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學習如何幫助自己走出困境|那你必須花時間讓自己慢學思考
培養自己獨立與深思的能力就必須重建邏輯|為自己改變命運
這個方法完全是我個人的自學體驗,本人非某某領域專家,我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所有人。但我相信學習閱讀世界,慢下來閱讀自己的心,肯定不是壞事!

《魔法滿屋》ᯓ★003⋆˚
〔觀點11~15幕〕

(11幕)ᯓ★我們發誓永遠幫助周遭的人☕︎︎⋆˚
˚જ有這樣的誓言不是壞事,但自己要注意別被自己的誓約捆綁了自己,反而成爲自己的心魔障礙了自己。
如果,我們發了一個誓言,那我們本身應當是「享受和誓約同在」,而不是為了要讓自己遵守誓約而去執行。我今天執行誓約不是為了遵守誓約,而是因為「我就是誓約,誓約就是我。」
也就是說,健康的誓約應該是讓自己感到舒適自在與更加有力量的。如果,自己起了一個誓言,卻整天為了這個誓言坐立難安,那麼這個誓言的初心非我本來之心。以我本心所立之誓言,才是真實的誓約,這是力量的泉源,而不是捆綁自己的韁繩。

(12幕)ᯓ★獲得上天賜予的奇蹟,工作和奉獻將使奇蹟不停歇☕︎︎⋆˚
˚જ這句話本身無誤,因為奇蹟從來就不是憑空出現的,確實是需要透過行動才能有的,我也認同奇蹟是需要經營的,不能總是靠守株待兔得到奇蹟。
所以,為了維繫奇蹟而幫助他人,就會本末倒置。如此一來,當奇蹟不在,是否就不再給予幫助了?這樣會讓自己變成,達到目的就躺平的人了。
看到這邊,我就在思考:「艾瑪奶奶是不是哪裡會錯意了?為什麼會這樣?」
啊哈!很高機率是因為「布魯諾事件簿」和「小米拉貝兒的天賦門消失事件簿」,這兩個大事件讓艾瑪奶奶開始對奇蹟會消失這件事,產生憂慮和危機意識。這時候,奶奶很可能會嘗試追溯奇蹟的源頭,回憶的過程中發現非凡之地和屋神卡西達的出現,都是因為佩德羅的犧牲奉獻而誕生的。
如果事情的發展如我所推測的這樣,那麼艾瑪奶奶很可能「以為」只要不停的工作、加倍工作、付出更多的奉獻,就能維繫奇蹟。
艾瑪奶奶為何會有這樣的「以為」?因為,艾瑪奶奶的思考力等級不夠高。
艾瑪奶奶的思考力如果提升,就能發現到屋神卡西達和非凡之地存在的本質是「照顧」。所以,他們不太會為了讓人們持續擁有奇蹟,讓人們自我壓榨,讓人們過度透支的傷害自己。甚至,艾瑪奶奶的觀察力和覺察力再更加細膩,或許就能早早發現,原來小米拉貝兒可能就是來協助奶奶管理非凡之地的得力助手和領導繼承人。
如一個人的因果邏輯的思考力等級高,那麼他的觀察力、推理力、理解力、表達力、洞悉事物本質力等等能力皆會提高。因為,大腦已經養成思考分析的慣性,所以理性能力也會提高。但在提高思考力等級的同時,想像力是不可或缺的。就邏輯順序來說,想像力在思考力之前,所以想像力會比思考力更重要,但兩者基本上是無法分開的,必須是彼此的團隊夥伴。
如果只有想像力,會讓一個人變得非常不切實際,經常半途而廢,無法落實行動。
如果只有思考力,會讓一個人變得非常相信眼見為憑,會變得非常固執鐵齒,如此一來很容易形成傲慢和不敬萬物的心理狀態。所以,最圓滿的狀態是,「想像力」結合「思考力」再加上「行動力」。這三項能力三合一的狀態,會是最圓滿的狀態。

(13幕)ᯓ★朵樂表姊有順風耳☕︎︎⋆˚
˚જ在浪漫滿屋裡面,個人氣質和造型最得我眼緣的就是朵樂表姊(她好可愛>U<)。如果朵樂表姊的順風耳能力和可以操控天氣的佩帕阿姨交換的話,我想朵樂表姊頭上的天氣狀況大概是一年四季如一日沒什麼變化,而佩帕阿姨有了順風耳後大概一天到晚寢食難安,把自己逼到神經緊張崩潰爆炸了,每天都想把耳朵關起來。
這邊也可以發現,天賦會和個人的性格產生相應,奶奶非常重視整個社區家族,奶奶關心每個人的需求,所以奶奶是領導者天賦。佩帕的天賦,像是情緒導師的存在,可惜艾瑪奶奶和其他人沒有深刻解讀這項情緒天賦的作用,如果奶奶和佩帕能接受任何情緒和天氣變化的話,或許卡西達的裂縫就不會這麼嚴重了。
朵樂表姊的順風耳能力,也不是誰都能輕易駕馭的,能夠聽見所有一切,那麼心靜如水的等級要很高。而當朵樂需要透過心靜去平衡順風耳的能力時,就會讓朵樂成為一個「觀察者」的存在。
朵樂把自己放在觀察者的位置上,所以許多事情她只是讓自己知道,但不過度干涉。通常沒人問,她就不會說。但是,攸關大局的事情,朵樂還是會忍不住要表達。朵樂,會有一套自己的判斷標準,再選擇是否直球對決。
所以,即使她一直都知道布魯諾的存在,她也從沒說什麼。或許,她知道這是布魯諾的選擇,所以她也選擇不干涉他個人的選擇。(馬瑞格家族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想法默默守護家族)
朵樂有如上帝視角的能力,心性得要非常平穩淡定才能駕馭。就好像,聽著四面八方的施工聲,卻還能安然進入夢鄉。

(14幕)ᯓ★卡米羅會變身☕︎︎⋆˚
˚જ說到卡米羅的變身能力,真的是太可愛了,為了讓正在哄小孩的社區居民,一位媽媽可以休息睡覺。所以,他把自己變身成孩子母親的模樣,代替本尊幫忙哄小孩。還可以順便變成爸爸的模樣,這樣一來等於爸爸媽媽都有顧到小孩了(雖然不是本尊)。
像這樣子變化萬千的能力,也得要具備幽默風趣、自由自在的靈魂才能駕馭。如果,是艾瑪奶奶擁有這項天賦的話,那這項天賦高機率會變得很無聊。
所以,關於每個人的不同性格、擁有不同的天賦能力,這一部分其實很值得自己深思。假設,我是一個對他人情緒有超強敏銳的感知者,我喜歡聽他人講述他的故事,那麼適合我的天賦,適合我發揮的作用可能會是什麼?
那我再假設我一出生就是四肢不全的人,甚至有運動障礙,那當我打從心底很熱愛運動時,那麼我很可能就是透過操作這個角色,展現出即使如我一般,我也能克服天生障礙活出自己的運動風采。又或者,在這狀態下天生熱愛探求新知,那麼天賦和作用有很高機率是要朝學者的方向。
雖然這邊只是假設,但基本運作邏輯不變。當有一台汽車是因緣具足的產品,但沒人主動開車的話,這台車就只是擺放在原地的車。這台車子需要有個人去啟動,車子才能發揮更多作用。

(15幕)ᯓ★伊莎貝拉她是完美的寶貝孩子☕︎︎⋆˚
˚જ伊莎貝拉的完美寶貝形象,後來發現她是為了家族,愛著家族,也為了心愛的艾瑪奶奶,她選擇讓自己配合,迎合眾人所期望的「伊莎貝拉」,卻不是伊莎貝拉自己心中真心喜愛的「伊莎貝拉」。
伊莎貝拉有著自己的苦楚,但她也同樣選擇隱藏自己的苦和煩惱,她總是強逼自己要以完美的形象出現在眾人面前,尤其是要求完美的艾瑪奶奶面前。在這個家族中的所有人,都深深的愛著艾瑪奶奶,都不希望自己成為讓奶奶失望的存在。
看到伊莎貝拉,就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蔡依林的故事」,他們有些地方很相似,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伊莎貝拉後來還提到自己要對著鏡子練習微笑,讓自己練習如何擺出優雅完美的姿勢。
家族的每個人,對自己的種種自我要求,共通之處都是因為「我們愛我們的馬瑞格家族,我們愛所有人,我們愛著艾瑪奶奶」。
然而,當我們因為愛而付出愛的時候,請別忘了聽見自己本心的聲音。長期的忽略內心的聲音,到後來會有機率轉化成「恨」、「委屈」、「抱怨」等等的負面狀態。
如伊莎貝拉到後來對自己的要求完美,也已經延伸到家族的每個人身上時,伊莎貝拉就會成為下一位艾瑪奶奶,也會開始給家族裡的其他人帶來滿滿的情緒壓力。這也是為什麼,在米拉貝兒眼中所見到的伊莎貝拉,是自私傲慢的公主。
會生成出這樣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伊莎貝拉沒有誠實面對本心,長期壓抑後所呈現出來的狀態,情緒無出口的顯現。簡單來說,就是也開始扭曲了。還有上樑不正下樑歪的邏輯在,而艾瑪奶奶就是沒發現自己是正在傾斜的樑柱,其他人則是因為愛和尊重,選擇妥協和盲目配合,無視房子的裂痕越來越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