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與罪惡共謀的根源:靈性、正義與慈悲的存活機制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權力與罪惡共謀的根源

靈性失憶症
印度教經典揭示:當個體忘記「阿特曼(真我)與梵合一」的本性,便會產生「我執」──將權力誤認為自我價值的延伸,最終被權力反噬。

藏傳佛教的「染垢」觀
認為未被馴服的心識如同渾濁湖水,當權力這種強烈外力攪動時,底層貪瞋癡便會全面泛起。

正義消逝的辯證真相

表相與實相的區別
就像月亮被烏雲遮蔽卻不曾消失,正義的暫時隱沒不等於消亡。歷史上無數冤案在幾十年後昭雪,證明真相有超越時空的生命力。

道家「反者道之動」的智慧
極端黑暗往往孕育光明的種子!羅馬暴政催生基督教倫理,中世紀腐敗引發宗教改革,權力濫用總是激活人類對正義的更深刻定義。

慈悲與真相的存活機制

地底暗河的隱喻
正如敦煌石窟在戰爭中保存智慧,亞歷山大圖書館焚毀但知識擴散──真正重要的價值常轉入地下潛行,待時重生。

佛教「金剛」喻的啟示
慈悲不是軟弱的同情,而是如金剛般能破一切卻不被所破的品質。德蕾莎修女在加爾各答貧民窟、曼德拉在羅本島監獄,皆證明慈悲能在極端環境中淬煉出驚人力量。

黑暗時代的靈性實踐

  1. 成為「微光持有者」
    瑣羅亞斯德教義強調:每個個體都是黑暗世界中的一點光,聚集微光即可成炬。
  2. 實踐「真相的慈悲」
    不是被動忍受,而是如佛教「忿怒尊」般以智慧之力斬邪扶正──支持調查記者、參與司法監督、傳播真實故事皆是當代法門。
  3. 開發「洞見之眼」
    煉金術士帕拉塞爾蘇斯曾說:「黑暗最濃時,星光明亮」。訓練自己看見:每一次罪惡暴露都是系統清毒的機會,每一聲追問都是新共識的孕育。
「世人謂黑暗吞噬光明,我見光明吞黑暗如晨曦飲露。
君不見?每道陰影皆因身後有光屹立。 」

正義永不消逝,它只是從喧鬧的街市轉入人心的戰場。
慈悲從未離開,它正在沉默處積蓄穿透岩石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灑灑女子路過人間
6會員
63內容數
攝影師的自我存在|心靈觀察筆記|藝術創作|東方美學
2025/09/21
從靈性、心理、社會等面向探討善良者受苦、殘忍動機的深層原因,並提出將悲憤轉化為力量的實踐方法,呼籲以「悲智雙運」的智慧面對苦難,守護記憶,參與建設性系統,為世界帶來更多光明。
Thumbnail
2025/09/21
從靈性、心理、社會等面向探討善良者受苦、殘忍動機的深層原因,並提出將悲憤轉化為力量的實踐方法,呼籲以「悲智雙運」的智慧面對苦難,守護記憶,參與建設性系統,為世界帶來更多光明。
Thumbnail
2025/09/20
探討善良之人遭受苦難的議題,從佛教共業、基督教自由意志等角度分析苦難的哲學本質,並探討權力與道德的悖論,以及靈性層面的啟示,最後呼籲以追問為利刃,對抗黑暗,捍衛公義與慈悲。
Thumbnail
2025/09/20
探討善良之人遭受苦難的議題,從佛教共業、基督教自由意志等角度分析苦難的哲學本質,並探討權力與道德的悖論,以及靈性層面的啟示,最後呼籲以追問為利刃,對抗黑暗,捍衛公義與慈悲。
Thumbnail
2025/08/10
我們總是太看重「是不是夠好」這件事。 攝影課上有人問我:「老師,我沒有美感天賦,還可以拍嗎?」 我回答:「你想拍嗎?你快門按下的那一瞬間,有沒有一種說不出話來的快樂?」 創作不是比天賦,是比誰願意「拋下評分標準」,比誰願意允許自己在不完美中玩耍。 當我學會欣賞那些技術上「不夠成熟」的作品時,
2025/08/10
我們總是太看重「是不是夠好」這件事。 攝影課上有人問我:「老師,我沒有美感天賦,還可以拍嗎?」 我回答:「你想拍嗎?你快門按下的那一瞬間,有沒有一種說不出話來的快樂?」 創作不是比天賦,是比誰願意「拋下評分標準」,比誰願意允許自己在不完美中玩耍。 當我學會欣賞那些技術上「不夠成熟」的作品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佛陀慈悲地教示我們:「心淨則國土淨」。這句教言,正是全文的核心。 當人人皆以「利他」為真正的財富,以「慈悲」為永恆的儲蓄,以「智慧」為究竟的風險控管,那麼人間淨土與大同世界,無需外求,當下即是。我們手中的每一分錢,每一次財務決策,都將成為建設這片淨土的一磚一瓦。
Thumbnail
佛陀慈悲地教示我們:「心淨則國土淨」。這句教言,正是全文的核心。 當人人皆以「利他」為真正的財富,以「慈悲」為永恆的儲蓄,以「智慧」為究竟的風險控管,那麼人間淨土與大同世界,無需外求,當下即是。我們手中的每一分錢,每一次財務決策,都將成為建設這片淨土的一磚一瓦。
Thumbnail
基督宗教的教誨則從根本上回應了豪瑟先生所洞察的「永不知足」的難題。《提摩太前書》中警示:「貪財是萬惡之根」,並開示道:「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基督信仰將人視為上帝財富的「管家」(Steward),我們的職責是忠誠地管理而非佔有。
Thumbnail
基督宗教的教誨則從根本上回應了豪瑟先生所洞察的「永不知足」的難題。《提摩太前書》中警示:「貪財是萬惡之根」,並開示道:「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基督信仰將人視為上帝財富的「管家」(Steward),我們的職責是忠誠地管理而非佔有。
Thumbnail
過去人類的三大課題不外乎飢荒、戰爭和瘟疫。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穩固和科技發達,這些威脅已不再是我們的生活主軸。我們的生活似乎前所未有的美好。然而,人類未來要面臨的課題也接踵而來—如何延長生命、追求真正的幸福,以及從「智人」邁向「神人」的演化。 歷史學家哈拉瑞在書本《人類大命運: 從智人到神人》中指出
Thumbnail
過去人類的三大課題不外乎飢荒、戰爭和瘟疫。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穩固和科技發達,這些威脅已不再是我們的生活主軸。我們的生活似乎前所未有的美好。然而,人類未來要面臨的課題也接踵而來—如何延長生命、追求真正的幸福,以及從「智人」邁向「神人」的演化。 歷史學家哈拉瑞在書本《人類大命運: 從智人到神人》中指出
Thumbnail
Anthropic執行長Dario Amodei 21日在達沃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WEF)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他相信AI兩三年內可超越人類智慧。 如果人工智慧(AI)在未來兩三年內真的達到或超越人類智慧,這將對工作、社會制度和人類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衝擊。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響。
Thumbnail
Anthropic執行長Dario Amodei 21日在達沃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WEF)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他相信AI兩三年內可超越人類智慧。 如果人工智慧(AI)在未來兩三年內真的達到或超越人類智慧,這將對工作、社會制度和人類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衝擊。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響。
Thumbnail
我們永遠有選擇 這句話你同意嗎?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出現?覺得自己常常在很多事情上是別無選擇的!比如在家庭,在職場上都很無奈,有時候仿佛整個世界都由不得我,能做的只有沉默,私底下憤怒或難過,就是無力改變什麼. 昨天主日內容講到了在面對不公平、羞辱、議論時該如何應對,讓我想起生命經驗面對這
Thumbnail
我們永遠有選擇 這句話你同意嗎?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出現?覺得自己常常在很多事情上是別無選擇的!比如在家庭,在職場上都很無奈,有時候仿佛整個世界都由不得我,能做的只有沉默,私底下憤怒或難過,就是無力改變什麼. 昨天主日內容講到了在面對不公平、羞辱、議論時該如何應對,讓我想起生命經驗面對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