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斯克帥照一張
最近在科技圈最炸裂的話題莫過於馬斯克在訪談中預言「apple所打造的智慧型手機時代將會結束」了。
他認為再過幾年,AI就會徹底改變生活,人類將不再需要藉由手機等硬體來與機器、程式互動,在未來,AI可以即時的理解、生成用戶想要、需要的內容,並解決問題。
當然,他自己的公司也是在搞這個的,所以由他自己說出口可能有點「畫餅」屬性,不過,這個新聞倒是讓我想起更早之前,麻省理工學院曾發表的一項研究。
主題是「太過依賴生成式AI、將大腦『外包』,將會對大腦帶來負面影響」。
內容也很簡單,團隊找了三批人,分別用不同條件要求他們在4個月內撰寫多篇文章:
1.使用ChatGPT輔助
2.只能使用傳統的搜尋引擎(如Google)輔助
3.純靠大腦思考
結果,長期依賴AI的那批人,在要求「親力親為」寫作時,他們的表現完全不像練了4個月的「老手」,反而更像沒碰過的「新手」,大腦的連結性也顯著下降。
因為這批人只是AI資訊的「搬運工」,文章確實生出來了,但沒半個字進入過他們的大腦。
在這群人當中,甚至還有高達83%無法準確引用幾分鐘前他們(主要是AI)寫出的句子,而純靠自己的大腦的那批人中,這個比例只有11%。
可見如果把思考「外包」出去,對人類帶來的負面影響遠比我們想的嚴重。
但馬斯克卻表示:「未來我們將讓AI深入每個人的生活,重新定義人類與軟體的互動方式。」
這下好了,不僅「思考」外包了,未來連動動小手的「行動」都被外包了,人類只要負責呼吸就好了,AI要考慮的事情就很多了。
看似很爽很輕鬆,實際上反而更「不自由」。
因為當你徹底喪失獨立思考、行動的能力,就會成為「資訊」的奴隸,換句話說,誰可以「控制資訊」,誰就可以「控制你」。
更何況現在就已經沒什麼在運動了,未來連動動小手都不用,這下真的要變成「四肢簡單、頭腦也簡單」的人了(笑)
不過,雖然我講了一整篇AI的缺點,但我其實沒有那麼排斥AI,甚至可以說我蠻支持的,畢竟真的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讓做事更高效,也降低了很多領域的入門門檻。
只是技術再好依然不能「濫用」,正如科技公司總在談什麼產業「護城河」,我覺得人類本身也是需要「護城河」的。
保持獨立思考與行動的能力,或許就是人類面對AI時最後的一道防線。
如果連這些都拋棄,那馬斯克暢想中的烏托邦可就要變成末日廢土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留言,分享,這可以讓讓更多人看到這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