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兒時記趣/第五章 小四/之六 那些年我們流行的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五年二班的回憶錄

卷一 兒時記趣

第五章 小四,1972-1973

之六、那些年我們流行的事

    我們自小在反共抗俄的政治氛圍中接受教育,惟尊長之命是從之外,小朋友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用來排遣枯燥學習的苦悶。而且,那些年所流行的活動,總是週而復始,重複又重複;也不用制定課表,時間到了,該出現的就會出現。

    上學期開學之後,大家還處在暑期的玩興之中,顯得特別活躍;男生會糾集在一起玩騎馬打仗、123木頭人;女生會跳橡皮筋、跳房子。

    跳房子就是在地上畫格子,用單腳踢著石塊,跳完固定的流程之後,便可以占格為家,對手要經過時得跳過去,一個不慎就會陣亡。後來還演變成行酒令的方式,兩個人在格子裡遊走,前頭的人發號施令,後頭的人跟著照做,做錯就換人。

    至於教室裡的靜態活動,有類似古代女子的翻花繩遊戲,只是改用橡皮筋在手掌之間翻繞成不同花樣,可以一個人翻,也可以兩個人一起。另外還有一種給紙娃娃穿衣裳的遊戲,原本是有人拿來整組的道具:硬紙板印製的小人,配備各式的衣飾;可以把配件分別摺在小人身上,幫他打扮成不同場合的裝扮。後來大家都自己動手製作,畫得不好,剪得難看都不打緊,可以玩就行,而且還要多人一起玩大戲才過癮。

    到了中秋前後,大家都知道要開始收集月餅上面的標籤紙。通常都是圓形的花朵,中間是五顏六色的圖案,並標示著:伍仁、鳳梨、豆沙、棗泥…,大家還會互相交換,互通有無。有人一收集就是一大疊,讓大家露出羨慕的眼神,彷彿這個中秋他真的是月餅吃到吐。

    過完中秋,為了慶祝光輝十月的到來,男生開始摺紙飛機亂射,女生則流行一種多人玩的編花籃單腳跳的遊戲:幾個人繞成一圈,每個人伸出右腳勾搭在一起,組成一個轉輪,然後一邊跳著旋轉,一邊拍手唱著兒歌,好像是什麼:搭排、搭排…之類的。

    另外還有一種多人玩的遊戲,把白紙折疊後,套在雙手的姆指和食指上,形成四座山,分別寫上東南西北。每座山底下有兩格事先寫好的密碼,讓玩方選擇不同的方位和數字,然後四個指尖依序朝前後左右移動,數完停下打開的那一格,得,玩方當場就得到豬哥、白癡之類的取笑密碼。

    接著,耶誕的腳步近了,就會有人帶著各式的耶誕卡片來交流。我們沒有卡片可以交流的,只能一邊癡癡地看戲,一邊等待學期的結束。

    下學期開學,即將春暖花開的時節,男生帶來彈珠和陀螺,女生則開始丟沙包遊戲。這時候,勞作課教我們雕刻肥皂,然後大家就會用肥皂水來吹泡泡。因為是勞作課衍生出來的遊戲,老師也不便說什麼;但另外一種泡泡的衍生物,老師就有意見了。

    那時男生會把吃過的泡泡糖(後來才叫做口香糖)扔到天花板上,被老師處罰之後,大家就改把膠渣黏在抽屜的頂板上,然後拉下一小球,讓它因重力慢慢下垂。上課時我們會偷偷比賽,看誰的膠球落得最快又不會斷。

    緊接著,蠶寶寶就登場了。季節一到,總是會有人跳出來帶領風潮。當放在小紙盒裡的蠶寶寶出現在大家面前時,不管男生女生,都會瘋狂地愛上牠。也不管牠是打哪來的,或者到底是幾眠還是幾齡蠶,就是有人分養,有人圍觀,熱鬧得很。

    小四的時候,我也曾湊熱鬧跟同學分養了幾隻蠶寶寶。養了才知道,最大的困擾倒不是清理蠶沙,而是找不到食物。剛開始還跟同學要了一些桑葉來餵食,等到蠶寶寶脫了兩次皮之後,胃口越來越大,只好每天放學到處去偷摘人家的桑葉。同學阿尚看我可憐,送給我一大袋桑葉,我還得把葉子一片片擦乾來餵食,要不然,腐爛發臭事小,蠶寶寶吃了要拉肚子。從開始的一窩蜂,到後來成了噩夢,一直要煎熬到蠶寶寶吐絲結繭,才算鬆一口氣。而這樣的戲碼年年上演,大家仍然樂此不疲。

    等到蠶蛾破繭而出,母親節的歌聲便在校園中響起。我們的眼睛看著老師聲嘶力竭地說著國語第十八課《瓦特的故事》,耳朵卻是在專心傾聽別班傳來:「母親像月亮一樣,照亮我家門窗…」的歌聲,還沒教,我們就全都學會了。輪到我們上音樂課時,老師卻說要教唱音樂課本裡的《母親》。我們的反應都是:怎麼不是《母親您真偉大》那一首?那還不如唱電視連續劇《母親》尤雅唱的主題曲。

    過完母親節,進入六月的時候,陸陸續續便會有人帶著粽子到學校。

    小四那一年,剛從曙光小學轉來的同學阿蘭,為了討好老師,不是,是為了打好師生關係,帶了兩顆粽子到學校,一顆就直接送給了老師。班上的女生有樣學樣,也跟著送。接著,連男生也學著請老師吃粽子。老師大概覺得盛情難卻,有一天突然詢問誰的家裡沒有包粽子,我和另一個女生舉了手,當下心裡有些不好意思。但接下來變得更不好意思,老師說家裡有粽子包得多的,如果一時吃不完,可以帶一些來送給同學過節。

    那一年,變成我們家有吃不完的粽子。本來一開始收到幾顆同學拿來的粽子,真的是感激涕零;到後來越拿越多,實在消化不了,便跟同學們央求別再送了。可是大家並不理會我的婉拒,甚至還趁我不注意,整串粽子就偷掛在我的椅背上。

    雖然,那年同學們幫我上了一堂粽子的常識課,讓我認識到同樣是肉粽,還有南北部之分;更吃到了菜粽、鹼粽、甜粽、客家粽等等不同的風味,但也造成了我們全家好一陣子的腸胃不適。

    好在粽子節終於過去,等到鳳凰花開,我們幫六年級唱完畢業歌,就準備要升五年級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傑克書房
0會員
36內容數
不是歷史,也非關文學,只是不甘模糊的記憶,與逐漸消失的夢境。順帶,也為五年級這個世代留下一些剪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疫情還沒完全消失的那年寒假,我在大觀國小帶寒假營隊,當時想說除了固定的日常作息(寫功課、運動放風)外,可以帶他們做點有趣的事。 這一班上起課來不是很好帶,因為年級差別有點大(混齡),而且還有幾個幾乎沒有學習能力或學習風格非常特殊的孩子。低年級和特殊的孩子,需要老師比較多的介入......
Thumbnail
疫情還沒完全消失的那年寒假,我在大觀國小帶寒假營隊,當時想說除了固定的日常作息(寫功課、運動放風)外,可以帶他們做點有趣的事。 這一班上起課來不是很好帶,因為年級差別有點大(混齡),而且還有幾個幾乎沒有學習能力或學習風格非常特殊的孩子。低年級和特殊的孩子,需要老師比較多的介入......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書包, 滿載課本, 也滿載校園時光記憶
Thumbnail
書包, 滿載課本, 也滿載校園時光記憶
Thumbnail
孩子們無論在晴天或雨天,都能在校園中發現新的驚喜,而我們也學習著從孩子的視角看見更多美好的事物。
Thumbnail
孩子們無論在晴天或雨天,都能在校園中發現新的驚喜,而我們也學習著從孩子的視角看見更多美好的事物。
Thumbnail
我只記得妳 這天,天氣特別特別的悶熱,即便沒有甚麼大動作,都覺得熱到難受。 跟孩子們在操場玩各種肢體的活動,滿40至50分才可以結束。每天這樣的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因為,可以盡情的大喊大叫,盡情的奔放。操場上滿滿都是孩子們的嘻鬧聲,夾帶著吵架聲、哭聲。 到了必須要回教室的時間,哇,每個孩子從
Thumbnail
我只記得妳 這天,天氣特別特別的悶熱,即便沒有甚麼大動作,都覺得熱到難受。 跟孩子們在操場玩各種肢體的活動,滿40至50分才可以結束。每天這樣的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因為,可以盡情的大喊大叫,盡情的奔放。操場上滿滿都是孩子們的嘻鬧聲,夾帶著吵架聲、哭聲。 到了必須要回教室的時間,哇,每個孩子從
Thumbnail
這個學年的上學期到訪了多所學校,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馬不停蹄。讓我們忘記日夜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可愛。被欣賞、被看見、被認同後,閃閃發亮的眼睛,燦爛的笑容,高舉的雙手,每每也令我們難以忘懷,久久在思海中揮之不去——實踐教學活動化、活動意義化、意義生活化、生活能力化、能力生命化的學習歷程。
Thumbnail
這個學年的上學期到訪了多所學校,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馬不停蹄。讓我們忘記日夜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小可愛。被欣賞、被看見、被認同後,閃閃發亮的眼睛,燦爛的笑容,高舉的雙手,每每也令我們難以忘懷,久久在思海中揮之不去——實踐教學活動化、活動意義化、意義生活化、生活能力化、能力生命化的學習歷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