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點滴] 髖關節擺位:預防勝於治療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近在治療師的建議下,大寶去看了骨科,X光結果顯示他的髖關節位置不太好,有脫位的風險,需要每三個月定期追蹤。

 

其實過去常聽到戰友們聊到髖關節的議題,我總想著孩子還小、應該沒那麼快脫位,沒想到這次的結果讓我必須開始正視它。

 

這段期間我做了許多功課,也與大寶的治療師討論,最後決定幫他買了swash髖關節支架,先練習睡覺時穿戴;同時也積極尋找適合的站立架,希望他在家也能練站,幫助他的髖關節維持在正確的位置,避免惡化到需要手術。

 

今天有幸參加了多重障礙協會舉辦的「髖關節擺位課」,由非常專業的包韻宜老師主講。包老師不僅講解髖關節擺位的理論和操作手法,還教家長如何在家裡日常照顧中實踐。

 

此外,現場還找來上合勤、康揚等知名輔具廠商,帶來許多款特製輪椅與站立架,讓孩子們現場體驗,彷彿一場小型輔具展,兩個小時的課程收穫滿滿。

 

以下是我整理本次上課的筆記,以及過去治療師給予的一些建議,提供給有需要的家長參考。

 


一、髖關節的構造與發展

髖關節屬於「球窩關節」(ball-and-socket joint),顧名思義就是球狀的骨頭(股骨頭),嵌入一個像棒球手套的淺窩(髖臼)。全身上下只有兩個關節屬於這個結構——肩關節與髖關節


剛出生的髖臼其實是比較平的,需要靠股骨頭不斷「撞擊」形成弧度。如果沒有形成這個弧度,就會出現髖關節脫位的問題。


(引用自包韻宜老師上課簡報)

(引用自包韻宜老師上課簡報)


要確定是否脫位,必須請小兒骨科醫師照 X光確認。醫師通常會以兩種擺位(腳伸直、腳打開)拍攝。

 


二、腦麻孩子與髖關節問題

腦性麻痺的孩子因為站得少,加上異常張力高,股骨頭容易被往上拉,導致髖關節脫位風險增加。

根據研究,大約有 50% 的腦麻孩子會出現髖關節脫位的問題,尤其自主活動能力越低的孩子,脫位機率越高。

老師強烈建議,腦麻孩子每年至少一次定期照X光追蹤髖關節發育狀況。

 


三、如何判斷與處理脫位

簡易檢查方式

觀察小孩是否有「長短腳」,當股骨頭被往上拉,脫位那隻腳通常會比較短。

可讓孩子平躺

  1. 雙腳踩地、橋式的姿勢
  2. 雙腳彎曲、膝蓋 90 度

觀察雙腿高度是否相同。若有「長短腳」現象,就可能是髖關節脫位。

何時需要手術

若孩子原本會走路,因為脫位而不能走,就需要手術;

若脫位造成極度疼痛,甚至連換尿布都痛,也需要手術介入。

 


四、日常照護與擺位重點

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為了預防脫位,重點在於 24 小時髖關節外展——無論是躺、坐、還是站,都要維持雙腿外展的姿勢。

(引用自包韻宜老師上課簡報)

(引用自包韻宜老師上課簡報)


坐姿

  • 頭、肩膀、骨盆在同一直線。
  • 可使用特製輪椅擺位椅。特輪的胸檔與胸帶協助軀幹穩定。側支撐維持髖外展。若有夾腿的情形,可加裝分腿器。
  • 避免W 型坐姿,會造成髖關節內轉、容易脫位。

 

站姿

  • 站立才能讓身體「承重」,幫助股骨頭撞出髖臼的凹面。
  • 站立架時,腳至少要打開 60 度
  • 像騎腳踏車這類活動雖有運動,但骨頭沒有真正承重。

 

原本大寶在學校練站時,腳沒有開到60度,因此我也把這個資訊告訴學校治療師,請她協助調整站立架的角度

原本大寶在學校練站時,腳沒有開到60度,因此我也把這個資訊告訴學校治療師,請她協助調整站立架的角度


躺姿:

  • 睡覺時最好仰睡、正躺,維持對稱姿勢。
  • 睡覺時可以穿Swash 支架,或者用書檔、枕頭等自製DIY輔具,讓孩子的軀幹在正位,髖關節維持打開。

 

抱姿:

  • 永遠要讓孩子雙腳打開,孩子可以跨坐在大人腿上,或者張腿坐在圓筒上。

 


五、結語

 

課程最後,包老師提到他剛創立了 「24 小時擺位及姿勢管理推廣協會」,希望讓更多照護者了解「預防勝於治療」,正確的日常擺位,比事後開刀矯正更關鍵。就算手術後,也要持續做好擺位與姿勢管理,才能避免再次脫位。

 

對我們這些家長而言,這條路或許漫長,但每一次正確的擺位、每一場練站練坐的日常,都是在為孩子的未來,默默累積力量。

只要能幫助孩子維持良好的髖關節狀況、避免未來承受手術之苦,這些努力都值得!





我的孩子三個月大時,因為被保母兒虐,因而有了一輩子無法復原的腦傷。這段與眾不同的育兒經歷,讓我流了不只一公升的眼淚,也灌溉出「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這個秘密花園。


希望我的經歷能帶給在痛苦中的人們一些勇氣,如果有問題想詢問我,或是單純想給我支持和鼓勵,都歡迎與我聯繫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的沙龍
62會員
53內容數
前半生堪稱順遂,直到孩子在保母家遭受嚴重腦傷,才體會到人生的苦悲。 希望用文字寫下走過幽谷、迎向光明的心情點滴,賦予這段歷程更正向的意義。 聯絡信箱:FlyWithRW@gmail.com
2025/07/20
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卻遲遲下不了筆,因為其中的每一字每一句,對我都是心如刀割。 沒能保護好孩子,是我一輩子永遠的痛。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提高大家對受虐性腦傷的認識。對寶寶的脆弱多一分理解、對照顧者多一分警覺,也許悲劇就不會再發生。 什麼是受虐性腦傷? 受虐性腦傷是最嚴重的
2025/07/20
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卻遲遲下不了筆,因為其中的每一字每一句,對我都是心如刀割。 沒能保護好孩子,是我一輩子永遠的痛。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提高大家對受虐性腦傷的認識。對寶寶的脆弱多一分理解、對照顧者多一分警覺,也許悲劇就不會再發生。 什麼是受虐性腦傷? 受虐性腦傷是最嚴重的
2025/05/29
凡是長期帶鼻胃管小孩的家長,一定會遇到困難的抉擇:要不要開胃造口? 自從大寶開了胃造口後,有好幾位讀者來信詢問關於胃造口的問題,希望我們家小孩開胃造口的歷程,能夠幫助到正在猶豫中的家長。 常見QA: 為什麼決定開胃造口? 胃造口優缺點? 手術要全麻嗎?住院多久? 長管及鈕扣型的差別?
2025/05/29
凡是長期帶鼻胃管小孩的家長,一定會遇到困難的抉擇:要不要開胃造口? 自從大寶開了胃造口後,有好幾位讀者來信詢問關於胃造口的問題,希望我們家小孩開胃造口的歷程,能夠幫助到正在猶豫中的家長。 常見QA: 為什麼決定開胃造口? 胃造口優缺點? 手術要全麻嗎?住院多久? 長管及鈕扣型的差別?
2025/05/01
大寶自從去年九月開了胃造口,我便開始了每週兩次準備副食品的日子。能夠透過料理傳遞滿滿的愛,讓我感到難以言喻的幸福。 這一篇來分享我覺得好用的工具們,希望能幫助到需要頻繁製作泥狀食物的家庭,也期待有一天,大寶能用嘴巴嚐到媽媽料理的味道!
Thumbnail
2025/05/01
大寶自從去年九月開了胃造口,我便開始了每週兩次準備副食品的日子。能夠透過料理傳遞滿滿的愛,讓我感到難以言喻的幸福。 這一篇來分享我覺得好用的工具們,希望能幫助到需要頻繁製作泥狀食物的家庭,也期待有一天,大寶能用嘴巴嚐到媽媽料理的味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腦不是無敵多工機,當認知負荷過高就會卡住。與其自責,不如學會辨識高負荷任務、拆解步驟、安排順序。這篇文章教你用分流技巧重新分配大腦資源,提升效率、遠離思緒壅塞。
Thumbnail
大腦不是無敵多工機,當認知負荷過高就會卡住。與其自責,不如學會辨識高負荷任務、拆解步驟、安排順序。這篇文章教你用分流技巧重新分配大腦資源,提升效率、遠離思緒壅塞。
Thumbnail
自從在家門外練走之後,不認識的鄰居都上門來了。 首先就是一個鄰居來推薦吃長昕攜鈣素CAM生活餐,據說對骨骼很好,他還秀出他身上骨折與開刀傷口給我看,說多有用又多有效果都癒合了,(不是呀!本來就會癒合的好嗎!)原來我媽早就有喝過,上網查了一下沒看到什麼重要資
Thumbnail
自從在家門外練走之後,不認識的鄰居都上門來了。 首先就是一個鄰居來推薦吃長昕攜鈣素CAM生活餐,據說對骨骼很好,他還秀出他身上骨折與開刀傷口給我看,說多有用又多有效果都癒合了,(不是呀!本來就會癒合的好嗎!)原來我媽早就有喝過,上網查了一下沒看到什麼重要資
Thumbnail
迷信巧合也好,對號入座也罷,總之也是印證了。 忽然想起二月份時公司部門在KTV聚餐,其中一個同事幫大家算塔羅,我抽了12張牌代表每個月,解牌時ㄧ張ㄧ張從一月解到12月,從三月到八月的牌都解釋我在工作上有種停止不動的意思,當下我很疑惑因為我覺得工作上完全
Thumbnail
迷信巧合也好,對號入座也罷,總之也是印證了。 忽然想起二月份時公司部門在KTV聚餐,其中一個同事幫大家算塔羅,我抽了12張牌代表每個月,解牌時ㄧ張ㄧ張從一月解到12月,從三月到八月的牌都解釋我在工作上有種停止不動的意思,當下我很疑惑因為我覺得工作上完全
Thumbnail
Photo by caca, Sabah 常與隔壁床友家屬聊天,總是非常投機的有很多話題可以聊,床友疑似心理或精神上的疾病而影響進食,不吃東西也把藥吐光光讓家屬ㄧ個頭兩個大,相當辛苦,只能盡所能的分享些資訊鼓勵他要好好加油,當然我每天積極復健也讓他跟著一起努力了起來,可能也感覺到了我差不多要出院的
Thumbnail
Photo by caca, Sabah 常與隔壁床友家屬聊天,總是非常投機的有很多話題可以聊,床友疑似心理或精神上的疾病而影響進食,不吃東西也把藥吐光光讓家屬ㄧ個頭兩個大,相當辛苦,只能盡所能的分享些資訊鼓勵他要好好加油,當然我每天積極復健也讓他跟著一起努力了起來,可能也感覺到了我差不多要出院的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除了鼓勵多下床與復健之外,每天護理師都會詢問進度狀況,並給予新任務讓你積極面對,今天必須排便及坐上輪椅。 麻醉過後基本上都會造成便秘,每天三餐給的藥都有軟便藥,運動量不足情況下只能多喝水多食蔬果,排便這檔事算是一個關卡,當你解放後每天身心都更自在些,紙上談兵簡單,實務操作又是一回事,稍有便意時得趕
Thumbnail
除了鼓勵多下床與復健之外,每天護理師都會詢問進度狀況,並給予新任務讓你積極面對,今天必須排便及坐上輪椅。 麻醉過後基本上都會造成便秘,每天三餐給的藥都有軟便藥,運動量不足情況下只能多喝水多食蔬果,排便這檔事算是一個關卡,當你解放後每天身心都更自在些,紙上談兵簡單,實務操作又是一回事,稍有便意時得趕
Thumbnail
在舒服的床上躺久了都會不舒服,尤其是醫院的病床,不隨時翻翻身很容易把皮膚壓壞成褥瘡。骨科的床算是相較之下較乾淨的,因為很少病患從骨科離世的,但也還是能感覺到床上累積的病氣,所以多下床別躺著會比較舒服。 病房唯一一張厚重的木椅是這段時間的好幫手,下床都得靠它扶著站立著,坐著它時能清楚感覺到脊椎歪了,
Thumbnail
在舒服的床上躺久了都會不舒服,尤其是醫院的病床,不隨時翻翻身很容易把皮膚壓壞成褥瘡。骨科的床算是相較之下較乾淨的,因為很少病患從骨科離世的,但也還是能感覺到床上累積的病氣,所以多下床別躺著會比較舒服。 病房唯一一張厚重的木椅是這段時間的好幫手,下床都得靠它扶著站立著,坐著它時能清楚感覺到脊椎歪了,
Thumbnail
緩緩從恢復室睜開眼,只見護理師拍拍我告知手術結束囉~推回病房路上依舊昏沉想睡,稍微檢視一下包紮傷口處,是開在大腿側邊位置偏低,感覺傷口可能才10公分左右,整隻左腳麻藥還在,摸起來都沒有知覺,冰袋敷著也一點感覺都沒有,在不知不覺中又疲倦的睡著了。 醒來後還不能移動,先進行些微流質飲食,喝點水與茶碗蒸
Thumbnail
緩緩從恢復室睜開眼,只見護理師拍拍我告知手術結束囉~推回病房路上依舊昏沉想睡,稍微檢視一下包紮傷口處,是開在大腿側邊位置偏低,感覺傷口可能才10公分左右,整隻左腳麻藥還在,摸起來都沒有知覺,冰袋敷著也一點感覺都沒有,在不知不覺中又疲倦的睡著了。 醒來後還不能移動,先進行些微流質飲食,喝點水與茶碗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