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激怒香港人
方格精選

一句話激怒香港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年年底,有鄉民在PTT八卦板說有香港交換學生要來,想要「一句話激怒香港人」。不論有效無效,這些話語基本上有五大類,也可藉此看到臺灣和香港的異同。

無效類

香港人看到只會覺得你很好笑,大概是網絡上學了一些不倫不類的東西,以為能激怒香港人但其實不會,或者只是開玩笑,所以不會發怒。或者完全聽不懂你說甚麼,除非他有上PTT。但就算有,只會覺得你是個古怪的宅男,在做古怪的事情。

  • 「港。」
  • 「港畜。」
  • 「你有香港腳嗎?」
  • 「丟你老母。」(你都講得不準)
  • 「仆街。」
  • 「窮人。」(有些人以為香港人在意被說窮人,其實香港人大部分都自認窮人)

文化差異類

文化差異類簡單來說就是自己無知白目,一廂情願的看對方的文化,然後把自己的幻想當成事實。這其實對地球上任何人都適用,例如有人拿泰國的事情過來請教你,因為你是臺灣人。

  • 「你們都是寫簡體字的吧?」
  • 「你們為何反對國民教育?國民教育很好啊?」
  • 「你普通話怎樣說得那麼爛?你們不是都有在學普通話的嗎?」
  • 「你們不滿意現在的議員,可以投票把他換下來啊!」
  • 「這是你們自己投票得出來的結果,怎可以怪人呢?」
  • 「可以講中文嗎?」(對於香港人而言,中文是「廣東話」
  • 「你不會拼音怎樣學中文的?」


生活經濟類

生活經濟類主要源自香港和臺灣生活環境的巨大差異,很多臺灣覺得是理所當然,人情味和人權的東西,在香港單純不可行。

  • 「我來旅行時可以借你家的房間來住吧?」
  • 「你都成年了應該有自己的房間吧。」
  • 「你們買不起房子,我們也買不起,但是可以租吧?」(同樣價位的房子,香港租金至少是臺灣四倍)
  • 「你們香港人的房子比較貴,但你們的薪水比我們高多了。」(香港的最低工資和臺灣相約)
  • 「如果在城市活不下去,其實你可以考慮回鄉吧?」
  • 「你父母沒有留房子給你嗎?」


模仿某國人類

事實上激怒香港人是有專家的,向他們學習就行了。變化非常多,但是多數是雙重標準或者是你怎樣做他都贏,如果你不太能掌握到,嘗試你把任何一件平等的事情,解釋成「我對你的恩典」就行了。以下是練習方式,或者想像自己是慣老闆。

  • 「要不是我們來買你某東西,你們早就完蛋了。」
  • 「要不是我們來賣你某東西,你們早就完蛋了。」
  • 「沒有我們來旅遊消費的話你們的XXX早就全關門了。」
  • 「你們這些香港人就是有不知哪裡來的優越感。」
  • 「現在的香港今非昔比,早就比不上我們了。」
  • 「香港人總是擺脫不了殖民地人民的奴性。」
  • 「香港人應該面對現實,反抗不了何不服從?」
  • 「沒有祖國管理你們正確的方向,你們早就完蛋了。」
  • 「你們自己做得不好不能怪祖國。」
raw-image


政治類

基本上能激怒臺灣人的說法,大部分人只要稍為修改,都可以用來激怒香港人的。畢竟香港和臺灣基本上面對的問題或困境源頭,都是中國,以及國體未完整,以及不同世代之間對國家認同的差異,既然是留學生,不可能是那種七十歲天天講自己是中國人的老人,故此,能應用在臺灣泛綠的挑釁方式,在香港也適用,包括而不僅限於:

  • 「大家都是中國人。」
  • 「不管你們怎樣想,你們未獨立就是中國人。」
  • 「不管你們怎樣想,在西方人眼中你就是中國人。」(就像在某些人眼中南斯拉夫也是歐美,全非洲都飢民)
  • 「中國香港。」
  • 「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
  • 「你們不可能獨立,解放軍一來你們就投降了。」
  • 「你們的祖先是從中國來的中國人,你們也是中國人。」
  • 「你們是借租的,回歸中國是理所當然的事嘛。」(附註:新界是租借的,香港九龍是割讓的)

不過,實話說,如果你在臺灣迎接香港留學生時,試圖激怒對方是未必成功,畢竟每人的器量都不同。但你身邊的其他臺灣人一定會被你的失禮行為弄得很尷尬。


延伸閱讀:

【這些都只是常識】

raw-image

編輯:宅編

avatar-img
鄭立的沙龍
4.8K會員
209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鄭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人的認同建立於他那短暫的人生。不是一些百年、千年前的事情。生命的體驗才是身份的源頭,而文化和生活環境構成了體驗的大部分。</p>
<p>把一個十三億人的國家弄成一個「共和國」,本身是很奇怪的想法,最終必然會產生力量過度強大的權貴家族集合體,而摧毀一切的政治成果,並產生難以動搖的家族性經濟控制,腐爛這國家的根基。</p>
<p>在一個帝國,中產者本身的同質性不高,那意味著,根本就不會形成所謂的中產「階級」。會有很多中產人仕存在,但他們之間互不認識,思想南轅北轍,往往只是一些權貴的附庸,這根本就不會形成任何力量,而帝國永遠有不同地方的資源,可以調動來鎮壓你。</p>
<p>那些襲擊者指控受害者將襲擊對方的理由,說成是因為對方「支持香港獨立」,但是就我所知道和接觸的,該被襲擊的議員或所屬政黨,他們的政治主張從來都沒有香港獨立,而他們也未曾發言公開支持過香港獨立,卻被指控為「香港獨立」與「臺灣獨立」的串連。</p>
<p>這三百票最需要的是先找一個方法統合起來,然後才能決定做甚麼。而當中應該有相同數量的人要做自己不那麼認同的事,否則難免是浪費掉的。</p>
悲天憫人這種思想,是拿來勸那些有力量主導事情的強者的。中國時報的頭條寫說「馮部長,多撐一天死多少人? 悲天憫人才是王道」,作為前中學教師,如果我教這編輯或記者國文,一定會抓他過來鏟到上天花板。
<p>人的認同建立於他那短暫的人生。不是一些百年、千年前的事情。生命的體驗才是身份的源頭,而文化和生活環境構成了體驗的大部分。</p>
<p>把一個十三億人的國家弄成一個「共和國」,本身是很奇怪的想法,最終必然會產生力量過度強大的權貴家族集合體,而摧毀一切的政治成果,並產生難以動搖的家族性經濟控制,腐爛這國家的根基。</p>
<p>在一個帝國,中產者本身的同質性不高,那意味著,根本就不會形成所謂的中產「階級」。會有很多中產人仕存在,但他們之間互不認識,思想南轅北轍,往往只是一些權貴的附庸,這根本就不會形成任何力量,而帝國永遠有不同地方的資源,可以調動來鎮壓你。</p>
<p>那些襲擊者指控受害者將襲擊對方的理由,說成是因為對方「支持香港獨立」,但是就我所知道和接觸的,該被襲擊的議員或所屬政黨,他們的政治主張從來都沒有香港獨立,而他們也未曾發言公開支持過香港獨立,卻被指控為「香港獨立」與「臺灣獨立」的串連。</p>
<p>這三百票最需要的是先找一個方法統合起來,然後才能決定做甚麼。而當中應該有相同數量的人要做自己不那麼認同的事,否則難免是浪費掉的。</p>
悲天憫人這種思想,是拿來勸那些有力量主導事情的強者的。中國時報的頭條寫說「馮部長,多撐一天死多少人? 悲天憫人才是王道」,作為前中學教師,如果我教這編輯或記者國文,一定會抓他過來鏟到上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