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遊為什麼都不穿衣服?是要「融入社會」,還是「挑戰社會」?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文:一樹@三杯半 Podcast

2025年,台灣的同志平權運動已進入「後同婚時代」,其一年一度的同志遊行(Taiwan LGBT+ Pride)被視為鞏固成果、邁向共融的盛會。然而,就在這場第23屆遊行前夕,主辦單位內部爆發的言論風波,卻將運動深藏已久的意識形態衝突推向了風口浪尖。

這場風暴,清晰揭示了運動的兩種核心本質:「融入社會」以爭取多數接受,與「挑戰社會」以解放所有邊緣群體的策略拉扯。這也迫使我們重新審視遊行中最具視覺衝擊力的元素——那些大膽的身體展現,其背後代表的意義。

同遊中「為什麼不穿衣服?」的迷思與爭議,實質是這場路線之爭的外顯。

遊行前夕的風暴:2025內部分歧與「切割T」

2025年遊行前夕,主辦單位「臺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一名工作人員在社群媒體發表了極具爭議的言論,公開表態「反對免術換證、反對心理性別認同、反對代理孕母」等立場,直接與跨性別(T)社群的核心人權訴求產生衝突。

這起風波迅速引發了社群的強烈反彈,眾多關注跨性別權益的盟友和團體(如學生組織、台灣非二元酷兒浪子等)公開譴責、呼籲抵制或宣布撤出攤位。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伴盟)更是選擇在遊行前夕,以自行舉辦跨性別遊行的方式,高喊「支持免術換證」來表達明確抗議,從行動上與主辦單位劃清界線。

這場「切割T」的爭議,實質上可視為「融入策略」對「挑戰本質」的排斥:

  • 融入派的擔憂(保守化): 對部分 LGB 族群和渴望社會好感的支持者而言,「免術換證」等議題過於激進。他們擔心這些訴求會消耗掉同婚法案通過後積累的社會資產,讓保守勢力有機可乘,從而危及已獲得的權益。他們的思維邏輯是:必須將運動形象「淨化」,以最主流、最容易被大眾理解的面向來「融入社會」。
  • 挑戰派的堅持(邊界防守): 對跨性別者和酷兒理論者而言,性別自主決定權是人格權的核心,對性別二元體系是最徹底的「挑戰社會」。學生團體在遊行當天高喊「跨性同行」,正是為了提醒所有人:平權聯盟必須堅守最邊緣群體的底線,一旦為求融入而犧牲 T,彩虹旗將失去其完整性和政治道德。

身體即政治:裸露是「挑戰」還是「同化」?

在遊行中,那些衣著暴露、甚至近乎裸體的身體,正是長久以來「挑戰」與「融入」策略拉扯的縮影。它們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不同的參與者身上,體現了複雜的雙重功能。

1. 裸露:對社會壓抑的「挑戰」

裸露與奇裝異服擁有深厚的歷史政治意涵,其本質是對壓抑和羞恥感的集體反抗

  • 拒絕被審判: 性少數群體的身體和情慾曾長期被視為「病態」。在遊行中公開展示身體,是將身體作為「政治的武器」,拒絕主流道德對身體的審判。
  • 性權宣言: 六色旗中的紅色象徵性愛與性權。在遊行中大膽展現,是將運動的核心從法律承認(婚姻權)進化到更深層次的文化解放,即「性權就是人權」。

這種衝擊社會對「公眾場合恰當行為」界線的行為,確實是運動中不可或缺的「挑戰社會」力量。

2. 殘酷的現實:當裸露只剩下腹肌

但走到今天,裸露卻漸漸變了味。

你仔細觀察媒體鏡頭,最常出現的是什麼?是那些擁有「完美」線條、符合主流陽剛審美的男同志身體。

這很殘酷。當裸露變成一種「體制內表演」,只服務於某種單一的審美標準時,它就失去了批判性。它不再是挑戰社會,反而成了被主流媒體收編的「嘉年華娛樂」。

有人會問:那是不是應該禁止裸露?當然不是!因為一旦禁止,就等於向保守勢力的「淨化」要求低頭了。

3. 新的出路:裸露必須是一種政治宣告

真正的出路,不在於匆匆忙忙穿上衣服,而在於讓裸露回歸它的「政治本質」。

如果裸露的意義只是秀出六塊肌來吸引目光,那它就是一種「同化」。但如果一位跨性別者、一個非二元性別者、或是一個各種體態的身體,勇敢地脫下上衣,宣告「這就是我的身體,我的驕傲」,那它就是對父權審美和性別二元體系最震撼的「挑戰」。

我們不需要強迫每個群體都裸露,因為每個群體都有選擇自己抗爭方式的自由。但我們必須守住這個空間,讓所有想發聲的多元身體,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他們的自由和榮光。

後同婚時代:是時候「超・連結」了

2025年的這場風暴,給了我們一個沉重的提醒:同婚通過,不代表勝利。這只代表我們拿到了第一張入門票,接下來的路,更難走。

運動何去何從?答案很明確:我們必須讓「融入」與「挑戰」智慧共存。

「融入」的策略是必要的,它讓我們透過家庭、企業的支持,爭取到法律和多數人的理解,這是為了擴大法律空間。但同時,我們必須永遠保留「挑戰」的本質,讓那些邊緣的聲音(跨性別權益、性權工作者、非二元群體)永遠走在隊伍的最前線,這是為了定義解放的深度。

同遊的未來,不該是「切割」,而應是「超・連結」。我們必須在街上展現各種面貌:有家庭的溫馨,也有激進的批判;有爭取制度的穩定,也有顛覆認知的衝擊。只有當我們拒絕犧牲任何一個「T」,才能證明這面彩虹旗所承載的,是真正的自由與和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杯半 Podcast
1會員
17內容數
一杯咖啡、一杯茶、一杯水,還有半杯靈感?三個人坐在桌邊,就成了一集 podcast 的開始。《三杯半》是一檔在深夜播出的慢節奏談話節目,不追熱門新聞,也不急著給答案。從日常觀察到社會現象,從人際互動到數位焦慮,我們聊關係、聊文化、聊情感,輕聲問出那些藏在生活縫隙裡的大哉問。
三杯半 Podcast的其他內容
2025/10/28
本文探討臺灣過去的兵役制度如何造就「閃兵」現象,作者以自身經驗及歷史回顧,剖析當時制度的模糊、過渡時期的混亂,以及社會對此的默許。作者認為,許多「閃兵」行為並非單純的逃避責任,而是對混亂制度下的合理選擇,並強調理解歷史背景並非縱容,而是為了修復信任,讓年輕一代不再重蹈覆轍,並肯定現行兵役制度的改革。
Thumbnail
2025/10/28
本文探討臺灣過去的兵役制度如何造就「閃兵」現象,作者以自身經驗及歷史回顧,剖析當時制度的模糊、過渡時期的混亂,以及社會對此的默許。作者認為,許多「閃兵」行為並非單純的逃避責任,而是對混亂制度下的合理選擇,並強調理解歷史背景並非縱容,而是為了修復信任,讓年輕一代不再重蹈覆轍,並肯定現行兵役制度的改革。
Thumbnail
2025/09/21
探討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出的「帶長輩上班」計畫,利弊分析及社會大眾的觀感。文章並以此計畫為例,反思臺灣長照制度的困境,呼應Netflix臺劇《忘了我記得》中呈現的照顧者困境。
Thumbnail
2025/09/21
探討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出的「帶長輩上班」計畫,利弊分析及社會大眾的觀感。文章並以此計畫為例,反思臺灣長照制度的困境,呼應Netflix臺劇《忘了我記得》中呈現的照顧者困境。
Thumbnail
2025/09/15
探討「為你好」背後的潛在控制與家長主義,如何避免善意越界,建立基於尊重與同理的健康關係。文章從藝術作品出發,結合動物行為學、演化心理學與溝通技巧,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辨識並改善人際關係中的溝通盲點。
Thumbnail
2025/09/15
探討「為你好」背後的潛在控制與家長主義,如何避免善意越界,建立基於尊重與同理的健康關係。文章從藝術作品出發,結合動物行為學、演化心理學與溝通技巧,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辨識並改善人際關係中的溝通盲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臺女高飛盡,臺男守空閨。不看也相厭,回首老藍男。
Thumbnail
臺女高飛盡,臺男守空閨。不看也相厭,回首老藍男。
Thumbnail
近年來,性別議題逐漸在臺灣各地發酵,除了中央政府推動性別主流化,更有許多民間團體紛紛投入性別相關議題,與更加基進的行動與論述。2017年,臺灣成為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的亞洲國家,也為臺灣的性別運動立下重要里程碑。在這條路上,新竹市政府也不遺餘力,努力朝性別友善城市的願景前進,除了加入開放
Thumbnail
近年來,性別議題逐漸在臺灣各地發酵,除了中央政府推動性別主流化,更有許多民間團體紛紛投入性別相關議題,與更加基進的行動與論述。2017年,臺灣成為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的亞洲國家,也為臺灣的性別運動立下重要里程碑。在這條路上,新竹市政府也不遺餘力,努力朝性別友善城市的願景前進,除了加入開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最近新聞沸沸揚揚的報導著有關台灣藝人表態他們自己身份的認同及政治的立場,想想也覺得好笑,以前的我也是熱衷於政治新聞,不避諱坦言自己的立場是和家人不同,所以每當選舉到來,家裡客廳就會開啟辯論會,但隨著年紀的漸長,也開始不喜政治的紛擾了,不過在二年的旅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最近新聞沸沸揚揚的報導著有關台灣藝人表態他們自己身份的認同及政治的立場,想想也覺得好笑,以前的我也是熱衷於政治新聞,不避諱坦言自己的立場是和家人不同,所以每當選舉到來,家裡客廳就會開啟辯論會,但隨著年紀的漸長,也開始不喜政治的紛擾了,不過在二年的旅
Thumbnail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臺灣在性別平等上取得了很多進展,但仍然需要透過不同的策略落實這個目標。瞭解性別平等的過程讓作者體會到反身性的重要性,同時也學會了更多包容與理解。然而,作者認為階級與環境因素仍然是影響性別平等的重要關鍵。文章以作者的觀察和親身經歷著重於性別平等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臺灣在性別平等上取得了很多進展,但仍然需要透過不同的策略落實這個目標。瞭解性別平等的過程讓作者體會到反身性的重要性,同時也學會了更多包容與理解。然而,作者認為階級與環境因素仍然是影響性別平等的重要關鍵。文章以作者的觀察和親身經歷著重於性別平等的重要性。
Thumbnail
台灣有人佇捒這个政策:毋免手術就會使換證,其中代表的一个社團是「性別不明關懷協會」。   In認為,身軀頂懸的器官攏是家己的器官,伊家己無無愛,毋願為了改變證件頂面的性別共遐仔器官割挕捒。猶有一寡仔人,in有當時仔認為家己是查埔,有當時仔感覺家己是查某,無一定,就是「非二元性別」,無法度選一種性
Thumbnail
台灣有人佇捒這个政策:毋免手術就會使換證,其中代表的一个社團是「性別不明關懷協會」。   In認為,身軀頂懸的器官攏是家己的器官,伊家己無無愛,毋願為了改變證件頂面的性別共遐仔器官割挕捒。猶有一寡仔人,in有當時仔認為家己是查埔,有當時仔感覺家己是查某,無一定,就是「非二元性別」,無法度選一種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Thumbnail
這起社會事件引發各種輿論,反映了臺灣社會問題的複雜性。文章中提出了改善生命教育、提高危機意識、以及加強社工師薪資福利等建議,藉此呼籲社會正視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
Thumbnail
這起社會事件引發各種輿論,反映了臺灣社會問題的複雜性。文章中提出了改善生命教育、提高危機意識、以及加強社工師薪資福利等建議,藉此呼籲社會正視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