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ATLUS 突然宣布 PS3 的驚悚冒險遊戲《凱薩琳》(キャサリン)將在明年推出 PS4 新版本《凱薩琳 Full body》(キャサリン・フルボディ)時,我與其說欣喜,不如說有點嚇到。舊作移植的話很合理——這款遊戲實在不該跟著 PS3 一起沉進歷史,甚至說為了它弄一台主機來玩玩都是值得的。但它這次居然在考驗人性的外遇故事中,直接添加一名全新的女性角色,讓原本兩極擺盪的試煉直接變成三重抉擇——如果你玩過這款遊戲,就會知道這可不是開個後宮那麼簡單的事啊。 《凱薩琳》表面上確實是一男兩女的驚悚戀愛遊戲。與女友凱薩琳(Katherine)交往一陣子的文森特開始面臨結婚壓力,同時做起了「不沿著古怪結構往上爬就會摔死」的惡夢。就在這時候,穿著薄紗,突然出現在酒吧的小惡魔風女孩凱薩琳(Catherine),居然一路把文森特勾到床上,因而開啟了主角不論現實中、夢境裡,都在死裡求生的冒險。 之所以說《凱薩琳》的續作不能用開後宮的方式簡單解決,是因為《凱薩琳》的用意,並不是讓遊戲者透過文森特決定哪個凱薩琳才是真愛。文森特和兩名女主角分頭傳簡訊時,不同的回答方式會讓畫面上一個量表的指針向左或右移動,可以一次次累積,也可前後抵銷。我本來以為那指針代表文森特的心偏向哪一方,但一路玩下去便發現錯了。 遊戲中文森特的活動範圍,除了惡夢裡的古怪構造外,就只有一間酒吧;但整個遊戲最令人流連的,也就是那間酒吧。酒客們看似尋常的搭話,隨時都有可能向文森特丟出問題,並影響指針偏移;其中不少提問早就跳出了男女感情,而是在打探文森特的價值觀。那些問題在遊戲中絕對找不到標準答案,但在遊戲者心裡一定找得到,就有如「女朋友和媽媽掉進水裡要先救誰?」那樣的判斷。 隨著問題切入核心、惡夢的謎底越來越清晰,遊戲者終將發現《凱薩琳》提問的用意,是要用一把超越感情價值的量尺,來決定文森特是什麼樣的人、該做什麼決定,並獲得什麼結果——也就是在質問遊戲者自己的生活態度。文森特最後不能「選擇」要哪個凱撒琳,因為他一路走來的想法和行動早就完成了決擇;而凱薩琳最後會不會點頭,則是要看文森特最後怎麼面對自己。也因此,遊戲也可能會以文森特不選擇任一個凱薩琳作結——而那算是其中最難達成的結局呢。 但《凱薩琳》的故事精彩,可不只是因為有這套價值判斷系統而已。酒吧裡向文森特提問的每個男人,都是抱著一生的故事在等遊戲者按下對話鈕。每個男人之所以想向文森特提問,都是因為生命中有個情緒上的關卡過不去,使他們在現實中流連酒吧,並在夢境中和主角一起被逼著攀爬各種怪異結構,以免掉下去而在翌晨暴斃。《凱薩琳》細心設計了這些角色的人生難關,用這些傷痛,來解釋惡夢想要折磨考驗的價值到底是什麼,並以文森特跟他們的對話次數決定他們的生死,就好像現實中痛苦越是獲得聆聽,就越能減輕一樣。 酒吧裡推動主劇情的,則是和文森特同桌的三個好友,外加早就跟他們熟透的酒吧服務生,他們負責在文森特周圍散發一種貼身而揮之不去的苦悶。這四個配角有三個和文森特一起度過青春狂放的歲月,但往日已逝,留在酒吧的只剩回憶、感嘆和現實苦惱,尤其看到唯一一個還年輕的小夥子在旁邊天真無邪,那種無處可去的鬱悶就顯得更沉了。遊戲很壞心地在這裡讓玩家隨便按各種按鈕點酒——喝下這杯酒的唯一功能就只有讓等下惡夢裡的腳步加快,可是這樣一杯杯下去,遊戲者也很難不跟著沉重起來,畢竟那種悶可不只存在於遊戲裡,現實生活中也一樣讓人想逃啊。 是的,「逃脫」才是《凱薩琳》的主軸,是文森特外遇的本質,也是遊戲的基本玩法。我承認自己很容易輕忽《凱薩琳》的動作遊戲層面,因為光是故事就讓我喜愛不已;但《凱薩琳》的遊戲方式不僅有趣,也完全切合主題。在惡夢裡,遊戲者要操作文森特爬上由方石塊組成的巨大結構,如果動作太慢,等底下的石塊一排排落下,就沒有立足之地了。文森特不單得向上爬,還得推拉石塊,在結構中拼組出自己往上的路,有時候還得閃避陷阱,甚至把擋路的競爭者打下去。 一如惡夢外的現實,向上逃脫的路不只一條,而且是自己一步步累積出來的;但有時只是推錯一塊石頭,就會害自己在終點前才發現路走不通。在文森特的惡夢裡,關卡的難度逐漸增加,讓遊戲者的技巧逐漸加強;在現實中,他面臨關卡的人生因為一發出軌而更不可收拾,但他也因此釐清了自己真正的想法,進而做出讓自己逃脫困境的抉擇。我相信玩這款遊戲的人,不管最後獲得什麼樣的結局,都會替文森特逐漸成熟的意志感到欣慰吧。 但也就因為《凱薩琳》直到最後一刻都還在隱藏自己的主題和價值觀,並把它當成最出乎意料的謎底,所以我一直無法想像若有續集,它還能再帶來比這更大的驚喜。我坦承我曾經把它看作最不可能製作續集的遊戲。如今看到《凱薩琳 Full body》這樣現身,我覺得自己猜錯了,但也猜對了,而且滿心期待它能從早已精彩的同個世界中再度揭露出什麼。 延伸閱讀: ATLUS《凱薩琳 Full body》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