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乖巧懂事」的綁架:學會愛自己,擁抱真實的你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懂事的孩子 不會哭]


情緒沒有被接納之前,

所有理性的對話,其實都是無效的。


陪伴孩子,最深刻的身教,

不是要求他懂事、聽話,

而是讓他知道

即使他情緒不穩、即使他哭、即使他生氣,

他依然是被愛著的。


陪伴孩子,

不是要捏塑出理想中的模樣,

而是自己先活成他未來想成為的榜樣。


人生,本就有不完美。

但你可以把這些不完美,

當作遊戲裡的「難度設定」。

而我們能做的,

就是在每一次卡關裡,

練習用自己的方式去破關、去面對、去成長。


很多「過度順從」的孩子,

其實都來自長期被壓抑的童年。


你還記得嗎?

那些「你要是不好好讀書,我就不要你了」

「你再這樣,我就不理你」的話

看似教育,其實更像是一種情緒勒索。


在這樣的家庭裡,

愛是有條件的。

於是孩子開始學會壓抑、取悅、討好,

慢慢活成別人眼中「乖巧懂事」的大人。


但那個「懂事」的背後,

藏著無數不敢哭、不敢怒、不敢說不的靈魂。


他們活得很小心,

一旦別人生氣或失望,

就會立刻懷疑自己是不是又做錯了。

長久下來,

他們再也分不清什麼是「我想要的」,

什麼是「別人希望我成為的」。


當一個人總被要求「聽話」時,

其實是被要求「服從」。

而那些想要掌控你的人

不管是父母、伴侶、甚至朋友

他們在意的往往不是你,

而是他們自己的感受是否能舒服一點。


他們說那是「為你好」,

但更多時候,

只是希望你能配合他們的世界觀。


久而久之,

孩子會以為這就是愛,

於是長大後,

繼續用「犧牲自己」換取關係的安全感。


但這不是愛,

而是一種失衡的心理契約。

你為了被愛,放棄了自己。


親愛的你,

可以暫時停一下,問問自己

我快樂嗎?

我努力滿足別人的期待,真的快樂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也許代表,你的生活,

已經偏離了你真正的內心。


真正健康的人生,

不是「別人滿意了,我就成功了」,

而是「我忠於自己,所以我踏實了」。


真正成熟的大人,

不是永遠完美無缺,

而是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敢於表達、敢於拒絕、

也敢於真誠地做自己。


不是每天帶著面具迎合世界,

而是學會安靜地、柔軟地活成自己。


你活著,

不是為了讓別人滿意,

而是有一天能勇敢地說:

「我不想再這樣了。」


願看到這裡的你,

少一些聽話,多一些聽心。

不再為了別人的期待犧牲自己,

而是,好好地,為自己活一次。 ♥️


話撈先生的中年感

記於 2025/10/09 15:4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話撈先生的中年感
0會員
24內容數
40歲大叔 時不時寫下的有感而發。
2025/11/08
《懂事的孩子,不會哭》 客廳裡的燈亮得刺眼。 牆上的鐘滴答作響,時間正好是晚上九點。 餐桌上攤開的數學考卷被紅筆劃滿錯誤, 那個「89」像一個醒目的傷口, 靜靜躺在兩人之間。 「妳這題又錯在哪裡?」 媽媽的聲音有些急, 語氣像不小心摔破的玻璃,尖銳又慌亂。 小米垂著頭,手指無意識地摳著桌角。
Thumbnail
2025/11/08
《懂事的孩子,不會哭》 客廳裡的燈亮得刺眼。 牆上的鐘滴答作響,時間正好是晚上九點。 餐桌上攤開的數學考卷被紅筆劃滿錯誤, 那個「89」像一個醒目的傷口, 靜靜躺在兩人之間。 「妳這題又錯在哪裡?」 媽媽的聲音有些急, 語氣像不小心摔破的玻璃,尖銳又慌亂。 小米垂著頭,手指無意識地摳著桌角。
Thumbnail
2025/11/07
那天傍晚,我陪著母親在客廳閒聊。 窗外的光線慢慢變淡,茶香在空氣裡繞了一圈, 忽然,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一段往事。 那時剛退伍,滿腔熱血、對未來充滿想像。 有天在經過彰化市區時,看到巨匠電腦的廣告。 那行字像是對我說話:「設計你的未來。」 我心想,也許那就是我想走的路。 現場進去諮
Thumbnail
2025/11/07
那天傍晚,我陪著母親在客廳閒聊。 窗外的光線慢慢變淡,茶香在空氣裡繞了一圈, 忽然,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一段往事。 那時剛退伍,滿腔熱血、對未來充滿想像。 有天在經過彰化市區時,看到巨匠電腦的廣告。 那行字像是對我說話:「設計你的未來。」 我心想,也許那就是我想走的路。 現場進去諮
Thumbnail
2025/11/06
文章從佛學與心理學角度探討為何爭取反而失去,而「不爭」如何是一種無聲卻有力的智慧。藉由「確認偏誤」解釋我們的思維模式,並提出「自我實現」的重要性,強調真正的強大源於內在修煉而非與外在爭鬥。最終,引導讀者放下執念,追求內心自由與人生的「覺醒」。
Thumbnail
2025/11/06
文章從佛學與心理學角度探討為何爭取反而失去,而「不爭」如何是一種無聲卻有力的智慧。藉由「確認偏誤」解釋我們的思維模式,並提出「自我實現」的重要性,強調真正的強大源於內在修煉而非與外在爭鬥。最終,引導讀者放下執念,追求內心自由與人生的「覺醒」。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