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號閘門與46號閘門,讓我在變化中靜靜發揮
在制度與自我之間, 有一種設計靜靜發揮— 不是為了配合環境,而是為了誠實地活出自己的節奏。 ———————————————————————
設計靜靜發揮 #30我一直以為我的適應力很好,是因為我很早就離開家裡,到外地讀書、生活、工作,不得不逼迫自己去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
但最近,我重新看見自己的設計。我有12號閘門,也有46號閘門。原來,我的身體早就在默默調整,不是因為外在逼迫,而是因為設計本身就帶有一種優雅的適應力。
12號閘門讓我常常深陷「不想說」「不想做」的狀態, 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好像整個停擺不前。還未接觸人類圖前,總覺得這樣的狀態很不合群。諸不知,原來自己是在等待情緒沉澱,找到最適合的語氣與行動方式。
這段無所作為的時間, 常常讓人誤解我冷漠、遲鈍、不積極。但我知道,那是我在等待語氣的誠實靠近。 我不是不想參與,我只是還沒準備好誠實地回應。
這種等待,不是拖延,而是一種語言的技術。我不想用錯誤的語氣去回應世界,所以我選擇沉默,選擇暫停,選擇等待。
46號閘門是讓我身體自己去調整。 我進入新環境時,都還沒來得及思考,身體會先感知、先微調、先找出自己的節奏。
我曾以為自己很堅強,其實是身體在保護我。我曾以為自己很會忍耐,其實是在等待成熟的時機。我不是在逼自己適應,而是身體早就開始調整了。不是頭腦的計畫,而是身體的智慧。不是角色的配合,而是頻率的回應。
現在我知道,我的適應力不是來自逼迫,而是來自設計的靜默智慧。我不是在配合環境,而是在誠實地調整自己。
設計靜靜發揮——不為了成為誰,只為了不失去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