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系列(5):掌握AI + 6G無線行動通訊網路 —— 超高速、零延遲、智慧城市全攻略 🌐》
7/100 第1周:無線通訊基礎
7. 無線干擾與噪聲 🔊
太吵會聽不清?網路也怕「雜音干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在無線通訊的世界裡,訊號不是獨自旅行,它總會遇到「雜音與干擾」。就像人在吵雜的市集裡要聽朋友講話一樣,網路上的訊號也可能被「環境噪聲」或「其他訊號」淹沒。
要讓訊號順利抵達,工程師必須研究 噪聲來源、干擾種類,並設計 抗干擾技術 來確保通訊品質。
👉 一句話:無線網路最大的敵人,不是距離,而是「雜音干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噪聲與干擾的核心概念
1️⃣ 噪聲(Noise)
• 熱噪聲(Thermal Noise):電子運動自然產生,無可避免。
• 宇宙噪聲(Cosmic Noise):來自太陽、銀河、閃電等自然源頭。
• 設備噪聲(Hardware Noise):接收器、放大器自身的雜訊。
👉 特點:隨機且不可避免,只能控制其影響。
2️⃣ 干擾(Interference)
• 同頻干擾(Co-channel Interference, CCI):多個系統使用相同頻率互相影響。
• 鄰頻干擾(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ACI):頻道太近,訊號互相溢出。
• 多徑干擾(Multipath Interference):反射、繞射造成訊號抵達時間不同,產生疊加或抵消。
• 人為干擾(Intentional Jamming):惡意攻擊或軍事干擾。
👉 特點:可透過頻譜規劃與技術設計來減輕。
3️⃣ 訊噪比(SNR, Signal-to-Noise Ratio)
• 定義:訊號強度 ÷ 噪聲強度。
• SNR 越高 → 通訊品質越好。
• 工程師通常會用 dB 來衡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常見解決方法
• 濾波器(Filter) → 避免鄰頻干擾。
• 錯誤更正碼(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 在訊號中加入冗餘位元。
• 跳頻(FHSS, 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 頻率快速切換,降低干擾。
• 擴頻(DSSS,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 把訊號分散到更寬的頻譜,抗干擾能力強。
• MIMO + Beamforming → 聚焦訊號能量,減少外界干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ASCII 示意圖
訊號 (清楚) : ────■■■■────
加上噪聲 (模糊) : ──▒▒■■▒▒───▒▒
接收效果 (失真) : ──■■▒▒■■▒▒──
干擾情境:
[基地台] 📡 ~~~~~~ (目標訊號)
[其他台] 📡 ~~~▒▒▒▒▒▒ (同頻干擾)
[雜訊源] ⚡▒▒▒▒▒▒▒▒▒▒▒▒
這個圖示清楚呈現了無線通訊在雜訊與干擾下的樣子:原始訊號像整齊的「■■■■」,加上雜訊後變得「▒▒■■▒▒」,接收端就可能出現「■■▒▒■■▒▒」這樣的失真。干擾情境中,基地台 📡 發出目標訊號,旁邊其他台也在同頻發射造成同頻干擾,雜訊源 ⚡ 則帶來隨機電磁雜訊,三者疊加會讓訊號品質下降、錯誤率增加,這就是無線網路需要抗干擾設計和編碼保護的原因。
👉 說明:
• 雜訊 → 像背景「沙沙聲」,無法避免。
• 干擾 → 來自其他系統或惡意來源。
• 解決之道 → 提升 SNR、使用濾波、跳頻、MIM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模擬題
1️⃣ 專業題:請比較「噪聲(Noise)」與「干擾(Interference)」的差異,並舉例說明它們對 4G/5G 網路品質的影響。
• 噪聲(Noise)
‧ 定義:隨機產生、不可預測的背景電磁能量,通常不是來自其他通訊系統。
‧ 來源:熱雜訊(熱運動)、大氣雜訊、電子元件本身的雜訊。
‧ 對 4G/5G 影響:降低訊號雜訊比(SNR),導致封包錯誤率增加、調變階數不得不降低(如 64-QAM→16-QAM)。
• 干擾(Interference)
‧ 定義:可預測、可辨識的非隨機訊號,多來自其他用戶或系統同頻發射。
‧ 來源:鄰近基地台、其他 Wi-Fi/藍牙裝置、非法發射器等。
‧ 對 4G/5G 影響:造成同頻干擾(Co-Channel Interference)、鄰頻干擾(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導致網速下降、掉話、延遲上升。
簡單說:噪聲是「隨機背景雜音」,干擾是「別人的訊號踩進來」。兩者都會拉低 4G/5G 的 SNR 與 SINR,影響調變與編碼選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應用題:如果在市區 Wi-Fi 頻道擁擠,你會如何調整頻率或技術來避免鄰頻干擾?
• 換頻段或頻道:
‧ 在 2.4GHz 頻段只用 1、6、11 等不重疊的頻道,減少互相干擾。
‧ 移轉到 5GHz 或 6GHz(Wi-Fi 6E),頻道更多、寬度可調,干擾較少。
• 動態頻道選擇(DFS):
‧ 啟用路由器或 AP 的自動頻道偵測與選擇,讓系統自動跳到干擾最低的頻道。
• 改變技術:
‧ 使用 Wi-Fi 6/6E 或 MU-MIMO/OFDMA,讓多用戶同頻道同時傳輸但降低碰撞。
‧ 調整發射功率與天線方向,縮小覆蓋範圍減少重疊干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情境題:假設在一個大型演唱會場館,5G 網路使用者爆滿,訊號互相干擾嚴重。你會如何利用 OFDMA、MIMO、Beamforming 來解決?
• 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將頻寬切成許多正交子載波,根據即時需求分配給不同用戶,避免同頻碰撞,提升頻譜效率。
• MIMO / Massive MIMO
‧ 多天線同時服務多個用戶,利用空間分集與多流傳輸,讓多位用戶共享頻寬而不互相干擾。
• Beamforming(波束成形)
‧ 透過天線陣列將能量指向特定區域或用戶,減少對其他方向的能量外溢,抑制干擾並提升訊號品質。
• 實施方式:
‧ 在場館內布建多個小基站/微基站,搭配 Massive MIMO 波束成形,將人潮分散在多個小區。
‧ 動態監測用戶數與流量,智慧調度子載波與調變階數(AMC)確保每位用戶都有穩定連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總結
• 噪聲 = 隨機背景雜音;干擾 = 他人的訊號踩進來;兩者都降低 SNR/SINR,影響 4G/5G 傳輸品質。
• 市區 Wi-Fi 頻道擁擠可換頻段、啟用 DFS、自動頻道選擇、升級技術(Wi-Fi 6/6E)。
• 演唱會場館可用 OFDMA + Massive MIMO + Beamforming + 小基站達到高容量、低干擾、穩定連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小結與啟示
• 噪聲 = 天生存在,不可消除,只能克服。
• 干擾 = 人為或系統造成,可透過設計避免。
• SNR 是無線品質的關鍵指標。
• 工程師必須懂得利用 頻譜規劃 + 抗干擾技術,才能讓網路在嘈雜環境中依然清晰。
👉 一句話總結:無線網路的挑戰,不是訊號能不能發出去,而是能不能在「雜音」中被正確聽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