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劇本寫作:創作和創業其實沒有差那麼多

關於劇本寫作:創作和創業其實沒有差那麼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要把劇本寫作當成志業,
絕對不是只有把創意寫出來那麼簡單。

編劇出身的美國知名製片人John Wells這樣說:

「我會希望當時的我知道,寫作就像學一種樂器,你得先練個四五年才不會覺得彆扭,花個十年才能算是學會。」(《急診室的春天》製片人,摘自『超棒電視影集這樣寫』)


你一定要想辦法一直寫,一直讀,一直看片,
比較一下自己的作品和你喜歡的好作品有什麼差別,
才能慢慢知道『怎麼寫適合你』『如何寫會好看』。

千萬不要覺得寫出了兩千字的概念就成為創作者了;
甚至手上有三篇一萬字的大綱和小說都不太重要。
因為創作和創業其實沒有差那麼多——

從想法到實現,從商業模式到如何變現,
從執行到管理,從開發客戶到面對金主;
每一個步驟都必須親力親為,慢慢突破。
兩千字的概念大概就只等同於想到公司名稱,
三篇一萬字的『檔案』就只是三個未實現的商業模式而已。

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現實就是如此殘暴。

以下我將用自己的經歷來說明,
成為鞭具、靠筆吃飯的歷程,
如何像創業一樣不只超難,成功率還低於百分之一。


【編劇還是寫手?你到底是什麼?】

這個疑問對很多新手編劇來說可能是一道無解的謎。
我想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解釋:

當你有名氣的時候你就是門面品牌,簡稱編劇老師。
當你沒名氣的時候你就是製造廠商,簡稱代筆寫手。
兩者的差別就和蘋果or三星跟鴻海的關係差不多。
(如果不知道我在說什麼請愛用估狗)

同理可證,製造業做到一定程度也是可以變品牌的。
到最後大家都知道某些東西是你寫的即使沒有放名字
這種事情在業內很常見,請不要感到意外或不平。

不掛名基本上也不影響你的製造業品牌提升,
當寫手也可以當到一集十萬RMB的程度,
累積到某個時刻要轉成門面品牌當然也會容易許多。

在這行,『累積』真的很重要。
手上的想法和作品越多,就越有競爭力,
所以要靠寫作吃飯,一直寫才是唯一的方法。

我個人從13歲就開始寫作投稿,
以詩和小說的形式得過幾個文學獎;
因為非科班出身,而且沒有背景後台,
所以仍然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當了三年寫手。

這段期間當然也有試著寫自己的作品,
但因為當時實在太嫩太弱,
雖然都已經寫過了總數三十萬字的小說,
還是不懂劇本和其他文體之間的巨大差異,
結果連輔導金和優劇都沒有沾到邊。

但回過頭來要我總結的話,我覺得:
製造業的寫手路線比直接做品牌容易太多了。

簡單來說:這世界上的蘋果跟三星一共能有幾個?
如果背後沒有富爸爸的話,我們要怎麼超越他們?
難道你的才華比蘋果還值錢?
但是代工需求隨便來個疫情就有可能重新洗牌——

總之,想當職業編劇寫就對了。
寫完了,有很多管道可以發表,想辦法讓人看見。
或者多交朋友,跟導演製片試著工作看看,
先不要管什麼錢或署名。

對於想當編劇的各位新人,我會建議:
寫到你寫不動為止再來看看你累積了多少東西

從這點來說,我個人觀點認為:
有些喜歡創作的朋友們可能對『作者性』
或是『智財權』的要求有點偏高。

也不是說這樣不好,創作者本該有所堅持;
但是這種想法對萬中取一的天才有用,
對其他人來說就真的是自討苦吃。

你看過開餐廳前三個月還沒打平就在靠腰的人嗎?

我再往下問一個問題:
你看過比寫劇本門檻更低還能不打卡領錢的白領工作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有』,那我建議你直接轉去那行。

就像我曾經聽過這樣的問題:
「哪一個職業的新手就可以賺到高收入?」

如果你找得到這份工作而且可以馬上開始,
我建議你趕快轉去那行,
不要再想從事編劇相關工作否則你的人生會過得很痛苦。

人類情緒中最難以承受的就是『後悔的感覺』。
如果你有更好的選擇,
我強烈建議不要把『當編劇』作為選項,因為——

編劇的職業路線是一個充滿挫折與後悔的無盡深淵。

即便做到『老師等級』的知名編劇,
還是會在許多時刻面對無盡的後悔與挫折。

相信我,事實一定就是這樣。

對亞神來說是,對華語圈的編劇來說也是。
如果真的很想要維持『作者性』,
我更建議你寫小說或是把編劇當副業。
而且在這個時代還有更簡單的方法——

直接開個粉絲專頁開始發表。
基本上粉絲專頁的發表時間會保護你的智財權,
你直接在上面寫劇本也可以。

反正那是你的空間,你可以全權掌控——
因為沒有領錢所以不用對任何人負責就是最自由的創作。
寫到能領錢或是有人來買IP的那天你就成功了。

有人可能會問:「那我投稿得獎弄創投不行嗎?」
「為什麼一定要隨意發表,好像創意不值錢一樣?」

這種問題我就這樣簡單回答:

能靠寫字吃飯的誰沒得過幾個獎,
才華只是門票沒有才華請你直接轉行。

如果有發現什麼別的路線可以直接飛上去當知名編劇的,
我會說那真的不是大部分人可以參考的方式——

一開始創業就想學習微軟或蘋果是很危險的。

再回到剛剛的問題。如果你的答案是『沒有』——
你覺得做編劇是你人生最好的選擇了,
那麼我會建議你走兩種路線:

《一人公司親力親為路線》

把自己當成一人公司的老闆,Founder兼CEO,
不但要研發,要執行,要找錢,要銷售,
還要維持人脈和尋找市場破口。
你的創意和劇本將是你的研發草圖,

努力去認識人和銷售自己吧!

別忘了過程中繼續不斷地寫,
因為累積很重要,不管是劇本還是人脈的累積,
都是要看準目標,每天去執行的事。

《股票投資風險分配路線》

有接觸股市的人都知道,高風險才有高報酬,
但不要隨便拿自己百分之百的財產去賭高風險標的,
否則一旦事與願違,連東山再起的機會都沒有。

靠寫作吃飯是個高風險高報酬的職業;
其中寫小說的風險又高於編劇,
當主創的風險又高於寫手。

這樣排列下來,我相信你就懂了:
如果想維持作者性就顧好本業用其他時間慢慢寫劇本。

無論哪條路線,最終的結論都是一樣的:
想當鞭具寫就對了——

唯有先拿著幾個好的作品在手上,
才有可能帶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臉書粉專:【想當鞭具寫就對了

avatar-img
黃嗣軒的沙龍
56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嗣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是一個可以『只靠編劇維生』的人。但是對我來說,我從高中就開始寫字賺錢,寫到今天算一下也有二十年整——從踏入編劇這行到可以『維生』,(而且只是維生,不是存錢)仍然是花了五年以上的時間。把這個講在前頭是因為我想再說一遍:想靠編劇維生不是開玩笑的難。因為你的創意在變成一個好劇本之前根本不值錢。
刑偵破案劇。一個全世界都供不應求,永遠有觀眾在翹首期盼的劇種。尤其在美劇CSI出現之後,鑒識科學加刑偵破案的組合猶如炸雞要配啤酒一樣瞬間流行了起來;法醫和鑒識專業幾乎成了影劇中最不怕失業的兩種人才。同樣承襲這個經典組合,四月底上線的台劇《誰是被害者》雖有優異的外貌,骨子裡卻是一場拼接成的龐氏騙局。
兩個18歲高中男生,一個是網紅,一個想破處。一個表面大膽輕浮但內心虛無,一個笨拙善良卻不懂人情世故;再加上一個永遠都「I got nothing to lose」、每件事都不管死活一定幹到底豁出去的腦殘胖妹。他們三個人和一具屍體擠在一台廂型車裏,走上破處被破處和不知道為什麼要破處的青春公路之旅...
Aaron Sorkin。社群網站,賈伯斯,魔球。 白宮風雲,新聞編輯室。金像獎,金球獎,艾美獎。  想當編劇的話, 很難不認識江湖人稱「亞神」的知名鞭具亞倫索金。  然而,知名鞭具之所以知名絕不只靠才華和運氣。我將透過拆解易智言先生對於『大綱怎麼寫』的論述,來傳達我在產業中多年的寫大綱心得。
想做到任何厲害的事,自律都很重要。 但要怎麼達成自律的習慣,卻是非常見仁見智。  就跟創業界流行的一句話一樣—— 成功是無法複製的。 自律的方式也無法複製。 作為一個自僱多年的寫作者,兩個原則想告訴大家:1.設定大目標容易導致挫折不如設定小目標好。2.一但感覺自己在浪費時間就要重新審視生活。
這兩天網路上有個句子很紅: 「不要談什麼天分、運氣,你需要的是一個截稿日,以及一個不交稿就打爆你狗頭的人,然後你就會被自己的才華嚇到。」——查理·布洛克(英劇《黑鏡》編劇) 作為一個靠寫作吃飯好幾年的人,我同意嗎? 我不同意。 才華跟運氣真的不重要嗎?天分跟才華又有什麼差別?
我是一個可以『只靠編劇維生』的人。但是對我來說,我從高中就開始寫字賺錢,寫到今天算一下也有二十年整——從踏入編劇這行到可以『維生』,(而且只是維生,不是存錢)仍然是花了五年以上的時間。把這個講在前頭是因為我想再說一遍:想靠編劇維生不是開玩笑的難。因為你的創意在變成一個好劇本之前根本不值錢。
刑偵破案劇。一個全世界都供不應求,永遠有觀眾在翹首期盼的劇種。尤其在美劇CSI出現之後,鑒識科學加刑偵破案的組合猶如炸雞要配啤酒一樣瞬間流行了起來;法醫和鑒識專業幾乎成了影劇中最不怕失業的兩種人才。同樣承襲這個經典組合,四月底上線的台劇《誰是被害者》雖有優異的外貌,骨子裡卻是一場拼接成的龐氏騙局。
兩個18歲高中男生,一個是網紅,一個想破處。一個表面大膽輕浮但內心虛無,一個笨拙善良卻不懂人情世故;再加上一個永遠都「I got nothing to lose」、每件事都不管死活一定幹到底豁出去的腦殘胖妹。他們三個人和一具屍體擠在一台廂型車裏,走上破處被破處和不知道為什麼要破處的青春公路之旅...
Aaron Sorkin。社群網站,賈伯斯,魔球。 白宮風雲,新聞編輯室。金像獎,金球獎,艾美獎。  想當編劇的話, 很難不認識江湖人稱「亞神」的知名鞭具亞倫索金。  然而,知名鞭具之所以知名絕不只靠才華和運氣。我將透過拆解易智言先生對於『大綱怎麼寫』的論述,來傳達我在產業中多年的寫大綱心得。
想做到任何厲害的事,自律都很重要。 但要怎麼達成自律的習慣,卻是非常見仁見智。  就跟創業界流行的一句話一樣—— 成功是無法複製的。 自律的方式也無法複製。 作為一個自僱多年的寫作者,兩個原則想告訴大家:1.設定大目標容易導致挫折不如設定小目標好。2.一但感覺自己在浪費時間就要重新審視生活。
這兩天網路上有個句子很紅: 「不要談什麼天分、運氣,你需要的是一個截稿日,以及一個不交稿就打爆你狗頭的人,然後你就會被自己的才華嚇到。」——查理·布洛克(英劇《黑鏡》編劇) 作為一個靠寫作吃飯好幾年的人,我同意嗎? 我不同意。 才華跟運氣真的不重要嗎?天分跟才華又有什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