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考、實事求是、解讀與分析來自各個管道的所有資訊,這個能力是重要關鍵。」── 卡利・契夫南(Kari Kivinen)
在芬蘭赫爾辛基的這所中學裡,學生們除了單純的學術知識,還會學習「如何鑑別假消息」,而上面提到的契夫南,就是學校的校長。

▲ 卡利・契夫南(Kari Kivinen)
他們在美術課中學習圖像的意義是如何被操縱、歷史課中分析政治宣傳手法、國文(芬蘭文)課時研究文字排列組合的奧秘。
而且,這並不是這所學校的特點,早在芬蘭於2014年遭遇俄羅斯的假新聞攻擊後,便推出了一系列的策略,而將「批判性思考」作為課綱中跨學科的核心元素只是其中一環。
而這些政策也成功讓芬蘭在2019年的「媒體素養指數」統計中,以78的高分位居榜首,成為35個國家中「最能抵禦假消息影響」的國家。
那說了這麼多,作為平凡人,到底該怎麼做呢?
其實也很簡單,只需要「多懷疑一點、多查證一下」就足夠了。
尤其是在傳統媒體不再壟斷資訊、人人都能發表言論的現代(包括你現在看到的這篇文),反思、懷疑、查證永遠都是最樸實且有效的方法。
不敢說你能藉此參透世間真理,但至少不會那麼容易就被人唬住。
不過,這並不是要你去質疑這世上的一切,畢竟生活嘛,沒必要搞的那麼辛苦,只是在面對重大決策(像投票)時,如果可以,最好還是多查證、思考一下。
最後附上契夫南校長希望學生在面對新資訊時,能提出的問題:
- 這個資訊由誰製造,為什麼?
- 這個資訊在什麼地方發布?
- 這個資訊真正想表達什麼?
- 這個資訊的目標受眾是誰?
- 這個資訊的依據是什麼?
- 這個資訊是否有證據支持,或只是某人主觀意見?
- 這個資訊可以在其他地方得到驗證嗎?
共勉。
---
P.S.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留言以及分享,這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這篇文章。
P.P.S. 打個廣告,如果你想看到更多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這隻帳號,除了不會漏掉我的文章,也可以讓我很開心,可謂是雙贏阿~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