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長輩上班:照顧與工作的雙重舞步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文:小樹醫師@三杯半Podcast

一個日劇般的美好想像

如果有一天,你上班的時候,不只是背著筆電和水壺,而是牽著需要照顧的父母,一起走進日照中心。他在隔壁的教室裡「上課」,你在另一邊換上制服「上班」。聽起來,有點像孩子去幼兒園、家長去公司上班的情景。

這正是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出的「帶長輩上班」計畫的雛形。照顧者可以受訓成為照服員,在日照中心工作;同時,他們的長輩也能在那裡接受照顧。理想的圖像是:照顧者有了薪水,長輩有人陪伴,一舉兩得。

但,真的是這麼簡單嗎?這樣的制度,對照顧者和被照顧者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當經濟與照顧同時壓上肩膀

曾經在某公司遇上一位50多歲的阿美姊,她原本是公司的會計,三年前辭職照顧失智的母親。起初,她以為這只是暫時,但隨著母親病情進展,她一步一步走進「全職照顧」的生活。存款逐漸見底,她的世界只剩下藥盒、尿布與三餐。

最近,阿美姐聽到「帶長輩上班」的計畫。面對原本看不見的終點的生活,似乎有了新的希望與期待:如果能邊工作邊照顧母親,生活是不是能好轉?可是,她又有些猶豫:成為照服員意味著體力消耗更大,下班後還是得照顧母親,她真的能撐得住嗎?

其實,這種掙扎並不只阿美姐一個人有。對許多中壯年照顧者來說,「經濟」和「照顧」的雙重壓力,正像是兩條繩索,一起拉扯著生活。

從《忘了我記得》看見照顧的另一種可能

Netflix 的台劇 《忘了我記得》 上線後,引發了台灣社會對失智照護的廣泛討論。劇中,謝盈萱飾演的程樂樂,獨自面對父親突如其來的失智,既要照顧病情反覆的父親,又要兼顧工作、感情和自我追尋。那種拉扯與疲憊,讓許多觀眾感到心有戚戚。

這部劇最令人揪心的地方,在於它揭露了「孝道內疚」的枷鎖。樂樂在劇中曾問:「我很害怕你突然就走了,但我又好怕你一直走不了。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這句台詞擊中了許多照顧者心裡的矛盾——愛與責任之間的拉扯,往往被傳統「孝」的價值觀放大成無盡的自責。

然而,這部劇也引出了社會的另一層反思:為什麼照顧的重擔,必須全數落在一個人身上? 為什麼制度的存在感這麼稀薄,觀眾在劇中幾乎看不到長照專線、喘息服務、日照中心這些公共資源?專家批評這是戲劇未能補上的缺口,但某種程度上,也真實反映了現實生活裡「政策和民眾的知識落差」

相較之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提出的「帶長輩上班」計畫,正好回應了這個落差。它嘗試讓照顧者不必再陷於「辭職或犧牲」的二選一,而是轉換角色成為照服員,同時在制度支持下找到喘息與收入。雖然還有不少挑戰,但至少提供了一種「不再單打獨鬥」的想像,對於已經離開自己原職場的全職照顧者,開啟了一扇窗。

《忘了我記得》讓觀眾看見了照顧者的孤獨、壓力與自責;而「帶長輩上班」提醒我們,除了沉浸在情感的痛苦中,我們還能討論制度、尋找解方。照顧,不該只是孝道下的孤軍奮戰,而應該是整個社會一同接住的責任。

利與弊的溫柔討論

1. 好處:看見光亮的一面

對很多照顧者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有收入」。不再只是單向支出,而是能重新站上職場,有薪水、有成就感,甚至還有政府獎勵金。這對長期被經濟壓力困住的人來說,是一道久違的光。

另一個好處是「少一份分離的擔憂」。許多照顧者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把長輩交給陌生機構。若能「同地點」上班與托顧,心裡的焦慮會減少很多。對一些人來說,這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

還有一層是「身份轉換」。從「家裡的照顧者」變成「有專業認證的照服員」,代表社會開始承認這份付出不是「理所當然」,而是一種工作、一種價值。這種被認可的感覺,對很多人而言,可能比薪水更重要。

2. 疑慮:隱藏的疲憊與邊界

然而,新聞也寫到,許多報名的人最後放棄,理由是——「怕撐不下去」。這句話聽起來很真實。

第一個隱憂是角色邊界模糊。在日照中心裡,你同時是員工,也是女兒或兒子。當母親在活動中不配合,你是要以「照服員」的專業來處理,還是以「孩子」的身份來安撫?這種情感的糾葛,比單純的專業照顧更沉重。

第二是情感勞動加倍。日照中心的工作本來就很辛苦,要協助移位、清潔、餵食。對本來就已經「滿負荷」的照顧者而言,等於把 24 小時都投入在照顧裡,沒有真正的喘息時間。這可能會導致更快的「照顧者倦怠」。

第三是適應與體力的挑戰。照服員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需要體能與專業知識。對一些照顧者來說,與其說是「回到職場」,不如說是「進到另一種高壓工作」。

3. 不同的思考角度

  • 從照顧者的角度:有人覺得這是機會,有人覺得是陷阱。
  • 從被照顧者的角度:有人可能因「孩子在旁邊工作」而安心,但也有人會覺得壓力更大,因為自己成了孩子的「工作對象」。
  • 從職場的角度:日照中心若同時雇用多名「帶長輩上班」的員工,如何分工?會不會造成其他同事的不平衡?
  • 從政策的角度:這樣的計畫,究竟是幫助家庭,還是轉嫁長照人力缺口?

這些角度沒有對錯,重要的是,我們願意去傾聽、去理解,因為每個人的處境都不同。

長照3.0的脈絡:我們需要的是更多「選項」

隨著長照 3.0 即將上路,服務據點會更多、喘息服務會更彈性,政府與民間都在努力編織一張公共照顧網絡。

在這樣的背景下,「帶長輩上班」可以是一個選項,但不該是唯一解答。正如家總提出的「新三不長照」:不離職照顧、不必然自己照顧、家庭不失和

我們需要的是「多元選擇」:有人選擇自己照顧,有人選擇專業機構,有人希望短暫喘息。每一種選擇,都不該被道德審判,而應該被理解與支持。

或許「帶長輩上班」是一種可能,但我們更期待的是:不論選擇哪一條路,照顧者都不必孤單,不必被綑綁在「犧牲」的想像裡。如果有一天,你也需要面對照顧,或成為被照顧的人,你希望社會給你什麼樣的支持?是可以喘息的空間?還是更多理解的眼神?

願這篇文章,成為長照 3.0 上路前的一次溫柔對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杯半 Podcast
1會員
15內容數
一杯咖啡、一杯茶、一杯水,還有半杯靈感?三個人坐在桌邊,就成了一集 podcast 的開始。《三杯半》是一檔在深夜播出的慢節奏談話節目,不追熱門新聞,也不急著給答案。從日常觀察到社會現象,從人際互動到數位焦慮,我們聊關係、聊文化、聊情感,輕聲問出那些藏在生活縫隙裡的大哉問。
三杯半 Podcast的其他內容
2025/09/15
探討「為你好」背後的潛在控制與家長主義,如何避免善意越界,建立基於尊重與同理的健康關係。文章從藝術作品出發,結合動物行為學、演化心理學與溝通技巧,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辨識並改善人際關係中的溝通盲點。
Thumbnail
2025/09/15
探討「為你好」背後的潛在控制與家長主義,如何避免善意越界,建立基於尊重與同理的健康關係。文章從藝術作品出發,結合動物行為學、演化心理學與溝通技巧,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辨識並改善人際關係中的溝通盲點。
Thumbnail
2025/08/25
下班後如何快速提升安全感?本文提供四步驟,包含轉換儀式、打造安全角落、建立安全感的儀式和隨時帶著走的技巧,教你如何從身心靈層面提升安全感,讓你下班後的夜晚,成為安心的歸屬。
Thumbnail
2025/08/25
下班後如何快速提升安全感?本文提供四步驟,包含轉換儀式、打造安全角落、建立安全感的儀式和隨時帶著走的技巧,教你如何從身心靈層面提升安全感,讓你下班後的夜晚,成為安心的歸屬。
Thumbnail
2025/08/12
這篇文章將探討「台灣感性」讓我們學到什麼——從審美的多面性到文化認同的覺醒,從全球化的流動到日常的療癒力量。用簡單的話語,我們將深入心理、美學和社會脈絡,帶你看見這股風潮如何讓台灣的巷弄故事,成為全球共鳴的舞台。
Thumbnail
2025/08/12
這篇文章將探討「台灣感性」讓我們學到什麼——從審美的多面性到文化認同的覺醒,從全球化的流動到日常的療癒力量。用簡單的話語,我們將深入心理、美學和社會脈絡,帶你看見這股風潮如何讓台灣的巷弄故事,成為全球共鳴的舞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綜所稅申報誰可以被扶養?扶養親屬的規定。長輩要給誰扶養,考驗著所得人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綜所稅申報誰可以被扶養?扶養親屬的規定。長輩要給誰扶養,考驗著所得人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對於「長照」你有什麼想像呢? 是推著坐輪椅的長輩出去曬太陽,還是簡單的清潔與互動?現實中的照護情況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不堪...
Thumbnail
對於「長照」你有什麼想像呢? 是推著坐輪椅的長輩出去曬太陽,還是簡單的清潔與互動?現實中的照護情況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不堪...
Thumbnail
『6點45分、6點45分』『7點3分、7點3分』『7點10分、7點10分』 忠男每天像報時員一樣,分秒刻算著自己的日常行程,媽媽珠子則像蒸汽火車的駕駛助理般,精準地輔助忠男進行每一個步驟。 這是一對自閉症患者母子的生活寫景。 母子倆同住在一間老平房裡,老平房有一個小庭院,小庭院裡有一棵梅樹
Thumbnail
『6點45分、6點45分』『7點3分、7點3分』『7點10分、7點10分』 忠男每天像報時員一樣,分秒刻算著自己的日常行程,媽媽珠子則像蒸汽火車的駕駛助理般,精準地輔助忠男進行每一個步驟。 這是一對自閉症患者母子的生活寫景。 母子倆同住在一間老平房裡,老平房有一個小庭院,小庭院裡有一棵梅樹
Thumbnail
本文以影片「失控的照護」為引,反思自身曾接觸到與長者相關的現象及議題,包括如養老院和社區照顧的差異。面對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未來老後生活與照顧,又應如何預做準備?
Thumbnail
本文以影片「失控的照護」為引,反思自身曾接觸到與長者相關的現象及議題,包括如養老院和社區照顧的差異。面對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未來老後生活與照顧,又應如何預做準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