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感覺又忙又累?你可能不是不努力,而是「內在系統」需要升級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昨天半夜,我收到一位高階主管朋友的訊息。

「我真的快撐不住了。」

他說這句話時,人還在公司,退回員工的簡報已經是當天第六次。

身為部門主管,他不是不努力,而是累到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我能力不夠?是不是我反應太慢?是不是我不適合帶人?」

我看著訊息,只覺得熟悉。每個走到管理職的人,都有一段「覺得自己快崩潰」的時期。

但後來我才明白——拖垮人的往往不是工作,而是不懂得「更新自己的系統」。 

你不是不努力,而是用「舊系統」跑「新責任」

前陣子我輔導一位行銷總監 Sharon。她的人很聰明、執行力超高,可她的團隊卻越來越不敢跟她合作。原因只有一句:「她說話太直接了。」

會議裡她常一句「這邊邏輯不通」,讓新進同仁臉色發白;但會議後,她又會買飲料給大家,說:「辛苦了啦,你們真的做得很好。」

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她不是壞人,只是她的「溝通系統」停在個人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的版本。

當責任變大、戰場變複雜,領導方式卻沒更新,自然會開始內耗。

我跟她說:把你的系統從表現「自己」換成「團隊」。她聽完沉默很久,後來完全改變了她的帶人方式。 

真正把人累垮的,是這些「看不到」的卡點

  • 卡點一:情緒處理停留在「自責模式」

很多主管的 OS 是:「我是不是不夠好?是不是我害團隊失敗?」

但這種自我攻擊只會讓人越做越沒力。其實你需要的不是更努力,而是更溫柔地管理自己。

  • 卡點二:時間管理停留在「火燒屁股模式」

一天 10 小時都在救火,卻沒有一小時真正產生價值。你不是不勤奮,而是缺少一個能看清「真正產出在哪」的系統。 

  • 卡點三:語言習慣停留在「自我貶損」

「我這部分可能不夠好…」

「我再努力看看…」

「我怕我搞砸…」

你以為是謙虛,其實那是你在不斷削弱自己的專業存在感。

  • 卡點四:責任心強,但「邊界」太弱

很多主管太習慣當「最後接招的人」。團隊沒接好,他幫忙補洞。流程卡住,他去扛。

大家都覺得他很可靠,但他自己快累死。你不是不會授權,而是沒更新「授權系統」。

 讓你變強的不是拼命,而是這 6 條「新系統」

1. 用「嘴甜心硬」取代刀子嘴

批評前先肯定成果,不同意也用平靜語氣。不是討好,而是讓團隊保持可持續運作。

2. 用「三色標記」讓努力變得更聰明

每天結束前,把事項分成:

  • 綠色:高價值
  • 黃色:必要流程
  • 紅色:消耗、低產出

連續三週後,你會驚訝自己省下的能量。

3. 禁用自我貶損語句

把「我不擅長」改成:「我正在強化 XX 能力。」你的語言,就是你的內在設定檔。

4. 鍛鍊「最後一人」思維

不是把所有責任都扛,而是:每個決定都知道自己為什麼選它。這是成熟領導者的底層能力。

5. 為大腦保留一段「現實逃逸區」

不工作、不精進、不學習。單純讓思緒離開 KPI。最具創造力的想法,常在這裡出現。

6. 把健康升級成你的「核心競爭力」

力量訓練、早睡、固定休息。不是生活方式,而是你的續航系統。

成熟的管理者,都在做一件事:溫柔更新自己的內在系統

你以為你缺的是能力、效率、紀律。

但真正讓你走得更遠的,是——在高壓環境下,還願意好好對待自己。

能管理好自己的人,才真正有資格被稱為管理者。

📌 你現在最想為自己升級哪一項系統?

A|用「嘴甜心硬」取代刀子嘴

B|開始用三色法復盤今天

C|每天給自己 30 分鐘「自由時刻」

D|訂一個健康小目標(例如 11 點前睡)

👉 在留言區告訴我,我會來為你加油。

👉 如果你也正在覺得累、覺得被掏空、覺得想重新開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一位你心裡惦記的人。我們一起慢慢修復,一起把生活過回自己手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2.5K會員
669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11/20
職場人的疲憊,部分來自工作,更多源自心神不寧的「內耗」。通過「心流保護區」對抗分心,用「正念沈浸」找回休息,設置「雜念收納器」清空思維,你將能重拾專注力,提升工作效率,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2025/11/20
職場人的疲憊,部分來自工作,更多源自心神不寧的「內耗」。通過「心流保護區」對抗分心,用「正念沈浸」找回休息,設置「雜念收納器」清空思維,你將能重拾專注力,提升工作效率,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2025/11/20
職場人的疲憊,部分來自工作,更多源自心神不寧的「內耗」。通過「心流保護區」對抗分心,用「正念沈浸」找回休息,設置「雜念收納器」清空思維,你將能重拾專注力,提升工作效率,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
2025/11/20
職場人的疲憊,部分來自工作,更多源自心神不寧的「內耗」。通過「心流保護區」對抗分心,用「正念沈浸」找回休息,設置「雜念收納器」清空思維,你將能重拾專注力,提升工作效率,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
2025/11/19
職場上的內耗常常來自我們對工作的處理方式。通過四大低內耗心法——願景錨定、深度專注、能量充電和升級思維,你可以有效減少內心的焦慮,提升職場效率,成為一個更有活力的領導者。讓我們一起放過自己,重拾職場的高效與平衡。
Thumbnail
2025/11/19
職場上的內耗常常來自我們對工作的處理方式。通過四大低內耗心法——願景錨定、深度專注、能量充電和升級思維,你可以有效減少內心的焦慮,提升職場效率,成為一個更有活力的領導者。讓我們一起放過自己,重拾職場的高效與平衡。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