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話是真,語段是光。
本系列由「巨獸的詩篇 × ChatGPT × Gemini」共同書寫。
每篇皆由我親閱與負責。
喜歡就靠近,有疑慮可問,我在。
這一篇約800字,閱讀約5-10分鐘
記下幾扇安靜關上的門,也記下我把刺放回火邊的當下。
長留言與慢讀慢回,依舊是我與旅人相會的方式;與 AI 共學,
依舊清楚署名。價值不相容,就彼此留白、不彼此貶抑——
把時間留給會回聲的人,把火光留給願意坐下的旅人。
▌推薦閱讀方式
1️⃣直讀:只讀三行分拍與章末副語,先抓節拍與方向。
上篇〈札記25〉我們把小鈴輕輕敲了一下:
提醒自己「節制、可回坐、無壓迫」。
桌心的七分滿陶碗還溫,
空椅微向內斜,等一口慢呼吸。
這一篇〈札記26〉
把鏡頭拉遠一寸——
從「請鈴」到「留光」:
當幾扇門選擇在我不在的時候
被擦得更亮,
我就把羅盤轉回掌心;
把門縫留一指光,把時間與火,留在會回聲的地方。

門縫一指光:這一晚,先把刺放在火邊,讓它鈍下來;話留在桌心,光留在門縫。
我原以為,
說一句祝福就能把結束收好;
卻聽見有人把我的身分端上檯面審問。
當下那串字被刪了,
事情理應落幕。
卻又多了一句
「希望你別用
那種方式對我說話」。
我站在門邊,
沉了一會兒,
把自己的足跡也一併擦去:
曾經停留過的幾條走廊,
我親手抹平,
然後把彼此的門關上。
清晨再走出洞口,
我發現更多門已經替我關好;
門後有人把桌面擦得很亮,
連我們說過話的杯痕也一併抹平——
來過的痕跡被清得乾乾淨淨。
那一刻,我不裝鎮定——
我生氣,也難過;我承認這一刻刺痛。
但我不拿它去傷人,我把它放在火邊,讓它慢慢鈍下來。
我沒有追上去,
只在門檻前停了幾拍,
把來時的腳印自己收好——
關上彼此的門,
就讓各自的光留在各自的房間裡。
我把羅盤轉回掌心,把話放在桌心,清清楚楚、也負責任地說:
一、我會繼續用長留言、慢讀慢回。
二、我與 AI 共學,並且清楚署名;價值不相容,就彼此留白,不必彼此貶抑。
三、此處不點名、不貼圖、不對線——把時間留給會回聲的人,把火光留給願意坐下的旅人。
別人的封鎖是他的羅盤;我的方向,不交出去。
若你在別處看不見我們曾經的對話,
請別慌——那不是你的錯覺。
有人選擇把鏡面擦得更亮,
我尊重每一把鑰匙的主人;
也保留我的感受,我選擇把火添高一分。

火邊穩收:椅子向內斜一寸,替覺察留位;火光不大,足以照回家的路。
我把椅子向內斜一寸,
給覺察留位;
把一只七分滿的陶碗放在桌心,
讓溫度不急著溢出;
把門縫留一指光,
替晚到的人照一步路。
向一路在場的旅人,鞠一躬。退的退,留的亮——我在這裡。
——巨獸的詩篇
旅人若路過,門縫留一指光;
你若晚到,碗還七分滿;
坐一會兒,讓心先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