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一個人選擇遠離,不是孤僻,是想保護自己。
活在貴族幻覺裡,我選擇當異類
我是在家族裡第一個出生的女孩。剛開始,三個堂表哥都特別疼我。
但我很早就發現,他們對女生的「喜歡」常常帶著輕視。
他們覺得女生笑就是暗示,覺得「有好感就能越界」理所當然。 更糟的是,那個年代的大人甚至認為:「被騷擾是女生的錯。」
我媽比我爸小十歲,但也認同那套邏輯——她說「被欺負過的女生,更容易被欺負」。
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我自然對男人沒什麼好感。
我爸媽從小不讓我看台劇或言情小說,我們家只看美劇、讀科學雜誌。
結果我和那些英俊的堂哥們越來越沒交集,連話題都接不上。
在學校,也有另一種奇妙的戲碼:
有些女生因為某個男生喜歡我,就假裝和我當好朋友,甚至立下「要搶走我未來男友」的誓言。 但我一直都沒有男友。
我不太喜歡跟人相處,講話太快、太直,別人常聽不懂;
就連我爸媽都覺得我「太愛現」。
我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為了愛可以那樣瘋。
如果她們知道,有些男生只是想找一個「好講話、好應付」的漂亮女生,不知道還會不會那麼執著。
我寧願去養黃金獵犬、薩摩耶、馬爾濟斯、查理斯王小獵犬,也不要結婚。
至少狗不會假裝聽得懂你。
念商業心理學的時候,我更確定——人類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
會為了面子買難看的奢侈品,為了權力爭個沒完。 我常想:難道變成習近平,牛排就會比較好吃嗎?我想應該不會。
從小到大,我在家族裡學會一件事:保持距離,才有安全感。
那個任性的堂妹,只要不順她的意,就會想盡辦法陷害我。 有一次,她向我借伯母的鑽戒「看看」,然後在長輩出現前故意弄掉,讓大家以為是我害的。
我那時還天真地把她當妹妹,一次次原諒,後來乾脆不想再見她。
再後來,又來了個美國表姐。
住我房間期間耍小姐脾氣,還懷疑我會「收小費」才願意帶她出去走走。 那次之後,我連她媽媽——我的美國姑姑——都一起閃遠遠的。 畢竟,會教出那樣小孩的父母,多半也不會太好相處。
我阿嬤活得像還在貴族時代,我爸也信奉「貴族應該存在」的理論。
我覺得很好笑——他一邊說貴族精神重要,一邊又嫌棄自己這個「數學笨蛋女兒」。 有時候我想,如果真有貴族制度,我大概會成為像哈利王子那種公關災難吧。
所以,我選擇一個人生活。
不是孤單,而是終於明白——有些人能量太強,靠太近會被吸乾。 光是在家裡,我就被整得夠慘了,更何況外面。
長大後我才懂,遠離不代表冷漠,而是為了保留自己的一點真誠。
在每個人人際關係都像交易的世界裡,能夠安心做自己,其實才是一種奢侈的自由。
✦ 作者小語 ✦
如果你也覺得家人讓人又愛又怕,
或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難相處」, 那我們可能是一樣的人——只是比較誠實地活著。
#家庭觀察 #成長日記 #一個人的生活 #界線練習 #女性成長 #自我修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