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系列(8):掌握AI + 6G無線行動通訊網路 —— 超高速、零延遲、智慧城市全攻略 🌐》
19/100 第2周:網路傳輸媒介與技術
19. 前傳/接取與光纖到戶/到塔 🏙️
FTTx 架構與回傳技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行動與寬頻網路要「跑得快」必須有強大的**回傳(Backhaul)與前傳(Fronthaul)**能力:
• 接取(Access):從終端用戶或基地台到第一個匯聚點。
• 回傳(Backhaul):把大量資料送回核心網。
• FTTx:光纖到戶(Home)、到樓(Building)、到塔(Tower),提供高速低延遲連接。
👉 一句話:FTTx 是 5G/6G 的地基,決定網路的「大水管」能否暢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前傳、接取與回傳的核心概念
1️⃣ 接取(Access)
• 終端(手機、用戶端設備)到最近的基站或接取交換機。
• 載波多為無線或光纖短距離。
2️⃣ 前傳(Fronthaul)
• 基站(RRU/AAU)與集中單元(CU/DU)之間的連接。
• 5G 使用 CPRI/eCPRI,對延遲與頻寬要求極高。
3️⃣ 回傳(Backhaul)
• 匯聚節點到核心網之間的高速連結。
• 可用光纖、微波、衛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FTTx 架構與應用
1️⃣ FTTH(Fiber to the Home)
• 光纖直接到用戶家中,速率高、穩定。
• 適合高頻寬家庭/商用寬頻。
2️⃣ 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
• 光纖到大樓,再用銅線或無線分配到各戶。
• 成本低於 FTTH,速率略受限。
3️⃣ FTTT/FTTA(Fiber to the Tower/Antenna)
• 光纖直接到基地台或天線。
• 滿足 4G/5G/6G 大頻寬回傳需求。
4️⃣ 比較
架構 成本 速率 適用場景
FTTH 高 最高 家用/商辦高速寬頻
FTTB 中 中高 大樓/社區寬頻
FTTT 中高 最高 基地台前/回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回傳技術選擇
• 光纖回傳:頻寬最大、延遲最低、抗干擾最佳,但建設成本較高。
• 微波回傳:適合地形複雜、暫時或偏遠地區,頻寬較光纖小、受氣候影響。
• 衛星回傳(NTN):超偏遠地區或海上,延遲高但覆蓋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ASCII 示意圖
[User/Device]
│ Access
▼
[Base Station RRU]───(Fronthaul)───[DU/CU]
│
(Backhaul)
│
[Core Network]
→ 光纖到戶/塔:Access + Fronthaul + Backhaul 一條龍
這個示意圖呈現了從使用者端到核心網的完整傳輸路徑,也就是所謂「光纖到戶/到塔」的一條龍架構:使用者裝置先經由無線接取連到基地台的 RRU(遠端射頻單元),這一段稱為 Access;RRU 再透過高速光纖把數據送到 DU/CU(分散式/集中式單元),這一段稱為 Fronthaul;接著再經由更上層的光纖回傳到核心網路(Core Network),這一段稱為 Backhaul。三者合在一起構成了完整的行動網路承載鏈路,確保從用戶到核心網之間高速、低延遲、穩定的傳輸。
👉 說明:
• 接取 = 用戶到最近節點。
• 前傳 = 基站到 DU/CU。
• 回傳 = 匯聚到核心網。
• 光纖到戶/塔 = 大水管到底,速率最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模擬題
1️⃣ 專業題:Fronthaul、Access、Backhaul 的差別與傳輸技術例子
• 接取 (Access)
指的是「用戶裝置 → 基地台」之間的無線或有線連接,也就是終端進入網路的第一道門。
例子:行動網路中的 4G/5G 無線空口(NR、LTE)、Wi-Fi、FTTH(光纖到戶)等。
• 前傳 (Fronthaul)
指的是「基地台的遠端射頻單元 (RRU) → 分散式或集中式單元 (DU/CU)」之間的連接,用於傳輸 I/Q 基帶或部分處理過的數據。
例子:光纖 CPRI/eCPRI、Passive WDM、10G/25G/100G Ethernet、或 5G O-RAN Fronthaul。
• 回傳 (Backhaul)
指的是「DU/CU 或聚合點 → 核心網路」之間的連接,相當於基地台把用戶數據送回電信骨幹的高速道路。
例子:長距離單模光纖、微波/毫米波回傳、IP/MPLS、SDH 等。
總結:Access 是用戶進網;Fronthaul 是基地台內部子單元間的鏈路;Backhaul 是基地台到核心網的承載鏈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應用題:偏鄉基地台回傳網路在光纖成本過高時的選擇
• 可以採用 微波回傳 或 毫米波回傳 技術:
o 不需要埋設長距離光纖,只需兩端架設對準的天線即可。
o 現代微波/毫米波回傳可提供數百 Mbps 至數 Gbps,足以支援 4G/5G 基地台流量。
o 部署速度快、成本遠低於光纖,非常適合地形複雜、人口稀疏的偏鄉地區。
• 如果距離短且視線良好,可考慮 高頻點對點無線(PtP) 或衛星回傳作為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情境題:未來 6G 都會區大量小基站部署時的 FTTx 規劃
挑戰:小基站數量多、流量高、延遲要求嚴格,如果每個基站單獨拉光纖成本極高。
規劃策略:
• 採用 FTTA/FTTdp(Fiber to the Antenna / to the Distribution Point):光纖先拉到分配節點或共用機櫃,再用短距離光纖或高頻無線連到多個小基站,降低單位成本。
• 共纖共管:多個小基站共享一條高容量光纖主幹,分波或分時傳輸(WDM/Time Sharing),節省光纖數量。
• 就近聚合 DU/CU:把處理單元下沉到邊緣,離小基站更近,縮短前傳距離以降低延遲。
• 模組化與即插即用:使用標準化的光纖模組與機櫃,降低施工時間與維護成本。
透過這種 FTTx 架構,能在大城市高密度小基站環境中達到低延遲與高成本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小結與啟示
• 接取:用戶到最近節點;前傳:基站到 DU/CU;回傳:匯聚到核心網。
• FTTx:光纖到戶/樓/塔是高速低延遲網路的基礎。
• 回傳技術:光纖最好、微波靈活、衛星覆蓋偏遠。
👉 一句話總結:前傳、接取與光纖到戶/塔是 5G/6G 網路的血管系統,決定整體容量與穩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