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參加某編劇的講座課程,他提到要寫出一個完整、及格的故事劇本,主角的人格成長曲線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你喜歡或印象深刻的電影電視劇,一定都符合這條必備條件,男女主角在開頭和結尾,心境一定有所轉變,而中間是經歷了什麼讓他們成長,就是故事的枝枒梗概。

當我們重新再相遇時,人生的際遇又多轉了幾個彎。
如果說《七月與安生》的命題是向外追求生命的自由性,《你和其餘的一切》的命題則向內溝通自愛(self-love)與和解。
也常覺得,女性之間的友誼,像是雙面鏡,你會被吸引,是因為在對方身上看見自己內在所匱乏和不安的面向。在千商燕和柳誾重的故事中,之所以讓人感到心疼與不捨,也因為看見了女性之間那種幽微的羨慕交織競爭的情愫。
柳誾重眼中的千商燕 — 「你擁有我所羨慕的世界」

「너는 참 좋겠다。」
故事開篇就知道了結尾,癌末的千商燕來找絕交多年的柳誾重,希望誾重陪她一起去瑞士安樂死。誾重從震驚、困惑到憤怒,千商燕究竟和她有什麼過節?兩人又為何絕交?觀眾跟著誾重進入儲思盆,看見兩人第一次相遇的回憶,故事揭開序幕。
留在商燕家衣櫃門內的那張便條紙:「真羨慕你」(너는 참 좋겠다),是誾重對商燕的第一個心結。在誾重心裡,並沒有覺得自己過得不夠好或不幸福,是因為商燕的出現,才讓誾重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相對的貧窮,商燕打誾重手心的那刻,讓她的自尊心狠狠地被踩了一下。
第二個心結是母親。誾重被老師(商燕媽媽)的一句話填補了內心的空洞:「失去的人,讓你的心空虛又悲傷;但是要用什麼東西填滿這個空間,是由你來決定的。」從此她不只羨慕商燕的有錢家庭,更羨慕她是老師的女兒。

1/60秒,跟永恆一樣長。
第三個心結是哥哥。千商鶴教會誾重如何透過鏡頭觀看世界。即便是回家的同條巷子,透過觀景窗,也變得美麗。那時候誾重還不知道商鶴為什麼喜愛鏡頭裡的世界,她只知道她喜歡有哥哥出現的時刻,她喜歡相機收集了她和哥哥1/60秒的永恆。哥哥離世,成為誾重與商燕心中的共同傷痕,商燕內疚自責,誾重則將那卷底片封存進記憶的抽屜。
大學時期有一段,商燕說誾重這個人,沒什麼心結(complex)」,也不會自卑。誾重反駁說,有啊,我的心結就是你,並坦然地分享自己小時候多羨慕商燕云云。
「這麼說,你把商燕當作競爭對手囉?」
「競爭心態,是想贏過對方什麼才會有吧?我只有羨慕他而已,沒想過要贏過他。」

死去的回憶,又活成了另一個模樣。
千商燕活著的世界,是誾重所羨慕的世界,但那份自小在心底生根的羨慕並沒有長成嫉妒,只是變成了一種萬有引力,讓誾重在人生各個階段都直接或間接地被商燕影響。
千商燕眼中的柳誾重 — 「你擁有我所匱乏的一切」

我喜歡大學時期戴眼鏡的千商燕,好漂亮
千商燕,夢想是當個浪蕩子。這是她自我介紹時半真半假的玩笑。燕子飛來飛去、居無定所,總給你一種漂泊不安定感,也成為小白臉、浪蕩子的代稱形容,說出口的話易成讖,從此之後商燕的醫生沒有一處可停留,沒有誰可依靠。
相較於誾重,商燕的內在是更敏感和缺乏安全感。她看出去的世界:媽媽偏愛商燕,還因為誾重第一次動手打了她;就連哥哥,都對誾重特別好,在誾重面前露出了她很久沒看見的笑容。再來又經歷哥哥離世、爸爸欠債跑路,媽媽從此一蹶不振…。本來內心就缺愛的孩子,更加覺得不被上天眷顧,她能抓住的僅剩自尊,商燕怕受傷、怕被拒絕的高傲自尊心,讓她不敢表達內心的脆弱和需求,漸漸那份對自我的失落與不滿,投射到了另一面鏡子誾重身上 — — 憑什麼你憑著運氣就能獲得我失去的一切?
誾重學會透過另一種鏡頭,觀看自己的人生,她能看出其中的美麗;商燕則是活在痛苦的濾鏡裡,同樣一句話:「失去的人,讓你的心空虛又悲傷;但是要用什麼東西填滿這個空間,是由你來決定的。」

也許是千商燕人生最快樂的一個晚上。
商燕空虛的內心填滿的卻是痛苦。愛得很痛苦,不愛了也痛苦。受到關愛很痛苦,不受關愛也痛苦。她從不相信快樂是選擇,能夠輕易降臨,所以不能理解為什麼誾重可以做得到、可以擁有快樂?她對誾重既嫉妒也羨慕,有多愛就有多恨,如此反覆,糾結滋長成餘生的心魔。
「內疚,是一種深刻又頑強的情緒。有些人遇到太痛苦的事,就會自己生出內疚感來。」

「說得出口的,都不是心結。」
At times, I’m tryna hurt you
Sometimes, wanna love youNo one ever told me how it hurts
Can’t help but carry on
So many consequences will tear us apart
Nowhere else can we go
— Weird Mirror, Seori
很多人說不能理解商燕為什麼出社會後,變得世故市儈、變得計較利益?都說善良是一種選擇,她從什麼時候放棄了選擇?
當商燕竊取走誾重劇本跟苦心栽培的導演時,說自己好快樂,像是手上握著一把刀子,再也沒有人敢傷害她,慶承柱說,「希望這把刀子不會傷到你自己。」商燕說,她從來就不害怕,就算傷了自己也無所謂。
這段其實就明確給了答案,她從小累積的自卑情結,最終變成一把刀,她寧願一切崩壞,也不要有人給予她希望,因為她經不起再一次的失去。

「要是為了自尊心捨棄一切,你還剩下什麼?到頭來,誰會接受你?」成為商燕內心的詛咒
當她求誾重不要跟學長復合時,誾重說你那不是愛,是執念,更進一步的說,她最大的執念不是商賀,而是誾重。她之所以要擁有商賀的愛,是因為她希望在她什麼都沒有、都輸給誾重的人生中,至少有個什麼是她有而誾重沒有的。
我很喜歡這齣戲處理兩女愛上一男的情節時,沒有上演狗血戲碼,誾重對商賀說,「她喜歡你沒有關係,重點是你為什麼會動搖。」關係的開始與結束,責任都是在兩個人之間,誾重明確地以言語、行動宣示她是怎樣的人,她不能接受不合理、有違自己道德感的事情,也不能昧著良心做出口是心非的行為,這點不論放在她對待朋友、工作還是自己都一樣。

「她喜歡你沒有關係,重點是你為什麼會動搖?」
她在跟商賀分手後,以「兩個人在一起,我要先喜歡自己的樣子,才有能力喜歡對方,說到底我更看重自己吧。」回應兩人最終分開的理由,愛或不愛都不內耗,懂得重視自己的感受大過於一切。
我也喜歡劇情中後段就讓金商賀淡出,沒有重演復合與否的糾結戲碼,而是讓誾重清楚闡明,彼此之間沒有更多可能,回歸同事夥伴,過去讓它過去。
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事隔二十多年,商燕終於又重新回到撒去媽媽骨灰的海邊,她找回了自己,找回了誾重。
直到43歲的千商燕,帶著兩張瑞士機票重新出現在誾重面前,邀請她一起迎接自己生命的終點,兩個角色的成長曲線,來到了最後一個章節:我們是否能跟自己內在的「恨」和解?
「討厭一個人根本不會去想她,但恨一個人會一直想一直想,所以很痛苦。」 — 誾重
商燕的倔強跟自尊心,只有在意識到生命即將結束時,她才終於願意面對自己內在的心魔,對誾重來說,商燕總是一而再、再而三自顧自地劃清界線離開,又再出現,但她卻始終放不下這個人,如量子糾纏,註定互相影響。

「荷歐波諾波諾」(Ho’oponopono)是《零極限》這本書提出的心理療法,用四句話來清理和淨化我們與這世界的能量:「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看到最後一集時,我腦海中浮現的也是這四句話。
商燕一生都被潛藏的憤怒與不甘折磨,帶著「為什麼世界不眷顧我」的疑問活著。她從不肯示弱,也不願向任何人承認自己的空洞。直到生命終點,才終於願意低頭,試著說出那句「對不起」,她並不是想贖罪,而是想在臨別前,把多年來壓抑的情感,終於交還給對方,也交還給自己。

在死亡面前,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
誾重在收到商燕的那篇〈About My Life〉後,才真正理解:原來商燕也曾羨慕她,也曾渴望她那份被愛的幸運。那一刻,她終於看見了藏在嫉妒與傲慢背後,當年的同個小女孩。
片名《妳和其餘的一切》,可以解讀為兩人彼此看待對方的重要程度,但同時,我覺得更深的一層含義是,觀眾「你」是否從中體會到互為鏡像的二人,人生之所以會走往不同方向,不是誰的運氣,而是在每個生命情境中,是否願意接納和擁抱每個可能性。

最後,誾重也和商燕留存了1/60永恆的時光。
誾重之所以能提得起、放得下,正是因為她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懂得先照顧好自己的心;而商燕之所以內耗糾結,是因為她總將自己擺在最後,認為自己不配擁有愛。
不要到死亡或世界末日時才甘願和解,不要等到真正失去或必須道別的時刻,才原諒自己、照顧自己。因為有你,其餘的一切變得更美,但若沒有了我自己,其餘的一切,也全失去了意義。終其一生,我們對所有人生際遇,能說的或許也就是這四句:「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本劇最喜歡的畫面。
黛西學姊:Insta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