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者報告》:獨家報導背後的心理煉獄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殺人者報告》是一部深入探討媒體倫理、人性黑暗與心理操縱的驚悚片。故事核心圍繞著兩位極端角色:事業陷入瓶頸、渴望翻身的記者善珠(曹汝貞 飾),以及已落網但仍散發著駭人魅力的連環殺人犯泳勳(鄭成日 飾)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角色與動機

記者善珠正處於事業的低谷期,她急需一個爆炸性的新聞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並挽救岌岌可危的職業生涯。她將目光投向了全國的頭號公敵——冷靜且高智商的連環殺人犯泳勳。泳勳在短時間內殺害了 11 人,他的作案手法縝密且無跡可尋,成為社會極度恐懼與好奇的對象。

善珠冒著巨大的專業風險與道德壓力,向獄中的泳勳提出了「獨家深度專訪」。泳勳出乎意料地接受了提議,但他開出的條件極為苛刻:採訪的內容、節奏和方式,都必須完全由他主導,將這場專訪變成一場完全受控的**「殺人者報告」**。

心理戰的展開

當善珠走進監獄的採訪室,一場沒有硝煙的心理戰正式打響。泳勳表現得不像一個懺悔的罪犯,而更像一個冷靜的觀察者和講述者。他並非簡單地交代罪行,而是運用精準的語言和細膩的觀察,不斷挑動善珠的野心和弱點。

每一次會面,泳勳都像在玩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他逐步揭示連環殺人的內在邏輯與動機,這些殘酷又扭曲的細節讓善珠的報導素材越來越豐富,但同時也讓她一步步踏入道德的模糊地帶。善珠為了獨家和真相,漸漸模糊了記者與「共謀者」的界限,她不自覺地開始以泳勳的視角來理解這份「報告」。

最終的真相與代價

隨著專訪進入高潮,泳勳不再滿足於講述過去,他開始在言語中植入對未來、對社會的預言與操縱。善珠最終意識到,泳勳接受採訪的真正目的,並非是向社會「報告」他的罪行,而是想利用媒體,利用善珠的筆,來完成他對世界的最後一次、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當泳勳揭示出一個與善珠個人生活或職業道德有著極度恐怖聯繫的最終秘密時,善珠陷入了巨大的恐懼與掙扎。她必須在個人良知與職業成就之間做出抉擇:是出版這份完整的「報告」並付出慘痛的心理代價,成就事業巔峰;還是選擇沉默,放棄這份世紀獨家?

影片的結尾將聚焦於這份報告問世後的社會反響,以及善珠在完成報導後,精神上是否能逃脫泳勳的陰影,留下一個關於「誰才是真正贏家」的深刻懸念。

高功能反社會人格(Psychopathy)特徵

他的「冷靜」並非是壓抑下的情緒,而是源於情感上的極度匱乏;而他的「殘酷」則是追求絕對控制權的結果。

以下是泳勳這類殺人犯的核心作案心理分析:

1. 情感空白與工具性殘酷(Lack of Empathy)

泳勳之所以能夠冷靜地犯下連環殺人罪,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缺乏對受害者的情感連結與同理心

  • 人際工具化: 在他的認知世界裡,他人並非具有情感的獨立個體,而是達成其慾望或滿足其好奇心的**「工具」「棋子」**。因此,對受害者施加殘酷行為時,他不會產生罪惡感、恐懼或悔恨,這使得他的行為極度理性且精準。
  • 冷靜的根源: 由於作案過程中缺乏情緒波動(如憤怒、緊張),他能夠始終保持清晰的邏輯思維,這確保了他的作案手法能夠持續保持縝密和高效率,難以被警方追蹤。

2. 追求絕對的控制與權力(Ultimate Control and Power)

對這類高智商連環殺人犯而言,殺戮的滿足感並非來自性慾或物質掠奪,而是來自於剝奪他人生命的終極權力

  • 扮演上帝: 在選擇、跟蹤、最終決定和執行殺戮的整個過程中,他體驗到了超越法律和道德的絕對控制感,彷彿自己是在扮演**「上帝」**的角色,決定他人的生死。
  • 消除隨機性: 他的殘酷往往體現在對細節的精確規劃上。每一次作案都必須在預設的劇本下完美執行,任何疏漏都會被視為對其控制權的挑戰。

3. 以犯罪為藝術的自戀型滿足(Narcissistic Fulfillment)

泳勳是「報告」的提供者,這暗示了他將自己的罪行視為一種「作品」或「藝術」。這種心理行為主要服務於他的極度自戀。

  • 智力優越感: 他享受於與警方或記者(如善珠)玩弄心理遊戲的過程。他認為自己比所有人都聰明,能夠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之外進行「創作」。
  • 遺產與證明: 他渴望透過善珠的報導,將自己的罪行永存於公眾視野中,使自己的「作品」獲得社會性的承認(即使是以負面形式)。這份報告成為了他對世界發出的最後宣言,是他存在和優越感的最終證明。

4. 操縱與誘捕(Manipulation and Trapping)

他接受採訪的動機,並非為了坦白或懺悔,而是為了將他對世界的操縱能力延伸至監獄之外。

  • 挑動道德邊界: 他精準地判斷出善珠的野心和弱點,透過逐步釋放「獨家真相」,誘使善珠一步步放棄其職業倫理。
  • 權力轉移: 透過對話,他巧妙地將自己從被審判者轉變為「審判者」或「啟蒙者」,讓善珠成為他的傳聲筒,在精神上對記者進行二次「殺戮」和控制。

總結來說,泳勳的作案心理是一種**「缺乏情感的理性謀劃」。他的所有行為都指向兩個目標:維護其內心的絕對控制權,以及滿足其病態的自戀和智力優越感**。他不是被情緒驅動的野獸,而是一個冷血、將犯罪視為精密藝術品的戰略家。

曹汝貞電視劇與多變角色

即使在電影事業取得成就後,曹汝貞仍持續活躍於小螢幕,挑戰不同類型的電視劇角色,展現其演技的多元性。

年份作品名稱(中文/韓文)角色類型特點

2017

《完美的妻子》(완벽한 아내)

神秘的豪宅女主人

憑此劇獲得 KBS 演技大賞中篇電視劇優秀女演員獎。

2019-2020

《99億的女人》(99억의 여자)

被捲入鉅款風波的女子

飾演一名偶然得到鉅款後,為生存而奮鬥的女性,展現了複雜的心理狀態。

2021

《High Class》(하이클래스)

追查丈夫死亡真相的母親

在國際學校背景下,飾演一位捲入上流社會陰謀的單親媽媽。

2020-2021

《出軌的話就死定了》(바람피면 죽는다)

專寫犯罪小說的作家

飾演一位筆下充滿殺人情節的懸疑小說家,形象冷靜又充滿反轉魅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ege Green的沙龍
2會員
86內容數
Just making your life is bright and shinging
Vege Gre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24
愛的代價與平行時空的重逢:評《不認識的女友》 《不認識的女友/我在平行時空戀上妳》改編自法國電影《致我的陌生戀人》,是一部包裹在科幻設定下、探討愛情本質與人生選擇的動人作品。影片藉由作家神林陸(中島健人 飾)穿越到一個他與妻子南(milet 飾)素不相識的平行時空,展開了一場關乎悔恨與重新追求的奇
Thumbnail
2025/10/24
愛的代價與平行時空的重逢:評《不認識的女友》 《不認識的女友/我在平行時空戀上妳》改編自法國電影《致我的陌生戀人》,是一部包裹在科幻設定下、探討愛情本質與人生選擇的動人作品。影片藉由作家神林陸(中島健人 飾)穿越到一個他與妻子南(milet 飾)素不相識的平行時空,展開了一場關乎悔恨與重新追求的奇
Thumbnail
2025/10/24
標題:一份 80 分的企劃書與 120 分的焦慮 主角: 曉雯,一位工作認真、有完美主義傾向的行銷企劃。 情境: 曉雯需要提交一份重要的企劃案。她已經花了一週時間,企劃案的內容其實已經達到 80 分的水準,老闆看了也會滿意。然而,她卻連續兩晚熬夜,不斷修改字體、調整配色、反覆檢查數據來源,只為
2025/10/24
標題:一份 80 分的企劃書與 120 分的焦慮 主角: 曉雯,一位工作認真、有完美主義傾向的行銷企劃。 情境: 曉雯需要提交一份重要的企劃案。她已經花了一週時間,企劃案的內容其實已經達到 80 分的水準,老闆看了也會滿意。然而,她卻連續兩晚熬夜,不斷修改字體、調整配色、反覆檢查數據來源,只為
2025/10/23
《祈念之樹》是東野圭吾繼《解憂雜貨店》之後,又一部充滿溫情與救贖的非傳統推理長篇小說。故事圍繞一棵擁有神奇力量的千年**樟樹(クスノキ)**展開。 主角直井玲斗是一位生活潦倒、沒有人生目標的青年。他因故犯下竊盜罪被捕,眼看即將入獄。此時,一位律師帶來神秘委託——只要玲斗願意聽從素未謀面的親
2025/10/23
《祈念之樹》是東野圭吾繼《解憂雜貨店》之後,又一部充滿溫情與救贖的非傳統推理長篇小說。故事圍繞一棵擁有神奇力量的千年**樟樹(クスノキ)**展開。 主角直井玲斗是一位生活潦倒、沒有人生目標的青年。他因故犯下竊盜罪被捕,眼看即將入獄。此時,一位律師帶來神秘委託——只要玲斗願意聽從素未謀面的親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李珍淑,韓國第一位女性犯罪側寫師,在這本書中她以專業與感性的視角,來分享案件背後的那些故事。
Thumbnail
李珍淑,韓國第一位女性犯罪側寫師,在這本書中她以專業與感性的視角,來分享案件背後的那些故事。
Thumbnail
一開始看到的主題就很吸引人,不像一般的謀殺流程,屍體->推理->犯人,開宗明義就以兇手的敘述展開整個故事,故事內容別出心裁,我覺得編排也十分用心,以不同視角的角度帶出故事的來龍去脈,以及為何兇手會有這種作為,並且情節也蠻緊湊,交代的環節完整,只差在最後可能是怕大家看不懂,又小叮嚀了一下補充細節,
Thumbnail
一開始看到的主題就很吸引人,不像一般的謀殺流程,屍體->推理->犯人,開宗明義就以兇手的敘述展開整個故事,故事內容別出心裁,我覺得編排也十分用心,以不同視角的角度帶出故事的來龍去脈,以及為何兇手會有這種作為,並且情節也蠻緊湊,交代的環節完整,只差在最後可能是怕大家看不懂,又小叮嚀了一下補充細節,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Thumbnail
殺人犯若是事實,糾~~~竟~~~這人殺的是一個?二個?還是三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的節奏,就是玫瑰瞳鈴眼或藍色蜘蛛網一般的劇情,超展開的敘事但也虧得作者如此有耐心跟一位死刑犯來回,才有這本書的出版。 看書前本以為殺人犯都是見刀見血,結果是個毒殺案,而且又牽扯了詐領保險金的案外案,使得整個事件更加撲朔
Thumbnail
殺人犯若是事實,糾~~~竟~~~這人殺的是一個?二個?還是三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的節奏,就是玫瑰瞳鈴眼或藍色蜘蛛網一般的劇情,超展開的敘事但也虧得作者如此有耐心跟一位死刑犯來回,才有這本書的出版。 看書前本以為殺人犯都是見刀見血,結果是個毒殺案,而且又牽扯了詐領保險金的案外案,使得整個事件更加撲朔
Thumbnail
一打開就捨不得闔上的小說,直擊娛樂記者與媒體圈的核心,還有那個龐大複雜的利益共犯結構。
Thumbnail
一打開就捨不得闔上的小說,直擊娛樂記者與媒體圈的核心,還有那個龐大複雜的利益共犯結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