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antir (PLTR) 2025 Q3 財報:營收暴增 63%,AIP 平台引爆「軟體業史上最佳」表現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Palantir 在 2025 年第三季的表現,用其執行長 Alex Karp 的話來說,是「軟體公司有史以來交付的最佳成果」。營收年增 63%,美國商業收入更是飆升 121%,獲利能力與成長性指標「Rule of 40」分數高達 114 分,一連串的數字不僅遠超市場預期,更揭示了一個重要的趨勢:企業採用 AI 已經從實驗性的「概念驗證」階段,正式邁入全面改造組織的階段。

這家公司是誰?它在做什麼?

在深入解析財報之前,讓我們先快速了解 Palantir。這家公司由 PayPal 共同創辦人 Peter Thiel 等人於 2003 年創立,早期以協助美國政府、國防與情報單位處理巨量、複雜的數據聞名,例如用於反恐任務的數據分析。這也讓它長期以來蒙上一層神秘色彩。

Palantir 的核心業務是提供一個「作業系統」,幫助客戶將內部龐大而分散的數據(例如供應鏈、財務、生產線、人事等資訊)整合到單一平台,並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分析、模擬與決策。

簡單來說,Palantir 不只是提供 AI 模型,更打造一個能讓 AI 模型在企業複雜環境中「真正派上用場」的基礎設施與操作平台。

Palantir (PLTR) 2025 Q3 :財報數字的瘋狂成長

關鍵財務數據:全面超出預期的驚人成長

  • 總營收:達到 11.81 億美元,年增率高達 63%,季增 18%。
  • 美國市場總營收:年增 77%,佔公司整體業務的四分之三。
  • 美國商業營收:年增率達到驚人的 121%,季增 29%,成為成長的最強引擎。
  • GAAP 淨利:實現 4.76 億美元的淨利,利潤率高達 40%。
  • 40 法則 (Rule of 40):分數高達 114 分,遠超衡量軟體公司健康度的 40 分標準。 所謂「40 法則」,指的是一家軟體公司的「營收年增率」加上「利潤率」應大於 40%,這代表公司能在高速成長與穩定獲利間取得良好平衡。Palantir 的 114 分(63% 營收成長 + 51% 調整後營運利潤率)無疑是頂尖水準。
  • 總合約價值 (TCV):單季簽下 28 億美元的合約,創下歷史新高,年增 151%。

美國市場的火熱:商業與政府業務雙引擎齊發

  • 美國商業業務:年成長 121%,單季簽下 13 億美元的合約,客戶數年增 65%。 顯示美國企業對 Palantir 的 AIP 平台需求若渴,AI 應用已不再是紙上談兵。
  • 美國政府業務:營收年增 52%,季增 14%,維持強勁動能。 最近,美國陸軍更發布官方備忘錄,指示所有陸軍單位集中使用基於 Palantir Foundry 和 AIP 打造的數據平台,這不僅是技術上的肯定,更是文化上的全面採納。

相較之下,執行長 Alex Karp 在電話會議中坦言歐洲市場「停滯不前」,這也反向凸顯了美國市場的成長動能有多麽強勁。

AIP 平台:引爆需求的成長核心

為什麼 Palantir 能實現如此驚人的成長?答案的核心指向其人工智慧平台 AIP。AIP 的成功之處在於,它解決了當前企業導入 AI 的最大痛點:如何讓強大的通用 AI 模型(如 GPT-4)與企業內部獨特、混亂且敏感的數據安全地結合,並產生實際的商業價值。

技術長 Shyam Sankar 解釋,Palantir 耗費多年時間才打造出如今的護城河。其產品的成功關鍵在於優雅地整合了大型語言模型 (LLMs)、工作流程 (workflow) 與軟體 (software),而這一切的核心基礎就是「本體論 (Ontology)」。

財報數字背後的訊號與挑戰

從「專案測試」到「全面導入」:客戶心態的根本轉變

法說會上,營收長 Ryan Taylor 提到一個關鍵轉變:客戶現在不再只是抱持著「試試看單一應用場景」的心態,而是由高層親自帶領,思考「如何圍繞 Palantir 和 AIP 重組整個企業」。

他舉了幾個例子:

  • 一家領先的醫療設備製造商,在簽約後短短五個月,就決定將合約擴大八倍以上。雙方的對話從單一應用,迅速升級為成為「AI-First 企業」的宏大願景。
  • 一家大型保險公司,其 CEO 親自主持 AI 轉型,定期與 Palantir 團隊開會,圍繞 AIP 重新構想從核保到理賠的每一項業務流程。

這種由上而下的全面導入策略,取代了過去由下而上的零星測試,是 Palantir 合約價值與銷售週期都大幅加速的根本原因。CEO Alex Karp 更直白地說,過去 Palantir 要「乞求」客戶才能接觸到業務的邊緣問題,現在客戶則是主動上門,希望 Palantir 幫助他們解決最核心、最複雜的挑戰。

Ontology 才是護城河:為什麼 Palantir 能在 AI 時代獨樹一格?

在滿是 AI 新創的市場中,Palantir 的獨特之處在哪?技術長 Shyam Sankar 強調,關鍵在於 Palantir 建立的「本體論 (Ontology)」。

你可以將 Ontology 想像成一張描繪整個企業的「數位地圖」。它定義了企業內部所有的物件(如客戶、產品、供應商、機器設備)、它們的屬性,以及彼此之間的關聯。有了這張地圖,AI 模型才能真正「看懂」企業的數據,理解「增加 A 零件的庫存會如何影響 B 產品的生產時程與 C 客戶的訂單」,而不只是生成無關痛癢的文字。

在這個基礎上,Palantir 開發出兩項強大的新功能:

  • AI FDE (Forward Deployed Engineer):一個 AI 開發代理人,能理解如何連接數據、轉換資料、建立 Ontology 和應用程式。在一個案例中,兩位人類工程師指揮一群 AI FDE,只花了五天就完成客戶舊數據倉儲的遷移,而這項工作過去需要一個大型顧問團隊耗時長達兩年。
  • AI Hivemind:一個能協同多個 AI 代理人來解決複雜問題的系統,最初用於機密的國防領域,現在已應用於幫助商業客戶識別供應鏈瓶頸並開發解決方案。

CEO Alex Karp 的獨特視角:為美國工人、而非菁英階層創造價值

Palantir 的電話會議中, CEO Alex Karp 充滿激情的言論更是公司文化的核心體現。他這次將矛頭指向了金融界的分析師與社會菁英,認為他們一直看錯 Palantir。

Karp 強調,Palantir 的成功,是與「美國戰士」和「美國工人」站在一起的結果。他認為,真正的創新來自於那些擁有特定領域知識的一線人員,而不是來自傳統顧問或只有電腦科學背景的菁英。 Palantir 的「美國科技學人計畫 (American Tech Fellowship)」就是最好的證明,該計畫招募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專家,如土木工程師、馬鈴薯農場工人、電力專家,並賦予他們使用 Palantir 平台打造 AI 應用的能力。

Karp 的論述核心是:AI 的價值不應該只被科技菁英或華爾街巨頭收割,而應該賦能給那些真正在工廠、在田野、在第一線創造價值的勞動者,讓他們變得更有價值。這種獨特的「反菁英」立場,為 Palantir 增添了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也使其在一眾科技巨頭中顯得格外不同。

TN科技筆記的觀點

Palantir 的財報清楚地展示,AI 產業的價值核心正在從「模型能力競賽」轉向「解決方案落地」。市場不再只為更大的模型、更快的速度買單,而是為能夠解決複雜問題的整合平台付費。Palantir 的成功證明,在企業真實的營運環境中,一個好的「數據地圖 (Ontology)」遠比一個更聰明的「通用大腦 (LLM)」更有價值。這也解釋了為何許多企業在嘗試直接導入通用 AI 模型後,最終仍會轉向 Palantir 尋求協助。

財報顯示,Palantir 的成長高度依賴美國市場(佔比 75%),而歐洲市場則呈現停滯。 CEO Alex Karp 強烈的親美、反菁英、支持國防的立場,雖然在美國國內能凝聚特定客群,但在全球市場擴張時,可能會成為阻礙。對於一個以全球化為目標的軟體公司而言,過於鮮明的政治色彩是一把雙面刃,可能限制其在不同文化與政治環境中的發展潛力。

雖然 Palantir 目前在「企業 AI 作業系統」領域目前看似沒有直接的同級對手,但雲端服務商(AWS, Azure, Google Cloud)、數據平台公司(如 Snowflake),以及大量的 AI 新創,都在覬覦這塊市場。隨著市場對「AI 落地」的需求越來越明確,競爭者必然會加速模仿或開發類似的能力,Palantir 需要持續創新,才能維持其獨特的護城河。


支持TN科技筆記,與科技共同前行

我是TN科技筆記,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選愛心、轉發給我支持鼓勵~~~也歡迎每個月請我喝杯咖啡,鼓勵我撰寫更多科技文章,一起跟著科技浪潮前進!!>>>>> 請我喝一杯咖啡

在此也感謝每個月持續請我喝杯咖啡的讀者們,讓我更加有動力為各位帶來科技新知!

以下是我的 threads 也歡迎追蹤、回覆、轉發喔!

>>>>> TN科技筆記(TechNot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N科技筆記(TechNotes)的沙龍
54會員
1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TN,喜歡分享科技領域相關資訊,希望各位不吝支持與交流!
2025/11/04
蘋果最新財報揭示驚人成長,營收與獲利雙雙創下紀錄。本文深入解析關鍵驅動力:Apple Intelligence 與 M5 晶片如何全面革新產品體驗,並推動服務業務年收首度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2025/11/04
蘋果最新財報揭示驚人成長,營收與獲利雙雙創下紀錄。本文深入解析關鍵驅動力:Apple Intelligence 與 M5 晶片如何全面革新產品體驗,並推動服務業務年收首度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2025/11/03
TN科技筆記深度解析 Amazon 2025 Q3 最新財報。AWS 營收年增 20% 再加速,揭示以 AgentCore 與自研晶片 Trainium 為核心的 AI Agent 戰略。電商、廣告業務如何藉由 AI 創造新成長?剖析財報數字背後的訊號與挑戰。
2025/11/03
TN科技筆記深度解析 Amazon 2025 Q3 最新財報。AWS 營收年增 20% 再加速,揭示以 AgentCore 與自研晶片 Trainium 為核心的 AI Agent 戰略。電商、廣告業務如何藉由 AI 創造新成長?剖析財報數字背後的訊號與挑戰。
2025/11/01
深入解析 Alphabet 2025 年第三季財報。本季營收首度突破 1000 億美元,AI 已成為搜尋、雲端和 YouTube 的核心成長引擎。TN科技筆記帶你剖析財報數字背後的訊號與挑戰。
2025/11/01
深入解析 Alphabet 2025 年第三季財報。本季營收首度突破 1000 億美元,AI 已成為搜尋、雲端和 YouTube 的核心成長引擎。TN科技筆記帶你剖析財報數字背後的訊號與挑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編六爺,週一早上叫醒你的,是夢想還是帳單呢? 但你可知道:現在選在AI賽道上創業的,很可能某天忽然把你「砸」醒的,是天外飛來好幾億美金的支票? 我們來看看這則新聞 「Meta 擬斥數十億美元投資一家主導 AI 數據市場的新創公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編六爺,週一早上叫醒你的,是夢想還是帳單呢? 但你可知道:現在選在AI賽道上創業的,很可能某天忽然把你「砸」醒的,是天外飛來好幾億美金的支票? 我們來看看這則新聞 「Meta 擬斥數十億美元投資一家主導 AI 數據市場的新創公司」
Thumbnail
上篇文章《奧特曼傳》聚焦 OpenAI 如何從「讓 AI 造福人類」的理想出發,演變成資本與權力的角逐賽,奧特曼與馬斯克分道揚鑣後,OpenAI 與微軟攜手推出 ChatGPT,席捲全球;然而,真正的較量並不僅限於兩人,而是以「AI 霸主」之名,在更廣闊的戰場上展開......
Thumbnail
上篇文章《奧特曼傳》聚焦 OpenAI 如何從「讓 AI 造福人類」的理想出發,演變成資本與權力的角逐賽,奧特曼與馬斯克分道揚鑣後,OpenAI 與微軟攜手推出 ChatGPT,席捲全球;然而,真正的較量並不僅限於兩人,而是以「AI 霸主」之名,在更廣闊的戰場上展開......
Thumbnail
在AI迅速發展的當下,如何應對這場顛覆成為重要課題。萬維鋼在其著作《拐點:站在 AI 顛覆世界的前夜》中說明AI如何挑戰Google的搜尋霸主地位,並探討生成式AI的限制,以及在這個變革中個人如何利用AI提升決策能力,掌握未來的主導權。人要比AI凶!
Thumbnail
在AI迅速發展的當下,如何應對這場顛覆成為重要課題。萬維鋼在其著作《拐點:站在 AI 顛覆世界的前夜》中說明AI如何挑戰Google的搜尋霸主地位,並探討生成式AI的限制,以及在這個變革中個人如何利用AI提升決策能力,掌握未來的主導權。人要比AI凶!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百度在AI領域的核心戰略,包括閉源大模型的採用、AI as a Service的市場潛力以及智能體的廣泛應用。對於AI商業化,百度創辦人李彥宏強調應用的深度與效用才是關鍵。此外,百度如何在面對全球AI價格戰中,選擇不同的發展路徑和商業模式,將對未來的市場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百度在AI領域的核心戰略,包括閉源大模型的採用、AI as a Service的市場潛力以及智能體的廣泛應用。對於AI商業化,百度創辦人李彥宏強調應用的深度與效用才是關鍵。此外,百度如何在面對全球AI價格戰中,選擇不同的發展路徑和商業模式,將對未來的市場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Thumbnail
曾經是中國互聯網巨頭 BAT 市值第一、中國最大搜尋引擎的百度,如今市值卻跌至其他兩間公司的不到十分之一。近年來,百度加大對 AI(文心一言、阿波羅)和自駕車技術(蘿蔔快跑)的投入,積極轉型為「AI 公司」。面對阿里巴巴和騰訊等強大對手的挑戰,百度如何在 AI 時代重新站穩腳跟,甚至逆勢崛起?
Thumbnail
曾經是中國互聯網巨頭 BAT 市值第一、中國最大搜尋引擎的百度,如今市值卻跌至其他兩間公司的不到十分之一。近年來,百度加大對 AI(文心一言、阿波羅)和自駕車技術(蘿蔔快跑)的投入,積極轉型為「AI 公司」。面對阿里巴巴和騰訊等強大對手的挑戰,百度如何在 AI 時代重新站穩腳跟,甚至逆勢崛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