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有錢人每天都會讀點心理學
作者:麥凡勒
出版社:布拉格文創社
出版日期:2025年6月

工作場合中的形形色色
1、不準時的人
大部分的人,與人有約,都會考慮到赴約前可能會遇到一些狀況,所以通常會掌握時間,提前出門,以求準時赴約。而常遲到的人通常心裡呈現:「我一點也不想出席這次的會議,我會那議題一點也不感興趣」,或是有其他自以為是的正當理由,通常都是因為心理因素,才會遲到。而生活在社會上,一定要做到「守時」。
2、過於規矩的討人厭
屬於規矩型的人,做事速度往往較緩慢,因為他處處小心謹慎。這種人使事不會馬虎也不會半途而廢,,頗得他人信任。然而,過分規矩的人,辦公桌永遠收拾得乾淨異常,有條不紊。文具用品必定放在固定位置,不能有絲毫的錯位,他們離開座位之際,若有人借用其紙或筆,即使用完仍放回原位,那些人返回仍能察覺出異動,而且還會不悅地問:「誰動我的動西了?」他們都有點「強迫觀念」,不做這些「強迫行為」就會坐立不安。
這種情形,主要是看公司文化。一般公司裡的薪水階層人土,大部分都具有積任感,工作尚未完,即使已到下班時間也會把手邊的工作完成,讓工作告一段落才感安心。然而趕在準時下班的人,通常缺代對企業的歸屬意識,認為只要做完份內事,就很了不起。
4、拒絕上學與不想上班的人
如果工作環境過分嚴酷,則有可能讓人產生消極抗議的行動。但通常拒絕上學或不想上班的人,都是在「逃避」。
5、頻頻對人訴說身體不好的人
常人對病人總懷有較寬大的胸襟,往往大地滿足其請假的要求。然而常常故意提及病情或者故意向他人展示體檢報告,通常是在搞心理戰,希望不要給我過多的工作,造成我的工作負擔。一天到晚以身體狀況為訴求的人,有朝一日身體真的變得糟,人家也會在心底想著「又來了!」而不會真正去關心他。
6、輕率介紹朋友的人
(1)通過介紹他人之舉,來滿足內心裡好管閒事的衝動。
(2)希望讓他人以為自己面子大,有信用,到處行得通。
通常輕率交到的朋友,都無法走得很長久!
7、最大的敵人乃是自己
老是介意他人對自己評論的人,周圍的人並不是他的敵人,他最大的敵人乃是他自己本身。
8、別讓新規則謀殺舊規則
在工作中,制定工作規則時,最好事先與下屬充分地詳細商議,以期獲得彼此均容易接受的結果。擁有權力者,不能隨心所欲說變就變,變革首先應以團隊的默許為原則,即充分溝通,如此才會往好的地方前進。
9、到處發名片的人
想了解一個人,我們通常可通過與這個人頻繁的接觸來進行,待對其人品有概括性認識之後,自然就會產生了適當的評價,而喜歡遞名片的人認為,職業、學經歷等背景,就整於是一個人的一切(身分表徵),因此只有相互交換名片,了解對方的背景,他自才會產生「證實對方身分」的安心感。這些人在評價他人的時運用的標準往往是職業和職務。
10、會再三叮嚀的上司
有些上司在交待過須辦事項之後,又會在下屬離去時從背後叫住他們,換一種方式(口吻)再度傳達相同的意見,或是表示另外又想到了其他待辦事務等等,這就是所謂叮嚀型的人。
此種叮嚀內容可分為兩種
(1)僅以不同方式重複相同內容,並無多大意義。
(2)多加叮嚀的內容,雖與原先意思較為接近,但也頗重要。
第一類:需要進行反覆叮嚀才會安心。
第二類:因關鍵之處沒有說出來,必定心中不安,於事離開前會再次叮嚀
11、面面俱到非關民主
所謂「高處不勝寒」,身處於高階主管時,往往都是孤獨的。會議中以「民主作風」為名義,僅僅洗耳恭聽他人意見的上司,實質上是想刻意逢迎屬下,企圖產生共鳴,而讓自己從孤獨的狀態中解放出來。真正優秀的領導人,應該是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在恰當的時機說出恰當的話,把會議導向促進企業發展和協調的方向。
12、盛氣凌人的懦弱者
斥責下屬成性的人,可分以下兩種類型
(1)、是為維持自己權威而斥責他人
(2)、是凡事若未能按自己的想法去辦,他們就會無法忍受,除了慎怒之外,也會鬱積於心
通常這種人,其心理往往都是格外地懦弱。
13、漠視下屬發言的上司
通常處於以下四種心理狀態
(1)、上司自己心中已經具有結論,再無餘裕接納除此之外的意見
(2)、認為發言沒講到重點
(3)、參加會議的下屬,其發言過早的涉及了目前尚不宜透露之事
(4)發言者的意見OK,為了能傾聽其他人的意見,便暫時漠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