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依賴AI恐失獨立思考能力?馬斯克預言手機時代終結引發的深思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 馬斯克帥照一張

▲ 馬斯克帥照一張


最近在科技圈最炸裂的話題莫過於馬斯克在訪談中預言「apple所打造的智慧型手機時代將會結束」了。


他認為再過幾年,AI就會徹底改變生活,人類將不再需要藉由手機等硬體來與機器、程式互動,在未來,AI可以即時的理解、生成用戶想要、需要的內容,並解決問題。


當然,他自己的公司也是在搞這個的,所以由他自己說出口可能有點「畫餅」屬性,不過,這個新聞倒是讓我想起更早之前,麻省理工學院曾發表的一項研究。


主題是「太過依賴生成式AI、將大腦『外包』,將會對大腦帶來負面影響」。


內容也很簡單,團隊找了三批人,分別用不同條件要求他們在4個月內撰寫多篇文章:


1.使用ChatGPT輔助

2.只能使用傳統的搜尋引擎(如Google)輔助

3.純靠大腦思考


結果,長期依賴AI的那批人,在要求「親力親為」寫作時,他們的表現完全不像練了4個月的「老手」,反而更像沒碰過的「新手」,大腦的連結性也顯著下降。


因為這批人只是AI資訊的「搬運工」,文章確實生出來了,但沒半個字進入過他們的大腦。


在這群人當中,甚至還有高達83%無法準確引用幾分鐘前他們(主要是AI)寫出的句子,而純靠自己的大腦的那批人中,這個比例只有11%。


可見如果把思考「外包」出去,對人類帶來的負面影響遠比我們想的嚴重。


但馬斯克卻表示:「未來我們將讓AI深入每個人的生活,重新定義人類與軟體的互動方式。」


這下好了,不僅「思考」外包了,未來連動動小手的「行動」都被外包了,人類只要負責呼吸就好了,AI要考慮的事情就很多了。


看似很爽很輕鬆,實際上反而更「不自由」。


因為當你徹底喪失獨立思考、行動的能力,就會成為「資訊」的奴隸,換句話說,誰可以「控制資訊」,誰就可以「控制你」。


更何況現在就已經沒什麼在運動了,未來連動動小手都不用,這下真的要變成「四肢簡單、頭腦也簡單」的人了(笑)


不過,雖然我講了一整篇AI的缺點,但我其實沒有那麼排斥AI,甚至可以說我蠻支持的,畢竟真的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讓做事更高效,也降低了很多領域的入門門檻。


只是技術再好依然不能「濫用」,正如科技公司總在談什麼產業「護城河」,我覺得人類本身也是需要「護城河」的。


保持獨立思考與行動的能力,或許就是人類面對AI時最後的一道防線。


如果連這些都拋棄,那馬斯克暢想中的烏托邦可就要變成末日廢土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留言,分享,這可以讓讓更多人看到這篇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祐的知識冰箱
1會員
15內容數
小知識|碎念|自我成長|日常反思
阿祐的知識冰箱的其他內容
2025/11/09
近年來,生小孩的門檻似乎越來越高,網路上「沒錢別生」的論點也引起廣泛討論。本文探討了為何現代社會對「養小孩」的要求,包含經濟、心靈及環境都與過往大不相同,並重新思考「幸福人生」的真正定義,以及父母能為孩子提供的最重要價值。
Thumbnail
2025/11/09
近年來,生小孩的門檻似乎越來越高,網路上「沒錢別生」的論點也引起廣泛討論。本文探討了為何現代社會對「養小孩」的要求,包含經濟、心靈及環境都與過往大不相同,並重新思考「幸福人生」的真正定義,以及父母能為孩子提供的最重要價值。
Thumbnail
2025/11/06
你是否曾納悶葉問的英文名「Ip Man」為何而來?其實它源自於粵語的諧音。本文將深入探討「Ip Man」名稱的來源,並揭露電影中與真實葉問的差異,包含他的本名、外型,以及電影中「打十個」情節的真實性。
Thumbnail
2025/11/06
你是否曾納悶葉問的英文名「Ip Man」為何而來?其實它源自於粵語的諧音。本文將深入探討「Ip Man」名稱的來源,並揭露電影中與真實葉問的差異,包含他的本名、外型,以及電影中「打十個」情節的真實性。
Thumbnail
2025/10/30
學校真的像監獄嗎?本文探討法國哲學家傅柯的「紀律社會」理論,剖析學校與監獄在時間安排、空間設計、行為規範等方面的驚人相似之處。更進一步解析18世紀普魯士如何透過「義務教育」塑造國家所需的「順從」公民,並呼籲讀者應以批判性思維看待學校規範,而非盲目接受。
Thumbnail
2025/10/30
學校真的像監獄嗎?本文探討法國哲學家傅柯的「紀律社會」理論,剖析學校與監獄在時間安排、空間設計、行為規範等方面的驚人相似之處。更進一步解析18世紀普魯士如何透過「義務教育」塑造國家所需的「順從」公民,並呼籲讀者應以批判性思維看待學校規範,而非盲目接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如果說上一篇 Vivi 的分享為我們點燃了「從需求出發」的火花,那麼 Peggy 的分享,則是給了我們一張如何讓這火花燎原的精細地圖。 同樣是為了解決工作效率問題而與 AI 協作,Peggy 卻將這段旅程拆解得如同專業的軟體開發專案,其嚴謹的階段劃分與「精益求精」的精神,讓我印象無比深刻~
Thumbnail
如果說上一篇 Vivi 的分享為我們點燃了「從需求出發」的火花,那麼 Peggy 的分享,則是給了我們一張如何讓這火花燎原的精細地圖。 同樣是為了解決工作效率問題而與 AI 協作,Peggy 卻將這段旅程拆解得如同專業的軟體開發專案,其嚴謹的階段劃分與「精益求精」的精神,讓我印象無比深刻~
Thumbnail
最近我再次點開了之前購買的「2025 生成式 AI 年會」講座回放,沉浸在講者 Vivi Chen 的分享——「用 AI 解鎖我的跨域新篇章」。 這不只是一場技術分享,更像一場思維啟發,Vivi 的經驗深深觸動了我,讓我看見了 AI 如何從一個冰冷的工具,化為解決真實痛點、拓展個人邊界的最佳夥伴
Thumbnail
最近我再次點開了之前購買的「2025 生成式 AI 年會」講座回放,沉浸在講者 Vivi Chen 的分享——「用 AI 解鎖我的跨域新篇章」。 這不只是一場技術分享,更像一場思維啟發,Vivi 的經驗深深觸動了我,讓我看見了 AI 如何從一個冰冷的工具,化為解決真實痛點、拓展個人邊界的最佳夥伴
Thumbnail
AI雙面人:你的超神副駕駛 vs. 你的秘密思考夥伴 過去,我們把機器當成工具,它只會聽話執行指令,像是幫你打字、算帳。後來,它進化成助理,能幫你安排會議、過濾郵件,稍微有點主動性。但現在,隨著生成式AI的崛起,人機關係迎來了全新的第三階段—「協作者」!
Thumbnail
AI雙面人:你的超神副駕駛 vs. 你的秘密思考夥伴 過去,我們把機器當成工具,它只會聽話執行指令,像是幫你打字、算帳。後來,它進化成助理,能幫你安排會議、過濾郵件,稍微有點主動性。但現在,隨著生成式AI的崛起,人機關係迎來了全新的第三階段—「協作者」!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的誤解與心理投射,指出AI並無自主意識,其輸出取決於輸入數據與設定參數。人們對AI的信任感,反映出對人際信任度的下降。真正值得擔憂的並非演算法,而是人性與制度的缺陷。臺灣的AI輿論政治化傾嚮明顯,媒體的立場選擇性呈現壓縮了公共討論空間。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的誤解與心理投射,指出AI並無自主意識,其輸出取決於輸入數據與設定參數。人們對AI的信任感,反映出對人際信任度的下降。真正值得擔憂的並非演算法,而是人性與制度的缺陷。臺灣的AI輿論政治化傾嚮明顯,媒體的立場選擇性呈現壓縮了公共討論空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通過【資策會 - 生成式AI能力認證】的心得,包括證照價值評估、備考資源、使用的AI工具及方法、研讀與應考感受等,並提供個人製作的ChatGPT模擬考GPTs與相關連結,歡迎參考看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通過【資策會 - 生成式AI能力認證】的心得,包括證照價值評估、備考資源、使用的AI工具及方法、研讀與應考感受等,並提供個人製作的ChatGPT模擬考GPTs與相關連結,歡迎參考看看!
Thumbnail
從AI聊天機器人發出反猶言論、到假冒名人進行投資詐騙,再到YouTube不得不管制低質AI影片──這些案例說明一件事:當AI越來越會說話、會「產出」,我們反而要越懂得辨別、控管與問責。今天三則新聞,從道德、資安到內容品質三方面切入,逐一揭示生成式AI「產能強」背後的三個危機。
Thumbnail
從AI聊天機器人發出反猶言論、到假冒名人進行投資詐騙,再到YouTube不得不管制低質AI影片──這些案例說明一件事:當AI越來越會說話、會「產出」,我們反而要越懂得辨別、控管與問責。今天三則新聞,從道德、資安到內容品質三方面切入,逐一揭示生成式AI「產能強」背後的三個危機。
Thumbnail
本文淺顯地說明圖像生成式 AI 的原理:與文字生成有何不同,又是怎樣透過 Diffusion Model 反覆「修圖」,才能生成出清晰的圖片,逐步講解圖像生成的核心邏輯。旨在讓非技術背景的讀者也能快速理解這項 AI 關鍵技術,適合對 AI 應用有興趣但不熟悉原理的入門讀者閱讀。
Thumbnail
本文淺顯地說明圖像生成式 AI 的原理:與文字生成有何不同,又是怎樣透過 Diffusion Model 反覆「修圖」,才能生成出清晰的圖片,逐步講解圖像生成的核心邏輯。旨在讓非技術背景的讀者也能快速理解這項 AI 關鍵技術,適合對 AI 應用有興趣但不熟悉原理的入門讀者閱讀。
Thumbnail
🦖 寶寶吉拉科技日報 🦖 | 2025年4月10日 歡迎來到今天的《寶寶吉拉科技日報》!我們將為您帶來2025年4月10日的最新科技動態,涵蓋AI投資、推理模型風險、政治與科技交織、醫療健康創新以及AGI發展等熱門話題。每一篇報導都包含豐富內容、摘要、原始連結以及對未來趨勢的洞察。讓我們一起探
Thumbnail
🦖 寶寶吉拉科技日報 🦖 | 2025年4月10日 歡迎來到今天的《寶寶吉拉科技日報》!我們將為您帶來2025年4月10日的最新科技動態,涵蓋AI投資、推理模型風險、政治與科技交織、醫療健康創新以及AGI發展等熱門話題。每一篇報導都包含豐富內容、摘要、原始連結以及對未來趨勢的洞察。讓我們一起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