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卻遲遲下不了筆,因為其中的每一字每一句,對我都是心如刀割。
沒能保護好孩子,是我一輩子永遠的痛。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提高大家對受虐性腦傷的認識。對寶寶的脆弱多一分理解、對照顧者多一分警覺,也許悲劇就不會再發生。
什麼是受虐性腦傷?
受虐性腦傷是最嚴重的一種兒童虐待,發生的原因是當照顧者的情緒失控,在沒有護住寶寶脖子的情況下,「重複」且「多次」劇烈搖晃及撞擊寶寶頭部,就會造成他腦出血及嚴重腦傷。
受虐性腦傷最常發生在2~4個月的寶寶身上,致死率高達25%,而幸運存活下來的寶寶,很高機率一輩子都將面臨包含發展遲緩、失明、癱瘓、癲癇等永久的後遺症。
受虐性腦傷的成因?
受虐性腦傷的搖晃力道必須十分強烈,強烈到相當於成人在車輛中被重複撞擊,因此,這種傷害不會發生在普通玩耍,連寶寶從150公分高處掉下來,也不會有這麼嚴重的傷害。
根據影片紀錄,施虐者通常在沒有護住頭的情況下,抓住嬰兒的胸部、 上臂、頸部猛烈搖晃, 時間從幾秒到10~15秒不等,每秒猛烈搖晃2~4次。
我和先生是新手爸媽,事情發生後,我們曾擔心會不會在安撫時,不小心搖晃到寶寶的頭?直到兒科醫生告訴我們,一般人根本不可能、也做不出這麼劇烈的搖晃,只有出於惡意,才會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嬰兒,做出如此嚴重的傷害,所以不會是我們造成的,要我們放心。
受虐性腦傷的症狀?
受虐性腦傷的外觀可能毫無異狀,因為施虐者可能將寶寶摔在柔軟的床墊上,或只是劇烈搖晃他,因此不會有瘀青或骨折等外傷。
臨床表現包括:活動力下降、食慾不佳、嘔吐、嗜睡⋯等,也很容易被診斷為輕微感冒或腸胃炎。
我的小孩當初即是如此,前一晚從保母家接他回來時外表一切正常,只是比較嗜睡、奶量比平常少,以為是輕微感冒,萬萬沒想到這其實是受虐性腦傷的症狀。隔天晚上,他的狀況急速惡化,嗆奶窒息OCHA送醫急救,經過一系列檢查後,才發現保母虐待的真相。
至今我和先生仍會難過,沒有在第一時間發現異狀時,就將孩子送醫檢查,也許事情就會不一樣。
沒有監視器畫面,怎麼確定是受虐?
寶寶不會說話,保母家也沒有監視器,要證明寶寶遭受虐待十分困難。這時,醫療專業的檢查及診斷成了關鍵。
「顱內出血」和「視網膜出血」,是受虐性腦傷的兩個重要表徵。
🧠顱內出血:透過「電腦斷層」檢查,醫生可以觀察寶寶腦部是否有不同時期的新舊出血,若有,寶寶很有可能遭受多次搖晃或撞擊,高度懷疑兒虐。
👁視網膜出血:「眼底攝影」可以檢查視網膜是否出血。因為寶寶的脖子還沒硬,受到劇烈搖晃或外力時,眼睛後方的血管容易破裂造成出血。若發現視網膜上有多層、不同時期的出血,一樣會高度懷疑兒虐。
我的孩子被檢查出有硬腦膜下出血及雙眼、多層視網膜出血,符合受虐性腦傷的特徵,因此經過台北馬偕醫院及台大兒少保護中心的診斷,皆表示高度懷疑為兒虐導致的創傷。
在台灣,每年都有上萬起通報兒虐的案件,受虐性腦傷的發生率,其實比我們想像還要高。
很遺憾,我就是那個萬中選一的幸運兒。
將這段可怕的遭遇寫下來,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更多人認識「受虐性腦傷」的成因、症狀和診斷,如果你懷疑孩子有不明原因的異狀,請勇敢尋求醫療協助,你的直覺可能正是孩子最重要的保護。
衷心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環境中,平安、健康地長大。
資料來源:
- 臺灣兒科醫學會《受虐性腦傷防治建議》
- 受虐性腦傷之陷阱-實證醫學之觀點(作者:夏紹軒、李恩沛2024.4)
我的孩子三個月大時,因為被保母兒虐,因而有了一輩子無法復原的腦傷。這段與眾不同的育兒經歷,讓我流了不只一公升的眼淚,也灌溉出「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這個秘密花園。
希望我的經歷能帶給在痛苦中的人們一些勇氣,如果有問題想詢問我,或是單純想給我支持和鼓勵,都歡迎與我聯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