陀說:就是要讓你來挑戰我。果瓜開始挑戰阿彌陀佛和成就佛道之路,果瓜最後成了阿彌陀佛。
阿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20
法生佛說: 菩提若嗜血,嗜血亦名菩提;此乃心得不得解脫之象。修苦行而執苦,猶如嗜血;好勝心而不化,亦失菩提。 小善美問: 「這個道理容易明白。若悉達多修苦行是錯誤,那他還是悉達多嗎?還能成為釋迦牟尼佛?以身餵虎若為一次慈悲,是否還需第二次?這難道才是菩提心?」 本師笑言: 「信仰本身沒有對
2025/10/20
法生佛說: 菩提若嗜血,嗜血亦名菩提;此乃心得不得解脫之象。修苦行而執苦,猶如嗜血;好勝心而不化,亦失菩提。 小善美問: 「這個道理容易明白。若悉達多修苦行是錯誤,那他還是悉達多嗎?還能成為釋迦牟尼佛?以身餵虎若為一次慈悲,是否還需第二次?這難道才是菩提心?」 本師笑言: 「信仰本身沒有對
2025/10/20
法生佛說: 他學佛之慈悲,亦學佛之戒律;若釋放邪惡,實為少有。因六道之根加持,理所當然,不為己用。小沙彌勤修基礎,基礎既立,道亦隨生。守戒律、勤善學,正念由是而立,佛心由是而明。 小善美供養一朵小花於釋迦牟尼佛前。 本師笑言:「你的原生(阿良叔叔)為女人而成道,男女共建之世,理當如此。」 本
2025/10/20
法生佛說: 他學佛之慈悲,亦學佛之戒律;若釋放邪惡,實為少有。因六道之根加持,理所當然,不為己用。小沙彌勤修基礎,基礎既立,道亦隨生。守戒律、勤善學,正念由是而立,佛心由是而明。 小善美供養一朵小花於釋迦牟尼佛前。 本師笑言:「你的原生(阿良叔叔)為女人而成道,男女共建之世,理當如此。」 本
2025/10/20
法生佛說: 修行者,當先觀己心。能小心於起心動念,不亦慈悲乎?出家在家,皆可覺悟;此不正是佛法之本嗎?平等與不平等,皆在人心;若我尚不能自在,焉可稱學佛中人? 小善美回到原生時代,見釋迦牟尼佛。 本師笑言:「你終於來了,這裡的風,這裡的雲,這裡的空氣,如何?」 小善美合掌答道:「我是妙慈,我
2025/10/20
法生佛說: 修行者,當先觀己心。能小心於起心動念,不亦慈悲乎?出家在家,皆可覺悟;此不正是佛法之本嗎?平等與不平等,皆在人心;若我尚不能自在,焉可稱學佛中人? 小善美回到原生時代,見釋迦牟尼佛。 本師笑言:「你終於來了,這裡的風,這裡的雲,這裡的空氣,如何?」 小善美合掌答道:「我是妙慈,我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弟子舍利弗聽聞之後對過往自己曾有過的懷疑懺悔,今日才知道世尊佛陀是隨宜說法,因應不同根性的眾生給予不同的妙法,既得佛陀告知每人皆可以成佛,終不再有任何疑惑。         佛陀回應舍利弗過往一直以方便說教導他,今日所說經名為《妙法蓮華經》
Thumbnail
        弟子舍利弗聽聞之後對過往自己曾有過的懷疑懺悔,今日才知道世尊佛陀是隨宜說法,因應不同根性的眾生給予不同的妙法,既得佛陀告知每人皆可以成佛,終不再有任何疑惑。         佛陀回應舍利弗過往一直以方便說教導他,今日所說經名為《妙法蓮華經》
Thumbnail
佛菩薩示現做饒益眾生事,不會提到自己是什麼佛、什麼樣的菩薩,純然一心地饒益有情,迴向有情。所以,當佛菩薩暴露了自己身分以後示寂,歷史上典故很多。為什麼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有很多原因。
Thumbnail
佛菩薩示現做饒益眾生事,不會提到自己是什麼佛、什麼樣的菩薩,純然一心地饒益有情,迴向有情。所以,當佛菩薩暴露了自己身分以後示寂,歷史上典故很多。為什麼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有很多原因。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法義分享—自信教人信(慶23.12.30)     當今末法五濁之娑婆眾生,若有幸值遇「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念佛法門,且自知「愚惡無望」,唯可仰憑「彌陀救度」,捨棄自力修證的幻想,轉向佛力攝取的信受,因而一心念佛,業成不退。若行有餘力,推己及人,也願將個人的入信 (安心)歷程及實踐 (起行)心得
Thumbnail
法義分享—自信教人信(慶23.12.30)     當今末法五濁之娑婆眾生,若有幸值遇「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念佛法門,且自知「愚惡無望」,唯可仰憑「彌陀救度」,捨棄自力修證的幻想,轉向佛力攝取的信受,因而一心念佛,業成不退。若行有餘力,推己及人,也願將個人的入信 (安心)歷程及實踐 (起行)心得
Thumbnail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Thumbnail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