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再忙也可以當個了解孩子的爸爸:「跟自己的孩子聊得來」推薦序

    新加坡著名電視劇「小孩不笨」裡的爸爸下班回家跟小孩子講的第一句話是「你吃飯了沒?你吃飽了沒?你功課做完了沒?」三個問號巧妙道出親子之間最頻繁的「話題」與「問題」。
    我知道很多父母也很想跟青春期的孩子有良性的互動,但是一方面孩子根本不想理大人,同時父母似乎也找不到什麼話題,即便大家都在家,也是看電視或各人做各人的事。
    因此,我們家有一個習慣,從孩子上了小學高年級以後,每天下班回家見到她們所說的第一句話一定是詢問:「今天有什麼好玩的?」然後就輪流分享一些今天發生的好玩或有趣的事情。因為我知道隨著進入青春期,孩子開始會有許多剪不斷理不清的煩惱,若是將這些負面情緒加上逐漸加重的功課壓力一併帶回家,對身心健康以及學習效果不好;另一方面我也藉著這個問題提醒自己,將白天所遭遇的種種事情逐一過濾,轉化成正面樂觀且值得記憶的故事。這種打招呼的方式已變成我與女兒間的一種儀式,養成了我們即便經過一整天的辛苦與忙碌,回家之前要把所有不舒服的情緒留在門外的習慣,讓全家人共處的時光都充滿快樂溫暖的力量。
    同時,久而久之,也讓孩子養成正面積極看待事情的態度,不會變成憤世嫉俗,只會埋怨的憤青。另外,在她們上床就寢時,我也會溜進她們房間,擠到她們床上,跟她們聊個十多分鐘,這時候我們談的主題通常是今天新學到的知識或訊息,因為我也想藉此養成她們一個習慣,能夠自覺地回顧今天的見聞,檢視有沒有虛耗掉大好的光陰。我總是覺得身為父母親能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有形的財產或物質享受,而是好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這些無形的禮物除了來自於身教典範之外,其實也必須藉助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互動中來培養。或許是因為與孩子相處的每個時刻,我們都是在聊天,除了評論所思所學之外,更多的是心理的感受,所以雖然我工作或社團的事務很多很忙,其實與孩子共處的時間非常有限,但是孩子卻願意跟我們分享她們生活中的大小事,大概就是來自於我們家這兩個習慣吧!
    而且,我們家沒有電視機,但是會挑選適合的影片,用投影機大銀幕在類似電影院的氛圍下,全家人一起很專注地看,然後趁著被感動,心最柔軟的時刻,分享彼此的感想,這是拉近親子間心靈距離的好機會。不過要注意的是,父母不要趁機教訓孩子,那些充滿道德八股教條的話語,正是孩子受不了父母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講什麼話,這本「跟自己的孩子聊得來」是一本非非常實用又好看的武功秘笈,良好的親子關係一定要從與孩子聊得來開始,我們也唯有透過與孩子聊天,才能鼓勵孩子,陪伴孩子面對這個又複雜、競爭又激烈的世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曾擔任童軍團長,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並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 著有《電影裡的生命教育》、《與荒野同行》、《我在黃昏的日落前趕路》,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等書。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