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貝倫全球綠色工業化宣言】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當綠色工業化被寫進全球制度設計的下一章

2025 年 11 月 14 日,COP30 的貝倫依舊濕熱、擁擠、充滿混雜的熱帶氣息。

但在藍區的一個部長級會議室裡,一場看似平靜、卻可能改寫十年後全球產業地圖的發佈,正悄悄發生。

各國部長、國際組織、多邊開發銀行、產業協會與研究機構聚在一起,正式推出:

Belém Declaration on Global Green Industrialization

貝倫全球綠色工業化宣言

— launched on 14 November 2025.


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份帶著方向性的制度訊號。

一、它的來歷:不是突然冒出的,而是一路走來的必然

這份宣言,是過去幾年國際間一步步往「工業轉型」靠攏的結果:

COP26(Glasgow):Breakthrough Agenda,要各國協同行動。

COP27(Sharm El-Sheikh):開始明講「實體經濟的落實」。

COP28(Dubai):提出 Industrial Transition Framework,把工業轉型搬上主舞台。

2025/7 維也納 GGID 對話:第一次明確提出「Global Green Industrialization Pact」。

COP30(Belém):把這些累積真正寫成一份「宣言」。

我喜歡把這視為:

從目標 → 機制 → 系統 的自然進化。

氣候行動已經走到一個階段,

不處理工業、供應鏈、技術與金融的底層設計,光談排放是沒路可走的。

二、這份宣言要做的三件事

① 把「綠色工業化」變成全球的共同語言

宣言一開頭就說得非常直接:

如果重工業不減碳、清潔科技不擴散,巴黎協定的氣候目標完全無法達標。

這是把過去幾年大家「都知道但沒人說破」的事寫進文件。

② 把 Global South 放在制度設計的中心

這份宣言多次強調:

accelerating action in the Global South.

這不是安慰詞,也不是政治正確,

而是承認:

  • 再生能源潛力
  • 關鍵礦產
  • 製造與人口紅利
  • 新工業化的可能性

其實很多都掌握在全球南方。

真正的轉型,不可能沒有南方國家的技術、土地、勞動力與創新參與。

③ 用制度把「碎片化的合作」綁在一起

這份宣言最大價值之一,是宣布要建立:

  • 一個由 UNIDO 主持的秘書處
  • 一個跨國 Oversight Group
  • 與 COP Troika 連動的政治領導
  • 與 Global Stocktake 對齊的年度檢視機制

它不是增加一個新倡議,而是把原本散落的努力收束成一套「可協調、可追蹤、可落地」的架構。

一句很像我會說的話:

制度設計不是文件,而是信任的工程。

有人負責、有地方集合、有節奏可跟,才會真的發生。

三、未來的方向:我會特別觀察的五條線

1 低碳產品的「全球標準化」必然會發生

鋼鐵、水泥、鋁、化工……

低碳認證與互認機制勢必開始推動。

2 再生能源與儲能會迎來供應鏈的第二輪重組

尤其關鍵礦產與電池技術。

3 Climate Finance 將走向「工業轉型投資」

新興市場的工業升級基金會變多。

4 技術合作關係會重新被定義

從技術輸出/import,變成共研(co-development)。

5 Global South 從受助者 → 共同設計者

這是全球工業化敘事的典範轉移。

四、我的個人論點:這是一場「正效益 × 三重底線 × 結構調整」的集體實驗

站在貝倫現場,我真切感受到——

這份宣言不是告訴我們「世界要去哪裡」,

而是提醒我們:世界已經在往那裡走了。

而它最關鍵的不是字句,而是:

  • 誰願意參與制度建構
  • 誰能提出可行的產業路徑
  • 誰能跨國合作
  • 誰能把金融、技術、人才整合出一套正效益模型

這也是我長期倡議的:

「以資本驅動三重底線」

——讓產業升級、社會利益與自然系統同時前進。

台灣如果要在這場全球工業轉型中站穩位置,

問題已經不是「要不要做」,

而是:

我們要成為規則接受者,還是規則共同創建者?


這份宣言,是一個新的起點。


📎 原始資訊出處

UNIDO 官方新聞稿(宣言於 2025/11/14 發佈)

COP30 官方藍區部長級活動資訊(10:30–12:00,宣言正式啟動)

宣言全文 PDF(Belém Declaration on Global Green Industrialization)

https://www.unido.org/news/leaders-unite-launch-belem-declaration-global-green-industrialization-cop30?fbclid=IwdGRleAOEolJleHRuA2FlbQIxMQBzcnRjBmFwcF9pZAo2NjI4NTY4Mzc5AAEeP2H1XyHw-nVIgowqa1PSIHmA6c6awWmJNIjgg4FU1TPeI8F5IBWi3MoeBZo_aem_itjc5CzFpfoywinuvitwuA


#COP30 #BelemDeclaration #GreenIndustrialization #SustainabilityInAction #GlobalSouth #IndustrialTransitio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限維度Infinity Space
2會員
37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個人網站! 在這裡,我邀請您走進三個充滿分享與靈感的空間。 「無限維度」的專業分享空間 「光行者」的身心靈修行空間 「生活映像」的攝影創作空間 每一個空間都承載著我對生命與事業的熱愛與探索,展現了自我不同層面的分享與體悟❤️。
2025/11/13
在濕熱的貝倫,我看到 COP30 的核心正在改寫: 公正轉型從理念變成制度(BAM)、適應與韌性被推上 C 位、資訊誠信成為新的治理基礎,而「人」重新回到氣候治理的中心。 這裡正在把「承諾」變成「行動」;也把「行動」變成「連結」。
Thumbnail
2025/11/13
在濕熱的貝倫,我看到 COP30 的核心正在改寫: 公正轉型從理念變成制度(BAM)、適應與韌性被推上 C 位、資訊誠信成為新的治理基礎,而「人」重新回到氣候治理的中心。 這裡正在把「承諾」變成「行動」;也把「行動」變成「連結」。
Thumbnail
2025/11/11
巴西貝倫 COP30 會議以「Nature COP」為主題,強調將自然、生態與人重新納入氣候治理核心。開幕式風格務實,UNFCCC執行祕書強調落實承諾而非新增承諾。美國雖缺席開幕,本文記錄現場觀察,指出「Nature COP」的目標是讓人類重歸自然一部分,制度設計需加速、增強信任與連結。
Thumbnail
2025/11/11
巴西貝倫 COP30 會議以「Nature COP」為主題,強調將自然、生態與人重新納入氣候治理核心。開幕式風格務實,UNFCCC執行祕書強調落實承諾而非新增承諾。美國雖缺席開幕,本文記錄現場觀察,指出「Nature COP」的目標是讓人類重歸自然一部分,制度設計需加速、增強信任與連結。
Thumbnail
2025/11/07
在 1.5 °C 之後,真正的挑戰不再是承諾,而是制度。 COP30 被稱為「Nature COP」,焦點從目標設定轉向行動落實。 我將以藍區觀察員與綠區展館主責人雙重角色前往巴西貝倫,聚焦《巴黎協定》第六條──檢視全球碳市場與非市場機制能否真正落地,讓每一噸減量都可信、可驗證、可長久。
2025/11/07
在 1.5 °C 之後,真正的挑戰不再是承諾,而是制度。 COP30 被稱為「Nature COP」,焦點從目標設定轉向行動落實。 我將以藍區觀察員與綠區展館主責人雙重角色前往巴西貝倫,聚焦《巴黎協定》第六條──檢視全球碳市場與非市場機制能否真正落地,讓每一噸減量都可信、可驗證、可長久。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