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戰爭倫理:和平主義與正義戰爭的反思練習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前言:一個謙卑的探索邀請

親愛的弟兄姊妹與朋友們,平安。

我們正處於一個深刻的屬靈危機之中,被迫去察驗這「時代的兆頭」(馬太福音16:3)。無論是聖地持續不斷的苦難,還是人類徘徊在自我毀滅陰影之下的核武威脅,都向上帝的教會發出了一個緊急而痛苦的呼聲,要求我們以信心、悔改和行動來回應。戰爭與暴力,是人類墮落本性最痛苦的彰顯,它挑戰著我們基督信仰的核心。

這份學習材料的目的,並非提供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邀請我們懷著一顆謙卑與禱告的心,一同探索基督徒在歷史中發展出的兩種主要倫理框架:「基督徒和平主義」與「正義戰爭理論」。這兩種立場雖然結論不同,但都源於忠信的子民,嚴肅地嘗試將聖經原則應用於這個破碎的世界。願聖靈引導我們的心思意念,使我們能以基督的憐憫,勇敢面對這極具挑戰性的議題,並在我們自己製造的毀滅陰影下,尋求那植根於福音的盼望。

raw-image


--------------------------------------------------------------------------------

1. 共同的起點:對和平的渴望與破碎的現實

在探討兩種不同的倫理立場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它們共同的神學基礎。這基礎根植於一個核心的張力之中:上帝起初為創造所設計的完美和平,與人類墮落後所面對的暴力現實。基督徒正是活在上帝國度「已然,但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 的處境中,而這兩種倫理框架,正是從這張力中產生的。

  1. 上帝起初的心意 -「Shalom」 希伯來文中的「和平」(Shalom),其意涵遠遠超過「衝突的終止」。它描述的是一種「普世的繁榮、完整與喜樂」,一種生命各層面都處於健全、公義與和諧的圓滿狀態。更重要的是,聖經啟示我們,上帝的一個聖名是 Yahweh Shalom(耶和華是和平),這意味著真正的和平並非人類努力的成果,而是上帝自身的屬性,是祂同在的彰顯。這正是伊甸園所展現的完美景象,也是上帝為祂的創造所定的最終心意。
  2. 人類墮落的後果 - 衝突的根源 基督信仰指出,所有衝突的根源來自於「原罪」。始祖的悖逆使罪進入了世界,不僅破壞了人與上帝的關係,也敗壞了人性本身,使其傾向於驕傲、自私與對立。戰爭並非單純的政治或經濟失衡,而是人類與生命源頭——上帝的關係斷裂後,在社會層面不可避免的後果。這深層的屬靈疾病,其具體的悲劇性症狀之一便是「非人化」——將敵人視為非我族類,從而抹去道德約束。當我們忘記每個人,甚至是我們的敵人,都擁有神聖的「上帝形象」(Imago Dei)時,暴力就成為可能。
raw-image


--------------------------------------------------------------------------------

2. 倫理立場一:基督徒和平主義 (Christian Pacifism)

  1. 核心信念:效法基督的十架道路 此立場的核心信念是:任何形式的暴力,都與跟隨那位在十字架上犧牲自己的耶穌基督,有著根本性的不相容。這不僅僅是對耶穌榜樣的模仿,更是參與一種截然不同的得勝方式——「十架的道路」。這條道路所彰顯的能力,是透過承受苦難而非施加暴力來戰勝邪惡;是「吸收暴力,卻不以暴力回應」的能力。它代表了一種對上帝國倫理的徹底委身,選擇在此時此刻就活出那將來的和平,即便代價是受苦。
  2. 關鍵聖經依據登山寶訓:馬太福音第五章是此倫理的基石,其中記載了耶穌激進的命令,如「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以及「要愛你們的仇敵」。基督的犧牲:基督在十字架上非暴力的、自我犧牲的榜樣,是基督徒行為的最終典範。祂戰勝罪惡與死亡的方式,不是透過更強大的暴力,而是藉著捨己的愛與復活的大能。
  3. 歷史上的代表 早期教會、重洗派 (Anabaptists)、貴格會 (Quakers) 和門諾會 (Mennonites) 等,都是歷史上持守此立場的代表性群體。他們的存在,是對整個基督教會強而有力的提醒:除了暴力的邏輯之外,還有一條更忠於福音的道路。
raw-image


--------------------------------------------------------------------------------

3. 倫理立場二:正義戰爭理論 (Just War Theory)

  1. 核心信念:在墮落世界中限制罪惡 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理解,正義戰爭理論並非旨在為戰爭辯護,而是為在一個罪惡的世界中限制戰爭的發生與殘酷性提供一個嚴謹的倫理框架。它承認上帝賦予政府「佩劍」的權柄(羅馬書13章),以賞善罰惡。然而,此理論是在一個前核武時代發展起來的。正如一位學者所言,現代武器的出現已經「引爆了正義戰爭理論」,因為其前所未有的毀滅力,完全摧毀了該理論的內在倫理邏輯。
  2. 關鍵聖經依據政府的權柄:羅馬書第十三章教導,上帝設立政府的權柄,使其能「佩劍」,用以懲罰作惡的,維護秩序。這被視為在特定情況下,國家使用武力的神學基礎。然而,這必須與聖經中對國家驕傲(hubris)的嚴厲批判——如巴別塔的寓言(創世記11章)——保持張力。
  3. 正義戰爭的嚴格條件(及其在現代的崩潰) 此理論設下極其嚴格的條件,必須所有條件都滿足,才能考慮動用武力。然而,現代戰爭,特別是核戰爭,使得滿足這些條件成為不可能。正當理由 (Legitimate Cause): 戰爭只能是為了對抗一個嚴重、真實且確定的不公義,例如抵禦侵略。合法權威 (Legitimate Authority): 只有合法組成的公共權力機構才能宣戰。正當意圖 (Legitimate Intention): 目標必須是為了重新建立一個公義的和平,而非為了征服、報復或經濟利益。相稱原則 (Proportionality): 使用武力所能達成的善,必須要大過它所造成的傷害與破壞。核武器所造成的爆炸、火焰、輻射,以及引發「核冬天」的潛在後果,其破壞是如此巨大、持久且無法控制,以至於任何可想像的善都不可能與之相稱。最後手段 (Last Resort): 必須已經用盡所有和平、可行的替代方案。區分原則 / 非戰鬥人員豁免權 (Discrimination / Non-combatant Immunity): 軍事行動必須嚴格區分戰鬥人員與平民,並盡一切可能避免傷害後者。然而,核威懾的戰略核心恰恰是威脅要摧毀敵方的城市與人口中心。其主要手段就是蓄意屠殺無辜平民,這直接且公然地違反了區分原則。對「上帝形象」(Imago Dei)進行如此不加區分的、大規模的褻瀆,無異於一場大規模的「弒神」行為。
  4. 歷史上的代表 此傳統主要由奧古斯丁 (Augustine) 和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等神學家發展而成。
raw-image


--------------------------------------------------------------------------------

4. 綜合比較與思辨

  1. 核心觀點比較表
raw-image


思辨練習

請在閱讀以上內容後,安靜地思考以下問題。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旨在幫助你深化個人的倫理反思。

  1. 在閱讀了這兩種立場後,再思想核武器等現代毀滅性武器的存在,你認為哪一種倫理觀點面臨著更嚴峻的神學挑戰?為什麼?
  2. 源於聖經的「愛你的敵人」這一命令,以及人人皆有「上帝形象」(Imago Dei)的教義,如何同時挑戰並深化我們對「基督徒和平主義」和「正義戰爭理論」的理解?
  3. 這兩種倫理思考,如何幫助你理解基督信仰內部存在不同觀點的現象?這對我們與弟兄姊妹的相處有什麼提醒?
raw-image


--------------------------------------------------------------------------------

5. 結論:在張力中同行的盼望

基督徒和平主義與正義戰爭理論之間的張力,深刻地反映了基督徒活在「已然,但未然」的上帝國度中的處境。我們被呼召活出天國的樣式,但同時也必須在這個尚未完全更新的世界中,帶著智慧和勇氣去面對罪惡。

這兩種立場都是忠信的基督徒,在複雜的現實面前,為活出信仰而做出的真誠努力。它們提醒我們,通往和平的道路絕非易事。讓我們懷著盼望,為世上的和平禱告,並在各自的處境中成為和平的使者。我們深知,我們最終的盼望並不取決於我們自身的成敗,而是基於基督必然再來的榮耀應許。直到那日,當「和平的君」基督再來之時,祂將擦去一切的眼淚,使上帝最終的、完美的 Shalom 降臨在更新的新天新地之中。阿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淨土與極樂之光的沙龍
0會員
453內容數
2025/10/23
讓我們懷著最深的謙卑、慈悲與感恩之心,踏上這段禱告般的旅程。當聯合國將某個日子定為「國際農村婦女日」,我們不妨將其視為一次屬靈的邀請,邀請我們以基督的眼光,去看見這個世界的「無形支柱」:那些辛勤耕耘、維繫家庭、並照管上帝所造萬物的婦女們。
Thumbnail
2025/10/23
讓我們懷著最深的謙卑、慈悲與感恩之心,踏上這段禱告般的旅程。當聯合國將某個日子定為「國際農村婦女日」,我們不妨將其視為一次屬靈的邀請,邀請我們以基督的眼光,去看見這個世界的「無形支柱」:那些辛勤耕耘、維繫家庭、並照管上帝所造萬物的婦女們。
Thumbnail
2025/10/23
本文的目的,便是以一份溫暖與鼓勵的心,與您一同探索兩種源自基督信仰的核心思想:僕人君王之道與感恩作為行動引擎。我們將一同思考兩個根本性的問題:什麼是真正的領導力?而我們關懷他人、行善濟世的持久動力,又能從何而來?盼望這趟旅程,能為所有尋求真理的朋友,帶來一絲微光。
Thumbnail
2025/10/23
本文的目的,便是以一份溫暖與鼓勵的心,與您一同探索兩種源自基督信仰的核心思想:僕人君王之道與感恩作為行動引擎。我們將一同思考兩個根本性的問題:什麼是真正的領導力?而我們關懷他人、行善濟世的持久動力,又能從何而來?盼望這趟旅程,能為所有尋求真理的朋友,帶來一絲微光。
Thumbnail
2025/10/23
兩所高中——中山女高與成功高中——的校園裡,一幕溫暖的畫面悄然展開:夜幕低垂,為了應對大考而埋首苦讀的學子們,正從一群家長溫暖的手中,接過一份份熱騰騰的點心。這份不求回報的關懷,如同一瓣心香,在升學壓力的塵囂中,靜靜地散發出純淨的芬芳。
Thumbnail
2025/10/23
兩所高中——中山女高與成功高中——的校園裡,一幕溫暖的畫面悄然展開:夜幕低垂,為了應對大考而埋首苦讀的學子們,正從一群家長溫暖的手中,接過一份份熱騰騰的點心。這份不求回報的關懷,如同一瓣心香,在升學壓力的塵囂中,靜靜地散發出純淨的芬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基督教的末世論,揭示上帝對人類罪孽的憤怒以及即將來臨的大災難。引用聖經啟示錄的相關經文,分析當前社會的問題與道德淪喪,並反思人類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筆者呼籲人們關注目前的社會現狀,尤其是某強國所面臨的嚴重困境,並指出唯有回歸信仰與上帝的教導,方能尋求救贖與憐憫。
Thumbnail
本文探討基督教的末世論,揭示上帝對人類罪孽的憤怒以及即將來臨的大災難。引用聖經啟示錄的相關經文,分析當前社會的問題與道德淪喪,並反思人類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筆者呼籲人們關注目前的社會現狀,尤其是某強國所面臨的嚴重困境,並指出唯有回歸信仰與上帝的教導,方能尋求救贖與憐憫。
Thumbnail
探討人類共同需要優先面對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核心:集體信念。
Thumbnail
探討人類共同需要優先面對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核心:集體信念。
Thumbnail
我們的世界將進入改變?正在加速經歷這一改變。 現實中仍然有很多暴力事件等,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請保持耐心,請注意聽好:黎明前的時刻是最最黑暗的。那麼,你怎麼還會驚訝於現在有更多的暴力衝突呢?再說一次:當你接近入口/門檻...
Thumbnail
我們的世界將進入改變?正在加速經歷這一改變。 現實中仍然有很多暴力事件等,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請保持耐心,請注意聽好:黎明前的時刻是最最黑暗的。那麼,你怎麼還會驚訝於現在有更多的暴力衝突呢?再說一次:當你接近入口/門檻...
Thumbnail
「精神失調」是現代社會中最迅速傳播的各種問題之一,主要是透過流行媒體的報導。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影響了每個人,因此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精神失衡問題,因為社會的病態影響了每個人。 「共念」帶來「共業」 人類思想精神的「共念」所帶來的「共業」將持續影響著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吃齋念佛做法事、上教
Thumbnail
「精神失調」是現代社會中最迅速傳播的各種問題之一,主要是透過流行媒體的報導。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影響了每個人,因此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精神失衡問題,因為社會的病態影響了每個人。 「共念」帶來「共業」 人類思想精神的「共念」所帶來的「共業」將持續影響著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吃齋念佛做法事、上教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在和平時期和戰爭時期的行為差異。從日常生活的接觸和交流中,作者發現人們對於戰爭的態度多樣且變化莫測。文章也引用了聖經中的相關經文,進一步闡述了人類對於尊嚴、勇氣、正義和愛的追求。最後,文章指出了歷史中的不義之戰必將失敗,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事實。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在和平時期和戰爭時期的行為差異。從日常生活的接觸和交流中,作者發現人們對於戰爭的態度多樣且變化莫測。文章也引用了聖經中的相關經文,進一步闡述了人類對於尊嚴、勇氣、正義和愛的追求。最後,文章指出了歷史中的不義之戰必將失敗,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事實。
Thumbnail
我們崇拜烈士和瘋子, 在道德的表達上搖搖欲墜,在 猜想和深刻的現實之間徘徊, 碰撞在兩個極端的邊緣。 我們所屈服的觀念只不過是謬論, 假裝了解它們的重力, 使雙方都陷入言語障礙, 忘記了我們人性的共同點。 我們樹立榜樣,相信我們能夠實現, 某種虛假的成就感, 只有少數人走過,更少人看到,
Thumbnail
我們崇拜烈士和瘋子, 在道德的表達上搖搖欲墜,在 猜想和深刻的現實之間徘徊, 碰撞在兩個極端的邊緣。 我們所屈服的觀念只不過是謬論, 假裝了解它們的重力, 使雙方都陷入言語障礙, 忘記了我們人性的共同點。 我們樹立榜樣,相信我們能夠實現, 某種虛假的成就感, 只有少數人走過,更少人看到,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