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心痛中帶著親密的照護甜味|媽媽的慌亂 vs 兒子的冷靜
☕成份:
- 皮開肉綻
- 急診室吸氣
- 臉洗不乾淨
📘文章正文
暑假即將結束的某個假日早晨,兒子正在製作他的弓箭。 沒想到一時不小心劃傷了自己的手,血流如注。
當我看到傷口的那一刻,頭皮發麻,只能趕快叫老公:「快去急診,這種傷口一定要縫!」 那是一個被刀劃過、皮肉外翻的傷口。
兒子竟然很鎮定,拿著衛生紙壓著自己受傷的手止血。 我真的明白什麼叫做「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無法形容那個感覺,姑且叫做心痛吧。

到了急診室,醫師在縫合的時候,我比兒子還要躁動,一直在吸氣。 醫師說:「你不要待會昏倒,我還要幫你急救,你還是出去好了。」 當下我立即冷靜下來,安靜地看著醫師縫合。
兒子真的超級配合,都沒有哭或叫一聲。是嚇到了嗎?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很慌亂。
縫合過後,我們到醫院對面的藥局買了紗布、生理食鹽水、換藥工具。 回到家,兒子沒辦法自己洗澡,理所當然地,我這個媽媽就幫他洗了兩週的澡。
在這段時間,母子之間的關係又親近了。 因為他臉總是洗不乾淨,我就每天幫他洗。

現在他終於自己洗了,也終於洗乾淨了。 雖然傷口已經癒合,但當初那個皮開肉綻的畫面仍然還在。
原來母親在面對孩子受傷的時刻,是如此焦急、心痛。 每當我想到那個畫面,還是刻在心裡。
🎯Punchline
兒子終於自己把臉洗乾淨了,而我還在心裡縫著那道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