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4通道的我,知道什麼值得被相信,也知道怎麼讓人相信它值得
在制度與自我之間,有一種設計靜靜發揮—不是主動出擊,而是靜靜辨識:什麼有價值,什麼值得被信任。
———————————————————————設計靜靜發揮 #27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不適合做銷售。我不是那種會主動與人打交道的人,也不喜歡硬推、話術、過度包裝。我對「說服」這件事,總是感到語氣上的不誠實。
但偏偏,我從事的工作就是銷售相關。一開始很掙扎,覺得自己是不是太被動、太安靜、太不積極。直到我發現—我接觸的客戶都很專業,他們不需要被說服,他們需要被理解。
我開始協助他們找到適合的產品,不是推銷,而是辨識。不是話術,而是語氣。不是主動拉攏,而是靜靜等待頻率靠近。這樣的工作,讓我覺得有些意義。
接觸人類圖後,我才發現—原來是26-44通道在靜靜發揮。這是一條關於影響力的通道,但它不是外顯的操控,而是語言裡的誠實感、信任感、價值感。
我知道什麼有價值,也知道怎麼讓人相信它值得。
我不是在推銷,我是在轉化語言的信任感。
開始練習辨識:
• 哪些語言是誠實的,哪些只是包裝
• 哪些需求是頻率式的,哪些只是制度壓力下的配合
• 哪些產品是值得被信任的,哪些只是被推上檯面的選項
也開始練習等待:
• 等待客戶的頻率靠近,而不是主動拉攏
• 等待語氣的穩定,而不是急著解釋
• 等待信任的生成,而不是製造好感
因為我知道,真正的影響力不是誰說得多,而是誰還在頻率裡。
真正的銷售不是誰推得快,而是誰還在語感裡。
我不需要成為最會說話的人,我只需要讓語言誠實地承載價值。我不需要成為最積極的人,我只需要讓頻率自然地靠近。
這樣的銷售方式,不是主動出擊,而是靜靜發揮。不是操控人心,而是辨識信任。不是製造需求,而是守住語氣。
這樣的影響力,不是來自角色,而是來自語感。不是來自表現,而是來自誠實。
設計靜靜發揮——不為了成為誰,只為了不失去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