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要錯過群星

我的記本書扉頁幾十年來總是謄寫著一段話:「對已成之事實,須看破放下,順因緣觀,不起追悔;對當前事物,宜惜取因緣,掘發可造性,積極耕種。」
這一段話與西方著名的祈禱詞精神上有些雷同:「請賜我平靜,能接納我無法改變的事;請賜我勇氣,能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並賜我智慧,讓我能分辨這兩者的不同。」我覺得要區分可以改變或無法改變的智慧並不難,只要是自己可以做的事,就是可以改變的,而必須求之於人者,就是不能改變的事。年輕時我們滿懷志氣,想更正一切不合理的事,想改革社會;如今我已經知道,想改變世界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
因此,我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求別人,不批評別人,對於看不慣的事務,若是我們沒有建設性或可行的意見同時也幫不上忙的,就不會浪費心神去抱怨,因為抱怨不只於事無補,更重要的是會耗損我們的精力與熱情。
從學生時代起,大概就因為一直參與社團,往往為公眾的事務所花的精神與心力比學業還多,我常常被同學們以「浪漫的理想主義者」來消遣,可是我覺得很冤枉,因為我認為我的每個所謂「夢想」,其實都是切實可行,有方法有步驟的,基本上我是個很實際的人,怎麼會被誤以為不食人間煙火般的夢想家?是不是大家已經受盡挫折與失望,因此以嘲諷憤世來保護自己?
其實多年來,我也不再為自己訂定太具體、數字化的目標,也不再侈言理想使命,我只是要求自己做對的事情。我對於未來,只有方向,希望每天能朝對的方向前進一點點,不給自己壓力,每天只做自己能做的事,每天只想自己能做的事,所以我不會徬徨於理想或現實,因為我不認為這是對立的,二擇一的。
於是,當我很實際的一天天往前走,驀然回首,年少的想望竟然在不經意中就實現了。
泰戈爾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要錯過群星。」
人生是一場豐富的饗宴,值得我們快快樂樂大玩一場。生命要活得精彩,所謂精彩跟做大事或賺大錢沒關,也跟什麼留芳萬世或遺臭萬年也都無關,它只在於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不虛此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曾擔任童軍團長,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並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 著有《電影裡的生命教育》、《與荒野同行》、《我在黃昏的日落前趕路》,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等書。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