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CLAY 是一切目標管理工具的第 0 階?
想像一下這個畫面:
當你面對人生的未知,感嘆人生沒有意義,滿腔熱血正打算出發尋找答案的時候,眼前突然出現一位精靈。
「嗨!橘胖,」他說,「我這有你想要的答案!很簡單喔,來吧!」
你將信將疑地走到他面前。
他神秘地說:「答案就是『找到你的為什麼』!」
你聽了覺得太有道理了,於是問:「那我要如何找到『我的為什麼』呢?」
他從懷中抽出一本書,書名閃閃發光:《7天找到你的為什麼,實戰手冊》
(封面還有一行小字:「已幫助 100 萬人找到人生意義!」)
「很簡單,」他說,「就是『想清楚你要什麼、找到你的人生目標、明確你的使命願景、確立你的核心價值觀』,這樣你就會知道你的為什麼了!」
你繼續問:「那我要『怎麼想?如何找?怎麼明確?如何確立』呢?」
精靈很巧妙地回答:「就是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對!」你恍然大悟,「我會覺得沒有意義,就是因為我還不夠好!所以,我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興奮地抓著精靈的手:「我要怎麼成為『更好的自己』?」
精靈微笑著說:「太棒了!你的悟性真高。不過,『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屬於進階課程的內容,要另外付費喔。」
然後,你的帳戶後面又少了幾個 0⋯⋯
但你不在乎。
「只要能成為「更好的自己」,花多少錢都值得。」你說。
於是,你在「還不夠好」的匱乏感驅使下踽踽而行。
期待有一天,那個「更好的自己」變成「完美的自己」⋯⋯
但那一天,從來沒有到來。
因為「更好」沒有盡頭。
總有人比你更好。
總有新的標準出現。
你永遠不夠好。
我們都是薛西弗斯
這讓我想起希臘神話裡的「薛西弗斯」。
他被懲罰,要將一塊巨石推上山頂。
但每次石頭快到山頂時,就會滾回山腳。
然後,他又得重新開始推。
永遠重複。永遠到不了山頂。
我們在追求「更好的自己」的路上,不就是薛西弗斯嗎?

那麼,我該如何擺脫「薛西弗斯詛咒」呢?
你有沒有注意到:
精靈提供給我們的解決方案,聽起來像是要幫助我們成為自己。
事實上,卻是引導我們去成為別人。
因此,我們不停地在追求那個虛構的自己——
那個「應該」成功的自己。 那個「應該」有錢的自己。 那個「應該」完美的自己。
我們忘記了:
自己不在「外面」,而在「裡面」。
我來到這世界要做什麼?
- 不是別人告訴我的。
- 不是社會的期待。
- 而是來自內在深處的召喚。
我想要怎樣的人生?
- 不是「別人有」所以我也要。
- 不是有人告訴我說我「應該」要什麼。
- 而是我真心渴望的那個畫面。
什麼對我最重要?
- 不是別人告訴我的「正確的價值觀」。
- 也不是「社會認可的價值」。
- 而是那個在你心底真正在意的東西。
這一切的答案,都藏在你的日常生活中。
藏在你有感覺的時刻裡。
藏在你一再重複的主題裡。
所以,你才沒辦法靠「想」的想出來。
你只能從過去的足跡中「發現」它們。
但問題是:怎麼發現?
這就是我 50 歲後才明白的事。
也是 CLAY 要做的事:
幫你「發掘」那些一直在那裡,卻被遮蔽的答案。這就是 CLAY 的 0 階功能!
p.s. 歡迎訂閱《橘胖 50+ | CLAY日記》天天都有「心」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