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影評】醉生夢死---頹廢之中的微光

醉生夢死是人類最糟糕但又令人無法抗拒的事情之ㄧ,本片拍出了最頂級的醉生夢死、以及即使如此,這些人們仍有無窮的生命力和掙扎。
整部片充斥著沉淪、不可解的情感漩渦,在晦暗頹廢中微現光亮,讓人心驚之餘又不得不跟著一頭投入。
張作驥導演曾說過,他不認為那些是低下階層的人們,他覺得他們就跟我們一樣,沒有什麼分別,從【黑暗之光】、【美麗時光】到【當愛來的時候】,他的熱情是灌注在這類人們的身上,我們也可顯而易見地知道,他想說的就是這些不為世道認可、各有著悲悽哀傷的委屈或生命狀態的人們,都有努力活著的堅毅。
這片有一種「非戲味」的強烈真實,這可由劇中角色的話語與聲音得知,當然這樣呈現的後果就是,讓人非常討厭其中的一些角色,但優點是,感覺就好像不是透過攝影機看他們,完全就是離開了座位完全融入當下的環境,並感覺他們就在身邊。
個人覺得,張作驥跟拉斯馮提爾在拍攝手法上有那麼點的類似,都是強調當下環境的真實感,真實到那些人物,完全就是平常會碰到的人們。
從事牛郎的碩哥,流裡流氣到讓人厭惡;不求上進的老鼠,火爆沉淪的屁孩;個性極差的表姐,蝦妹一枚,這片根本就是台灣糟糕現象的大集合,但張作驥呈現這些人物想說什麼?
從最後碩哥走過那條暗巷,鏡頭擺向了頭頂上的路燈,和一片黑暗中開門透出的光亮來看,一切的身處黑暗之中和沉淪的最後,都有一片希望的微光在等著,代表著最底層的螞蟻和蛆仍舊有著強烈的生命力和向上掙扎的動力。
我們若抱著歧視這些人的心態,便不能體會到那股生命力,人生而平等,大環境的壓迫下,每個人都有為生存奮鬥的心。
張作驥仍是尊崇「愛」的……為了同性戀兒子操心的媽媽、喜歡上從事色情工作的女生的老鼠、曾跟碩哥有過ㄧ個小孩的女客人,在這麼混亂、糟糕、可稱為鬼島的台灣社會裡,這些人們都為了愛付出、苦惱著,這是愛的力量。
張作驥在結尾又用上了【黑暗之光】跟【美麗時光】的魔幻手法,更可映證了這一切悲慘、痛苦、難耐到最後都可以用愛來獲得解脫,完全的人類之愛之歌頌。
在張作驥的電影裡,路燈代表的通常都是希望,在【美麗時光】的結尾裡,范植偉拿石頭砸壞了路燈,在他們經歷了那些事後,當然會感到絕望跟憤怒;而在【醉生夢死】裡,最後鏡頭擺在了路燈上,代表的是即便他們的人生混亂得不得了,還是有著希望的。
【醉生夢死】堪稱今年最讓人難耐的片子,過程苦味十足、令人難以下嚥,但看完了卻有一種咬牙跑完步的成就感,並且餘韻不絕,對應張作驥的人生大事件(入監),可以體會他的絕望生命觀和其之中的微微希望,令人回味再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狂迷音樂、癡戀文字、瘋魔電影、特愛藝術,希望能在藝術的追尋道路上獲得自我。從事美術創作約17年、文字創作約13年,出版四本電子書,分別為【謎遊】、【付劍】、【菸與牛仔褲之後】、【淡軼】,文章曾刊於【文訊】和【文創達人誌】。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