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開始用「安心理財系統」後,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問:
「明明有在存錢,為什麼帳戶數字反而下降?」「是不是哪裡算錯、方法用錯?」
先別慌。你沒有做錯。
這不是理財失敗,而是你的錢開始上工了。
為什麼存款會變少?因為錢在移動
💡很多人的理財焦慮,不是來自「錢變少」,而是來自「看不懂錢在幹嘛」。
就像你把一杯水倒進三個杯子,單看其中一個杯子,水確實變少了。但你手上的水總量並沒有少——只是分散了開始各司其職。
理財系統的三個隊伍:
🛡️ 存款隊伍 - 你的安全網
- 用途:日常開銷、緊急備用
- 目標:6-18個月生活費
- 會下降是正常的(因為你在消費)
📈 投資隊伍 - 你的成長引擎
- 用途:長期投資、累積財富
- 來源:每月固定提撥
- 專注長期成長,短期波動別理它
🎁 候補隊伍 - 你的彈性調節池
- 來源:年終、獎金、額外收入
- 用途:①補回存款 ②犒賞自己 ③加碼投資
- 作為前兩個隊伍的調節閥
當你開始執行這個系統,存款自然會下降——因為你每月在消費,同時在餵養投資。
但別擔心,這三個隊伍會形成循環。
當存款變少時,你有三種對策
💹情況1:投資有賺,而且賺夠了
- 賣出部分投資,把錢放回存款隊伍
- 讓存款水位回升到安心值
- 繼續每月定期投資
📊情況2:投資有賺,但還不夠多
例如只賺2-3%,還輸通膨
- 別急著贖回,讓它繼續成長
- 用候補隊伍(年終/獎金)補回存款
- 等投資賺夠了(6-8%以上),再考慮輪動
💔情況3:投資在虧損,也沒年終
- 暫停投資,把薪水優先用在生活
- 重新建立存款到安心水位
- 穩定後再恢復投資節奏
有沒有發現?不管哪種情況,你都有對策。
這就是系統的力量——它讓你在任何狀況下都不慌張。
什麼是「安心水位」?
你可能會問:安心水位是多少?不是12個月嗎?
答案是:啟動時是12個月,但之後你可以自己調整。
- 有人覺得6個月就夠了
- 有人需要12個月
- 也有人像我一樣,需要18個月才睡得安穩
這個系統最強大的地方,就是它的彈性。
它不是死板的公式,而是可以隨著你的生活、個性、風險承受度調整的活系統。
重點不是「達到某個數字」,而是「達到讓你不焦慮的狀態」。
錢在動,但你的心是穩的
當你的三個隊伍穩定運作後,錢不再只是數字,而變成一種節奏。
有時候你會看到存款下降,而投資是上升的,整體的你其實是越來越穩的。
這個穩,不是報酬率帶來的興奮,而是一種「我知道自己在幹嘛」的安心感。
理財的目標,不是致富,而是自由——
讓你自由地使用金錢,而不是被金錢使用。
當你不再因為帳戶數字的起伏而焦慮,當你知道無論發生什麼都有應對方法——
這,就是安心理財的循環。
「帳戶數字下滑不是壞事,因為那是錢開始呼吸的聲音。」
如果這篇文讓你鬆了一口氣,給它一個愛心 ❤️
想繼續學會跟錢和平共處,歡迎加入會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這套系統:
從頭開始看 👉 EP1:從虧損50萬到「睡得著」的投資:理財小白的安心理財覺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