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昨天寫大坪國小溪底分班,感嘆好好的校舍如今草比人高的荒廢,讓我馬上想到另一所更是淹沒在竹叢荒草的校舍,找了好久的硬碟才找到這所,永定國小光明分校。
在尋訪永定國小(#889)時得知她有一所分校已經裁廢。
記得那天詢問學校老師也沒得結果,只好在網路上找資料,結果還是無所得,以「永定國小」、「光明分校」或是「分班」查詢都沒結果。
皇天不負苦心,竟然在永定國小紀念司令台「綠森堡」的大事記中尋得蛛絲--1974年光明分校遷建「共成橋」邊。原以為這是關鍵字,但是輸入「共成橋」根本沒有圖資和資訊,但卻意外在某山友2021年的石碇環狀登山路記錄中看到資料,他有經過這光明分校,才讓我有了約略的地點。
那天週三下午請了假就奔去。
國5下106市道後找到山友出發的三才靈芝農場,但我因為沒有裝備,不可能跟隨他的GPS路線走,因為要越溪攀嶺,只好看他的地圖找到大概的地點停車尋找。

土地公左側過去就是共成橋,紀念碑在右邊
學校的資料「共成橋」後來才發現是在1930年興建的一座水泥簡易拱橋,橋側有一座土地公廟,廟邊有紀念石碑,而學校就在廟後方,目前已然掩沒在竹林芒草裡,雖然土地公廟前有水泥小徑,但在外只能隱約可視。

勇敢的徒手穿過這比人高的雜草
校舍只有一棟水泥建築,一間教室配上一間廁所和茶水間,目前窗破門崩,留有黑板和風琴及散落的書本,姑婆芋、水厥、芒草和竹林、藤蔓已然成了她的夥伴,毫無人跡和動物蹤跡。

土地公廟後方竹林深處隱約的校舍

穿過叢草才看到的校舍遺跡
立校之時,這邊是礦業、林業發達的地方,居民絡繹於途,未免娃奔波三公里多外的永定國小,政府就一位老師在此設立分校,隨著產業沒落、人口外移,降格為分班,最後剩一位小娃在籍之後,終是裁撤。
教室目前現況(拍攝於2022年6月)
進入校舍要經過一段叢草,越過後發現身上也給芒草割了小口子,我沒有感覺痛,因為心底比較疼,每每探索這樣的窮鄉僻壤的廢校,即使是像眼前只有一棟教室的分班,當年的政府都不吝在國力維艱的經濟狀況下,為國民教育付出,不論管事單位還是來此任教的教師,精神和眼光都卓然可佩。

一間教室,還有一間廁所
反觀一甲子後的當今政府,卻是斤斤計較、錙銖必計的算計所謂的教育成本,何等愚癡和短見,國之強盛乃是靠每個國民的民智素質,國民素質也是從國民教育培養開始,重高教、輕國教一直都是這偏頗天平的國家教育算計,這社會哪能企求與日提昇?
校舍這邊臨永定溪,雜草甚多,我走一段路過共成橋,往前無法行,草已蔓過小徑,蚊蟲甚多已不堪擾,只好回身上邊的大路。

地圖上沒有圖資,紅X處就是教室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