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在一些學生演講場合,我為了鼓勵同學創作,我會抬出「故事手藝人——編劇」的收入,振奮大家。
台灣院線片編劇,一部片劇本合理價應該是50-80萬。中國電影劇本價以前會說是台灣價再乘5倍250萬,但事實上沒有這麼多,近年也越來越差,只是喊出來還是很迷人。
以上我說的是合理情況,只是當不合理的情況多了,不合理也變成合理了。
編劇:故事手藝人
這幾年中國盛行的網劇/網路電影劇本,價碼又比上述更差。話雖如此,但如果劇本能成案開拍,一人獨拿,怎麼比都比小說版稅收入高多了。是截然不同等級的產業收益。
而在難易度上,我不覺得編劇與小說有誰比誰難得多,它們各有難處,只是面向與適應的問題,所以並沒有編劇一定比小說家厲害這回事,完全沒有。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既然同樣是寫故事,為什麼我不寫可以賺50萬的劇本,而要寫只能賺5萬的小說呢?
編劇跟寫小說一樣是「寫故事」,並沒有高下之分。Photo source:
pixabay
每一個寫故事的人也許都曾想過,要如何才能入行當編劇,進到那好像有點神秘的小圈圈?
這時候一定要先給大家一個觀念,一部劇本50萬是一個蠻理想的數字,不算高,但沒有那麼容易拿到。
編劇就是故事手藝人,手藝人是賣技術的人,跟藝術家不太一樣。藝術家可以自由發揮、追求自己的美感。但手藝人是接客戶訂單來做生意,客戶雖然找上你是因為欣賞你的手藝,但你終歸還是要按照他的訂製來創作。
編劇面面觀
先不論你的心態面與技術面,最直接就有一個接案上的問題:
客戶如何知道你的手藝很好?甚至如何知道你有開張做生意呢?
這件故事工藝品可不是幾千元、幾萬元的事,而是可能要花到幾十萬,甚至百萬的紙上工程。你要客戶如何有信心把預算壓在你身上,卻不擔心你可能搞砸?
客戶為了避免遇人不淑的情況,通常寧可找有些聲譽、口碑、作品的資深編劇,所以50萬這個基礎數字,並不是人人拿得到的,而是指這些編劇。
如果你還是個素人編劇,沒有案源、沒人知道你。這時候,你就需要加入一個團隊。最上面的老師也好、導演也好、公司也好,都已經有了一塊響亮的招牌,所以可以接得到不錯的案子,你在下頭幫忙寫,也可以分到一些報酬,只是中間轉了幾手、拆潤幾次,到你手上還剩下多少,這可就不一定囉。
這也是大多數編劇的狀態。
最慘最慘拿個萬把元,卻被凹了幾乎整齣戲的也聽過(這還不包括白寫的)。沒辦法誰叫你還沒有口碑與品牌,只好做些別人轉包再轉包的生意。
這也是為什麼每年一堆編劇入行,但隔沒幾年又會陸續離開,能熬到有品牌的編劇其實跟成為知名作家的難度不遑多讓,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如何成為一個編劇
如果我這樣說都沒有讓你打退堂鼓,那我們就說說哪些方式可以成為一名編劇。
- 相關劇本/戲劇科系畢業
這是最直接的道路,許多資深編劇/導演都有在大學兼課,如果你很願意寫劇本,多跟老師混熟,常拿本給老師指點,表達想當編劇的心。他的公司有編劇缺很可能就會讓你試試,或者幫你轉介給其他同業。
只可惜,我讀過一個資料,韓國自2012年起已經成立超過30個編劇相關科系,台灣顯然還不夠蓬勃。但沒關係,我們還有第二條路。
- 報名民間編劇班
舉凡三立/民視/華視等電視台與協會每年都會固定
開班,常常是大堆頭的講師群,先不論成效,光是人脈就瞬間打通不少。步驟大致跟上面的「路線一」相同,實力+勤寫+肯吃苦,可能結業後馬上被網羅進編劇組中,當個編劇助理,編起八點檔/連續劇,等待某天參與的劇能掛上你的名字。
這是非本科系學生,最直接有效的入行方式。
民間編劇班,是很多人入行最簡單的方式。Photo source:
pixabay
- 參加劇本比賽獲獎
有可能你是天縱奇才,在沒聽老師上課學劇本的情況下,自學寫作投稿得獎,像塊璞玉瞬間被評審或業內人士認識,同樣接上「路線一&二」,進入了沒有自己名字的編劇團隊,燃燒生命寫稿。
每年文化部都有
優良電影/電視劇本獎,微電影盛行後其他劇本獎也不少,每年BenQ也都有
電影小說獎,得獎路徑比起以前變多了,但這只是一個曝光機會+證明實力,仍不保證能被網羅。
再重複那三要素:實力+勤寫+肯吃苦。缺一不可。
- 直接應徵編劇工作
人力銀行、外包網上面一搜索,編劇職缺其實不少,類型也多,有些需要資歷,有些卻可能講明不需要經歷,只要文筆流暢、愛說故事。有的可能編劇還要兼製片再兼粉專小編,條件五花八門。
這當然是一個超快速的管道,但在你無資歷無作品的情況下,能拿到的報酬肯定也很有限,搞不好根本是個沒有名字、被壓榨的寫手。你同樣是要慢慢熬,再伺機累積實力/作品/人脈一舉跳槽或獨立接案。
- 從其他領域跨界
從相近職位跨過去的也不少,你可能是劇組的場記、製片、燈光、攝影等等工作人員,找到機會遞上自己的本,或者只是導演/製片朋友之類的,他知道你有在寫,就近看看你寫得如何,滿意的話再請你合作,近水樓台先得月。
有時候名人做什麼都比較方便,當你有名氣,就很容易有跨界嘗試的機會。像
九把刀,小說優則編與導,小說跨編劇本身已是常態,中國網路小說家轉編劇更是一堆。像中國也有歌手
薛之謙跨行編劇,或是歌手/演員
劉若英也跨界編劇。這條路線有些無心插柳,應該是最難刻意創造的。
以上五種方式,幾乎就是編劇入行的所有方法了;我可以用三個字總結,那就是:認識人。
若真的有志於編劇工作,「認識人」絕對是繞不開的一關。Photo source:
pixabay
找到那個能給你案件,或者有在媒合案子製作的人,他可能是製片/製作人、可能是導演、可能是資深編劇,或是任何開發籌拍戲劇的人(頭銜多元)。
讓他認識你,也認同你,願意找你配合,你就有案子寫了(錢多少先不論)。
所以難免有人戲稱,編劇這行業是需要有人「牽猴仔」幫你摸到門路,才有機會入行,投入團隊(無論專職或特約),然後慢慢熬、持續寫,直到能獨立接案的那一天。
所以除了故事技術面之外,編劇還是首要累積作品、累積合作經驗、認識好的貴人,能長期發案的貴人。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是王牌編劇(除非你家很夠力,像OOO),編劇這條路,每個人都是從三四線開始慢慢熬起,跟每一個職場工作者都一樣,必須從基層開始打拼。
說穿了就是這樣。持續常駐你桌面的文件檔、持續打字、持續思索故事吧。
從來,無論編劇或小說家,我們都跟世界上每一個工作者一樣,一樣卑微,也一樣偉大。靠著每一個細碎的累積,堆疊出讓人讚嘆的成就啊。
封面圖片來源:李洛克提供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