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腦中不停反覆思考、翻來覆去睡不著?這是「心理內耗」在作祟。本文教你停止內耗、釋放焦慮,讓大腦重新啟動睡眠模式,擁抱高品質深層睡眠。
🧠 什麼是內耗?為什麼會影響睡眠?
「內耗」是指過度的自我糾結與反覆思考,例如:
- 對未來焦慮、對過去懊悔
- 睡前思緒停不下來
- 明明很累卻一直「腦內對話」
- 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升高
- 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
- 無法進入放鬆與入睡狀態
這也是許多人失眠的心理根源。
🌙 內耗如何破壞睡眠品質?
根據《Sleep Medicine Reviews》的研究,睡前過度思考與反芻情緒(rumination)會:
- 延長入睡時間
- 減少深層睡眠(N3階段)
- 增加夜間醒來次數
- 導致白天疲倦與專注力下降
內耗讓你即使「身體在床上」,但「大腦還在工作」。
🌿 停止內耗、恢復睡眠的5個實用方法
1. 寫下你的煩惱
把擔心的事寫在紙上,大腦會認為「任務已被記錄」,減少反覆思考。
👉 可使用「睡前焦慮筆記法(worry journal)」: 每天睡前5分鐘,寫下三件擔憂的事,並在旁邊註明「明天再想」。
2. 練習4-7-8呼吸法
這是一種經證實可降低焦慮的呼吸技巧:
- 吸氣4秒
- 閉氣7秒
- 吐氣8秒
重複4輪,可啟動副交感神經、放慢心率、促進入睡。
3. 用「覺察」取代「糾結」
當思緒湧現時,不批判、不壓抑,只要對自己說:
「我注意到自己在想這件事。」
這是正念(mindfulness)的核心,有助中斷無限迴圈的思考。
4. 建立放鬆的睡前儀式
固定的睡前習慣能讓大腦建立「入睡條件反射」:
- 泡熱水澡或泡腳
- 播放輕音樂或冥想音頻
- 關燈前半小時遠離手機與螢幕
5. 將白天安排得更「完整」
白天若壓力未被釋放,夜晚容易「延遲處理」。
建議:
- 白天進行短暫運動(如散步或伸展)
- 把思緒用行動落實,不留懸念到晚上
- 保持規律的生活節奏
💤 結語:放過自己,睡眠自然會回來
停止內耗,不是逃避,而是讓思考有界限。
當你學會在夜晚「關掉大腦」,身體自然能啟動修復與休息。 讓每一夜都成為真正的充電時刻。
關注好夢醫師,這裡總有一個讓你好睡的方式。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C37jGgahmLC/
FB: https://www.facebook.com/morpheus0125
YT: https://www.youtube.com/@Dr.Morpheus0125
好夢醫師睡眠周報.醫學知識不漏接:https://dr-morpheus.kit.com/427f9a2a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