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建立理財目標的時候,常常都會看著遙遠的十幾二十年後,
鬥志蓬勃、信誓旦旦的說自己一定會做到。
然後失敗!
為什麼會失敗? 因為你訂定的目標太遠了。
你忽視了人性的惰性、也過度相信自己的持續性。
跑馬拉松的人需要配速、需要一路跑到結束,
但中間為什麼需要補給站?
就是讓他們可以有一點營養的補充、一個心裡感到休息的地方。
看到補給站你就會覺得,你又達到了一個目標。
理財也是一樣。
雖然你一開始都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往那個遙遠的目標前進,
但如果中間不設立各個補給站,你將會因為體力耗盡、過度疲憊而失敗。
解方:建立階段性目標
我的建議是:階段性目標不一定要很大,可以是:
- 存到第一個100萬
- 被動收入每月1萬
- 買到那個想要的精品包
重點是:
你的理財要經歷一個一個目標,最後才能達到退休。
中間建立的目標,不但讓你每次都有一個終點感,就像是跑馬拉松,你知道補給站在哪裡,你的心情就會比較輕鬆。到了一次補給站後,你就像是嚐到了一個甜頭,知道自己做得到,所以就會有往下邁進的信心。然後建立第二個目標,再繼續前進。
就連開長途車都需要休息站
講白話一點,這就像你從台北開車到高雄。雖然你知道最終目標是高雄,但你不會因為這樣而焦慮,因為你知道中途有許多休息站可以停靠。你不用把自己逼到極限。
相反的,如果你一開始就決定要一路不休息開到高雄,不論你的精神狀況好不好,你的膀胱可能就不答應了。 😂
所以在投資這種跨度更長的過程你當然更需要建立一個一個階段目標,中間大喘氣休息一會兒,讓你知道「這些事你都做得到」,最後你才能向那個大目標靠攏。
給你的建議
如果你也因為理財而焦慮,不妨問問自己:
「我有明確的終點嗎?」「我有設定階段性目標嗎?」
別讓自己一路狂奔到精疲力盡。
給自己一些休息站,你會發現:
理財,其實可以不那麼痛苦。
你有沒有想達成的階段目標呢?
不管是:
- 存到第一個100萬
- 買房
- 財務自由
- 提早退休
都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目標!
🌱 如果你也想找回對金錢的安心感,歡迎追蹤【安心理財研究室】。
我每週會分享一次:讓理財變得不焦慮的方法。 ➜ 點右上角「追蹤作者」,下次新文章我會提醒你。
喜歡這篇文章就點個愛心讓我知道❤️
📘 本文是【安心理財心法】系列之一。
想從頭開始 👉EP1:從虧損50萬到「睡得著」的投資:理財小白的安心理財覺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