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製作管灌副食品跟一般副食品沒什麼不同,一樣營養均衡,也一樣有著媽媽的愛,差別只在於為了方便管灌,必須把所有食物混和攪打成泥。
大寶自從去年九月開了胃造口,我便開始了每週兩次準備副食品的日子。能夠透過料理傳遞滿滿的愛,讓我感到難以言喻的幸福。
繼上一篇分享如何計算副食品的熱量,這一篇來分享我覺得好用的工具們,希望能幫助到需要頻繁製作泥狀食物的家庭,也期待有一天,大寶能用嘴巴嚐到媽媽料理的味道!
製作管灌副食品的作法:
Step 1:食物秤重後放入調理機,加點水攪打成泥(關於如何測量各類食物的份量,可參考這篇)
Step 2:食物泥以濾網過篩,濾掉大顆粒,以避免灌食時塞管
Step 3:分裝到保鮮盒,隔天要吃的放冷藏,其餘放冷凍

製作管灌副食品的好用工具:
1.馬力夠強大的食物調理機
可別小看食物打成泥這檔事,起初我用家裡的果汁機打,結果打完後還有超多殘渣沒辦法過濾,只好丟掉,好多食物都浪費了。
經過戰友指點,才知道原來要用那種可以磨豆漿的食物調理機,馬力和刀片才夠將食物打成細緻的泥。
因此,後來買了「Nikko日光全營養調理機」,雖然價格不便宜也很佔空間,但只要攪打2分鐘,就可以輕鬆打成細緻的食物泥,連牛肉這種筋比較多的食物都不是問題,方便多了!

2.副食品分裝盒 & 食品保溫罐
每次做副食品都是大工程,所以不能太頻繁,我大約一週做2次,每次做6~8餐。
每週做2次的優點,是冰箱固定會有兩種不同的食物泥,可以讓他中餐和晚餐不要重複。
雖然大寶可能不知道也不介意,但我還是希望有點儀式感,算是媽媽小小任性的堅持吧!
當時一口氣買了12個樂扣的副食品分裝盒,將食物泥分裝,隔天要吃的放冷藏,其餘放冷凍。
吃飯前用電鍋或微波爐加熱,因為蓋子有排氣孔,所以加熱時不需要把蓋子移走,很方便。
另外,如果要帶小孩外出,外面不方便加熱食物,可以準備食物保溫罐,出門前將副食品加熱好裝入,屆時就可以直接餵食。
我的孩子三個月大時,因為被保母兒虐,因而有了一輩子無法復原的腦傷。這段與眾不同的育兒經歷,讓我流了不只一公升的眼淚,也灌溉出「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這個秘密花園。
希望我的經歷能帶給在痛苦中的人們一些勇氣,如果有問題想詢問我,或是單純想給我支持和鼓勵,都歡迎與我聯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