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紐約日記 004 心聲(下) The Voice II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1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紐約日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58會員
13內容數
2017 年三月,她提著兩個行李箱抵達紐約,不是工作的徵召,也沒有情人等候,只是為了像 Patti Smith 當年巧遇艾倫金斯堡一樣,在紐約找到自己的時代。2020 年,從倫敦拿了碩士,她有了新的身份——一間藝術科技新創的總監——重新上路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多少人都用各種方法保持緘默。但是,如果你可以大聲說出—你的真相。那就大膽地說出來吧!」 當環境中所有的聲音都告訴你只能這樣做,腦中那微弱、有時有點認同、有時有點不認同的聲音,就此斬盡殺絕。或許我們都能勇敢地,用最強的力道,說出心聲。 十三歲的安、紐約移民故事、流亡與書寫、The Moth⋯⋯
⋯⋯好啊,你如果有什麼一直想做的事,那你就去做吧。反正你就是要花時間去做這件事、去追逐這個夢。如果你夢做得夠大,你幾乎會花上一生的時間達成夢想,然後等到你抵達那裡的時候,你望著這無意義成就的深淵,也差不多要死了。
⋯⋯狼已經不是狼。城裡的月亮永遠高照著,照亮人心中真實的野性。我不禁懷疑,在這座城市是否所有事無非獻上身體無能換得?就算僅是一份薪資低廉的工作。太多人在這裡等待被看見,太多人願意用身體作為籌碼。歡愉總是可以共享的,籌碼從犧牲,成了bonus⋯⋯
「有多少人都用各種方法保持緘默。但是,如果你可以大聲說出—你的真相。那就大膽地說出來吧!」 當環境中所有的聲音都告訴你只能這樣做,腦中那微弱、有時有點認同、有時有點不認同的聲音,就此斬盡殺絕。或許我們都能勇敢地,用最強的力道,說出心聲。 十三歲的安、紐約移民故事、流亡與書寫、The Moth⋯⋯
⋯⋯好啊,你如果有什麼一直想做的事,那你就去做吧。反正你就是要花時間去做這件事、去追逐這個夢。如果你夢做得夠大,你幾乎會花上一生的時間達成夢想,然後等到你抵達那裡的時候,你望著這無意義成就的深淵,也差不多要死了。
⋯⋯狼已經不是狼。城裡的月亮永遠高照著,照亮人心中真實的野性。我不禁懷疑,在這座城市是否所有事無非獻上身體無能換得?就算僅是一份薪資低廉的工作。太多人在這裡等待被看見,太多人願意用身體作為籌碼。歡愉總是可以共享的,籌碼從犧牲,成了bonus⋯⋯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星期天,與受訪者相約北車大廳會面。每次踏進這裡都再次提醒我:台灣是個移民社會。從 1990 年代跨國婚姻與工作普及,東南亞移民、移工人數至今已步入近 80 萬人,無疑成為台灣 人的一分子。雖然東南亞的移民的議題獲得愈來愈多關注,但是一般民眾看見的卻大多是新 聞中的社會案件,那些「台灣人」觀點的詮釋。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墨爾本三個月的生活點滴,反思過去十年的自我追尋及成長。從與人建立關係的突破,到在運動與寫作上重拾自信,作者多元的經歷展示瞭如何在面對不確定性中尋找內心的平穩。透過對於飲食、旅行和文化的探索,文章展現了生活的豐富性與可能性,展現了作者如何在陌生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聲音。
很多人都知道紐約市是一個移民城市,不少居民來自移民的家庭,問問這裏的居民都總能夠連繫上父母或祖父母在什麼時候移居到這裏,在我認識的華人社群中,很多都是第二代,想不到去到斐濟這個大洋洲的小國,也有一個華人圈子,除了有一些從中國移民到這裏經商的華裔居民外,在我們的教會中竟然也有幾位年輕的華裔斐濟人⋯⋯
Thumbnail
老實說,如果我要刻意把紐約最大雜燴之一的地區- 中國城 拍得很詩情畫意也是可以。我可以特寫街上偶然的某根柱子,或某一間店裡的中國風小玩意,然後就會有一個古色古香的印象。 但是我只想真實記錄這裡的風貌。 紐約中國城就是一個移民社會的寫實風景。一切為生存而生存。優雅或氣定神閒在這裏是沒有的事
Thumbnail
朋友談到紐約太多選擇,也許這樣人文薈萃的大蘋果舞台,文化大熔爐之下迸出奔放地炙熱火花,燃燒著發光發亮✨
Thumbnail
紐約住久了的驚奇之一就是可能會沒有預期的偶遇大明星。我的觀察是會選擇在紐約定居的好萊塢明星大都很處之淡然的溶入人群中。所以有機會到紐約玩的朋友,如果稍微注意一下,也許他們就會像是其中一位老紐約,輕輕的從你身邊走過~ 《電梯驚奇》 職業舞者的生涯中曾經當過中文家教。有一次我去家教一位學生中文。
Thumbnail
老紐約了。住在這個分秒競爭,喧嘩但充滿活力的城市已經超過二十年。當年因為想實現成為專業舞者夢想而隻身搬來這裡。現在回想,真的就是一種年輕熱血無畏舞懼的精神。 曾經非常不適應,非常寂寞,非常窮-沒有家人陪伴的窮,沒有家鄕食物的窮,沒有一種台灣空氣的窮。但因為太熱愛舞蹈也很堅持實現站在舞台的夢想,繼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倪莉討厭台北,這座城市會吞噬人性與夢想。她,是個決定離開的台北人。(【R18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恐怖片」。)
Thumbnail
紐約是一個令人眩惑的城市,各色人種從最富有到最貧窮在這裡都可以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可以說龍蛇雜處,高手在民間。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星期天,與受訪者相約北車大廳會面。每次踏進這裡都再次提醒我:台灣是個移民社會。從 1990 年代跨國婚姻與工作普及,東南亞移民、移工人數至今已步入近 80 萬人,無疑成為台灣 人的一分子。雖然東南亞的移民的議題獲得愈來愈多關注,但是一般民眾看見的卻大多是新 聞中的社會案件,那些「台灣人」觀點的詮釋。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墨爾本三個月的生活點滴,反思過去十年的自我追尋及成長。從與人建立關係的突破,到在運動與寫作上重拾自信,作者多元的經歷展示瞭如何在面對不確定性中尋找內心的平穩。透過對於飲食、旅行和文化的探索,文章展現了生活的豐富性與可能性,展現了作者如何在陌生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聲音。
很多人都知道紐約市是一個移民城市,不少居民來自移民的家庭,問問這裏的居民都總能夠連繫上父母或祖父母在什麼時候移居到這裏,在我認識的華人社群中,很多都是第二代,想不到去到斐濟這個大洋洲的小國,也有一個華人圈子,除了有一些從中國移民到這裏經商的華裔居民外,在我們的教會中竟然也有幾位年輕的華裔斐濟人⋯⋯
Thumbnail
老實說,如果我要刻意把紐約最大雜燴之一的地區- 中國城 拍得很詩情畫意也是可以。我可以特寫街上偶然的某根柱子,或某一間店裡的中國風小玩意,然後就會有一個古色古香的印象。 但是我只想真實記錄這裡的風貌。 紐約中國城就是一個移民社會的寫實風景。一切為生存而生存。優雅或氣定神閒在這裏是沒有的事
Thumbnail
朋友談到紐約太多選擇,也許這樣人文薈萃的大蘋果舞台,文化大熔爐之下迸出奔放地炙熱火花,燃燒著發光發亮✨
Thumbnail
紐約住久了的驚奇之一就是可能會沒有預期的偶遇大明星。我的觀察是會選擇在紐約定居的好萊塢明星大都很處之淡然的溶入人群中。所以有機會到紐約玩的朋友,如果稍微注意一下,也許他們就會像是其中一位老紐約,輕輕的從你身邊走過~ 《電梯驚奇》 職業舞者的生涯中曾經當過中文家教。有一次我去家教一位學生中文。
Thumbnail
老紐約了。住在這個分秒競爭,喧嘩但充滿活力的城市已經超過二十年。當年因為想實現成為專業舞者夢想而隻身搬來這裡。現在回想,真的就是一種年輕熱血無畏舞懼的精神。 曾經非常不適應,非常寂寞,非常窮-沒有家人陪伴的窮,沒有家鄕食物的窮,沒有一種台灣空氣的窮。但因為太熱愛舞蹈也很堅持實現站在舞台的夢想,繼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倪莉討厭台北,這座城市會吞噬人性與夢想。她,是個決定離開的台北人。(【R18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恐怖片」。)
Thumbnail
紐約是一個令人眩惑的城市,各色人種從最富有到最貧窮在這裡都可以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可以說龍蛇雜處,高手在民間。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