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長期以來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國的最大威脅,但令人不解的是中國對於遊牧民族的軍事組織與作戰模式卻缺乏系統性的研究,而且這種蔑視的態度還往往體現在中國的歷史記載中。中國的正史都習慣以中原政權的興替為記載論述主體,嚴重忽略邊疆民族對中國歷史的巨大影響,但其實只要進一步來分析中國歷史,其實邊疆民族對於中原政權的影響不止非常深遠,甚至很多時候他們才是真正的歷史主導者。或許可以這麼說,以「中原」與「邊疆」這兩個詞彙來劃分彼此,就已經徹底反應了「中華文化圈」或「中文使用者」心中的態度,而且這種態度還隨著文字的傳遞,一代又一代地複製著。
也因為這樣的原因,開始對於遊牧民族的軍事組織與思維感興趣,在之前的兩篇文章「淺談農業帝國與遊牧帝國的軍事組織(上)」、「淺談農業帝國與遊牧帝國的軍事組織(下)」中,嘗試比較了農業社會與遊牧社會是如何因為生活習慣與社會組成的不同,而發展出截然不同的軍事作戰觀念。而最有趣的是,當進一步來研究這個議題,還會發現遊牧民族的作戰模式中,有很多地方完全違背了最基礎的軍事常識,甚至是違背我們今天還奉為圭臬的重要準則。舉個例子:「補給線越長,補給越不容易,會耗費越高的成本,部隊長程運動的距離越遠,損耗也越大,能作戰的人員與裝備也會變的越少。」
農作物必需在產地種植很長一段時間,製成可保存的食物以後,再運送到部隊作戰的前線地區,而運送會消耗大量人力、糧食與能源,因此補給線越長,補給越不容易,這是很容易理解的觀念。但是別忘了,小牛、小羊、小馬在生下來幾分鐘之內就能站起來跟在媽媽後面走路了,大自然用這樣的方式來避免剛出生的動物淪為掠食動物的盤中飧。而這代表的意義就是遊牧民族的糧食是可以一邊移動一邊生產的,牲口可以一邊移動一邊吃草長大,還一邊交配繁殖,不斷提供鮮肉與鮮奶給遊牧民族食用。也就是說當你趕了有一百隻羊的羊群走了三個月,只要沿途照顧得當,在三個月以後羊群裡的小羊會變大羊,大羊會產下小羊,你所能運用的糧食會多於三個月前出發之時。
也因此「補給線越長,補給越不容易,會耗費越高的成本」的這個「常識」就不成立了。從許多歷史文獻中的記載中,我們往往可以發現,遊牧民族在進行軍事性的移動時,不乏「攜家帶眷」,連婦女、小孩、牲口、帳棚全部一起打包遷徒的例子,這對習於季節性遷移的遊牧民族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不過這也不是說所有的遊牧民族部隊在作戰移動時,都會攜帶全部家當,或許比較精確的解釋應該這樣說,因移動的目的與作戰的目標的不同,遊牧民族會選擇不同的移動方式。個人將其粗略地分為三種形態,並自己給予了「戰略性轉移」、「戰術性移動」、「戰場性攻擊」的不同名稱。
「戰略性轉移」通常出現在整個部族要進行大遷移時,可能是外有強敵壓境必需要撤離,或想要尋求更好的生存空間,甚至是賭上一切的遠征。這種大規模的遷移會包括所有的作戰人員、大小家眷、各種牲口、所有可移動的物資、部族的行政機構,短時間內也不會再回到原有的放牧地。這種大型的戰略性轉移因為攜家帶眷,因此除非有非常急迫的原因,否則移動的速度會非常緩慢,可能是一邊遊牧一邊移動,作戰人員採輪流徵集的方式,擔任外圍的哨戒與偵察任務,以釋放出勞動力,好便在緩慢移動中繼續維持生產力。
「戰術性移動」則是為了發動某一場戰役而徵集作戰人員,但因為仍有長途行軍與持久作戰的需要,因此同樣也是牧人的作戰人員會編組成小組,以維持最低限度的生產能力,儘量自給自足。這樣的牧人戰士會脫離原來的家庭組織,並將家眷與大部份牲口留在原有的放牧區,單純由牧人戰士與部份的後勤人員組成一支部隊。這樣的部隊其移動速度遠比攜家帶眷的大規模遷移要快上許多,但卻無法長期維持自身的糧食供應,一旦部隊投入激烈戰事之中,也將失去最低限度的放牧生產能力,因此仍必需仰賴專職的後勤部隊供應部份的糧食。
至於「戰場性攻擊」則是要立刻發動攻勢,或因為各種戰術上的原因,需要一支高度機動性部隊,因此只徵集作戰人員,並完全採取作戰編制,不再負擔任何生產任務。通常組成這種部隊就是要立刻發動作戰,因此作戰人員只攜帶個人所需要的數日口糧,擁有最快、最強的作戰能力,但是因為攜帶的口糧有限,其作戰耐力也最低。但例外的情況是如果擁有後勤部隊提供糧食、馬匹等補給,則作戰時間將可進一步延長。越是高度政府化、組織化的遊牧民族,往往擁有更多這樣的專職部隊,甚至一個遊牧民族發展到擁有健全的中央政府時,也可能會出現常備的專職部隊,其作戰人員已經不再同時具備牧人的身份。
而要注意的是,這三種概略粗分的動員形態,並不是能全然劃分清楚的,因為常常會出現一種情況,在大型「戰略性轉移」時,因臨時的軍事威脅而進行「戰場性攻擊」動員,徵集作戰人員,脫離原來的家眷與牲口,組成機動部隊擔任作戰任務。或是在大規模「戰略性轉移」時,也同時分兵進行「戰役性移動」,嘗試為遷徒中的部族奪得更好的生活空間。遊牧民族的這種機動性編組動員能力是其最大的特點,同時防禦的一方也往往在情報不足的情況下,很難判斷遊牧民族部隊目前的編成狀態,因此難以判斷其後勤支援能力、可能的移動速度、參與作戰的人數與攻擊目標,而難以擬定合適的防禦作戰策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