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星期六,阿德都會開車接弱勢家庭的小朋友到課輔班上課,課輔班的老師是台東教育大學的學生,每個星期六義務到課輔中心教小朋友寫功課。不管颳風下雨,阿德出車載小朋友都是眉開眼笑,聲色柔和,耐心十足,可是從前的他並不是這樣和藹可親,年輕時候的他是暴怒王,誰惹到他不會有好下場,包括客人。
有幾次阿德也想改,總是改不過來,脾氣一上來就壓不下去,也因為缺乏讓他磨礪的人事物,一二十年來,阿德一直用自己的習性跟家人跟外人相處,人際關係十分難堪。有一天,阿德的姊姊捧著募款箱來找他募款,阿德得知是為了罕見病童而募,決定每個月小額捐款,也因為這個善的舉動,阿德有福緣與公益接觸。
阿德帶著深重的習氣加入志工行列,動不動就看人不順眼,口氣欠佳,貢高我慢,雖然身體在做好事,可是心依然被自以為是的心魔所控制。一直到有一天,阿德聽見三句話讓他瞬間將自己的缺點看得一清二楚。第一句是「生氣是短暫的發瘋」、第二句是「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第三句是「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阿德說,這三句話每一句都在針對自己,原來這些年來自己每天都在發瘋,明明是自己沒修養沒肚量卻都在指責別人妖魔鬼怪,這一份自覺,讓阿德徹頭徹尾改過。
然而,改過自新,重新累積德福需要時間,而阿德的大兒子等不及。就在阿德想要重修破碎的親子關係時,大兒子沒有給他機會。「我都用打罵的,他被我打到離開出走,泡網咖、飆車,最後跟家裡斷了聯絡。後來這幾年我有改變,我用引導用溝通的方式,他有感受我的改變,也願意親近,沒想到一場車禍帶走了他,我真的很懊悔為什麼不早一點頓悟。」阿德的懊悔,妻子的痛不欲生,都喚不回愛子。
老智者寬慰阿德夫妻,「人已經走了,今生跟你們的緣告一段落,他現在跟你們一點關係也沒有,有緣起就會有緣滅,因恩怨情仇而聚,因解冤釋結而散。」阿德夫妻決定放下,把對兒子的想念化為付出的動力。如今的阿德身段柔軟 ,對每一個人都用恭敬謙卑的態度,他說修身養性也是修自己的人生光明路。
#修身養性
#親子溝通
#習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