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tyle: normal; letter-spacing: -0.63px;">書評‖</span><strong>《絕歌》:在悔恨中找到前進與贖罪的力量</strong></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14歲,國中生,也是殺人犯。

「少年A」在日本是少年犯罪的代名詞,在當時(1997年)是日本年紀最小的殺人犯(直到2008年出現11歲的少女殺人犯出現為止)。被逮後各界嘩然,原本以為是成年男子所犯下的殘忍惡行,沒想到是出自這個年紀應該滿腦子只有升學、運動或電玩的男孩之手。

本書是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的兇手少年A,在被捕經過少年保護院輔導出院後,時隔11年所寫下的自傳作品,描述少年時期究竟是如何走上歪斜之路,以及更生之後的求生歷程。

死亡與性的連結導致偏差

對於少年A來說,童年時期的重要他人其中一個就是外婆。比起跟弟弟們玩,他更喜歡窩在外婆的房間聊天玩遊戲,被父母責罵時,只有外婆會不問緣由地緊緊抱著他,少年A說,只要在外婆懷中,我就知道自己是被愛著的。

小學4年級時外婆離世,第一次失去親人,甚至是最愛自己,自己也最愛的人,他感到深深的虛無,像被丟進垃圾袋中真空、擠壓般無法呼吸,靈魂頓時變成漂泊的孤舟。失去外婆後,他開始在外婆房中進行性的宣洩,房間、外婆的遺像與性的快感,等同於安全感、死亡與性欲的連結,這是岔路的開端,充滿罪惡卻加劇背德的快感,少年A打造無人知曉的隱密花園,漸漸地偏離常軌。

被害者淳是發育遲緩的孩子,即便曾經被少年A揍到流血頭腫起,還是毫無嫌隙地玩在一起,在少年A眼中,淳就是美好的代名詞,那麼溫暖、可愛又善良,相比之下會解剖蛞蝓、殺害小貓藉此來獲得性快感的自己,簡直汙穢到無以復加,透在淳眼中的自己的倒影,真令人感到厭惡。所以,勒死淳其實也是勒死自己。

首要之事,就是維持良善之心

此案件之所以如此受大眾矚目,一來是因為少年A的年齡,但更主要的是他事後對於屍體進行不敬行為,甚至將屍首懸掛在校門口的囂張行徑,也令人髮指。少年A的父母事後出版一本懺悔手札「少年A」この子を生んで,讓人驚訝的是,父母其實從未忽略給予關愛,甚至因為少年A是長子,更是嚴加管教希望給兩個弟弟最好的榜樣,而這是不是很像鄭傑的影子呢?生活無虞,沒有金錢壓力,但是就是無法感覺到真正的「幸福」,嫌惡、鄙視甚至恨透了自己,結局可能不是殺人就是自殺。

那究竟身為父母、老師甚或朋友的角色,我們可以做什麼阻止下一個悲劇出現?我想社會有很多協助的機構以及文獻嘗試解決這個難題,但是這也是需要繼續探討的課題,甚至──永遠不能停歇。人是獨一無二的複雜個體,沒有一套理論能完整加覆其身,秉持良善之心,讓價值觀在正軌運作,是此刻的我們,必須做到的最微小的重要的事。

隱私與尊嚴全然喪失,媒體界線何在?

淳的父親亦出版書籍《淳》紀念他這位早逝的小兒子,其中提及少年A因為未成年,所以個資不予公開,反而受害者的生平、家屬職業以及住家地址等都被攤在陽光下,如同連續劇般連番播映。但是,此舉究竟是在陳述新聞事實還是滿足觀眾的窺探欲呢?知曉這些私人訊息無益民眾對此案的了解,也無助社會遏止犯罪,電視台贏得收視率,報章雜誌獲得銷售額,這些數字節節上升的同時,也正在加速社會的腐化與墮落,令人感到悲哀。

另外,2016年,距離少年A離開感化教育院重返社會後已經過了12年,《週刊文春》的一則報導再次吸引大眾的眼球,〈直擊前少年A!〉多麼聳動的標題,當時的總編輯在自己的著作《總編輯的工作術》中提到,採訪記者花了250天,每天24小時跟監才挖掘到的現今的少年A真實樣貌,目的是要喚起大眾的討論,引起各界對少年法是否適切的思辯(少年A殺害2人僅接受6年的感化教育便出院重返社會)。

但是我很懷疑,這麼做究竟是看好戲、拼再版率,還是真正想為社會盡一份力,媒體的界限究竟在哪?使用傷害尊嚴與隱私的手段獲得的情報,如果無法推進社會的進步、讓治安獲得改善,那這類新聞存在的用意何在?根本只是利己的說詞罷了。

只有你自己,才能阻止自己變成惡魔

少年A寫道:「如果你做了(殺人),自己會承受遠超乎你所能想像的無邊苦難。」無法覺察兒子異樣的少年A父母、痛失愛子至今還在為立法及修法努力的淳父親(立法保護被害者手足,以及受害者家屬有權調閱未成年加害人偵查書)、那些因為犯行破碎的家庭與人心,甚至沉浸在惡之快感的少年A,所有人都對此感到遺憾、悔恨以及痛心。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能重來一次,大家多麼希望從來沒有發生過這個悲劇。少年A、少年A父母、淳父親以及另一位被害人彩佳的母親,總共5位關係人有著書,無疑是瞭解一手資訊的教材(但少年A未獲得受害者家屬同意便出版與事件相關自傳,傷害家屬感情實屬不妥)如果可以促使某人多了一分鐘的思考時間,問自己這麼做的用意何在,或是因此想起身為社會做點什麼,我想這才是他們著書的目的,希望能夠藉此以減少悲劇發生的機率。

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紀錄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翁湘惟的沙龍
145會員
39內容數
翁湘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02
在世人的眼中,植村直己應該是個瘋子。 世界第一位登上五大洲最高峰、日本第一位登上聖母峰、獨自一人乘木筏完成亞馬遜河溯源、日本列島徒步3千公里、格陵蘭3千公里的單獨雪橇之旅、北極圈1萬2千公里的單獨雪橇之旅、世界最初的北極點雪橇單獨行……太多太多,冒險的故事還在繼續,但主角卻早一步消失於群山之中。
Thumbnail
2021/04/02
在世人的眼中,植村直己應該是個瘋子。 世界第一位登上五大洲最高峰、日本第一位登上聖母峰、獨自一人乘木筏完成亞馬遜河溯源、日本列島徒步3千公里、格陵蘭3千公里的單獨雪橇之旅、北極圈1萬2千公里的單獨雪橇之旅、世界最初的北極點雪橇單獨行……太多太多,冒險的故事還在繼續,但主角卻早一步消失於群山之中。
Thumbnail
2021/03/23
「讓每個人面對自己,誠實地凝視自己。」奈良美智曾說過,他厭惡目前學歷主義以及經濟主義至上的想法,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從作品中找到空虛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我在現場的作品中,理解了奈良美智對作品詮釋的這句話,其中的意義。也認為這是他與村上春樹的共通性。
Thumbnail
2021/03/23
「讓每個人面對自己,誠實地凝視自己。」奈良美智曾說過,他厭惡目前學歷主義以及經濟主義至上的想法,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從作品中找到空虛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我在現場的作品中,理解了奈良美智對作品詮釋的這句話,其中的意義。也認為這是他與村上春樹的共通性。
Thumbnail
2020/11/14
我選了幾本書來到櫃檯準備結帳,年紀應該與我父母相同的老闆,突然放本書在我面前,簡潔明瞭地對我說:「這個好,要看。」然後再瞟一眼我手上的書,問道:「你喜歡這個類型喔?那我跟你說,你可以看XXX。」說完,走去後方挖出那本書給我。
Thumbnail
2020/11/14
我選了幾本書來到櫃檯準備結帳,年紀應該與我父母相同的老闆,突然放本書在我面前,簡潔明瞭地對我說:「這個好,要看。」然後再瞟一眼我手上的書,問道:「你喜歡這個類型喔?那我跟你說,你可以看XXX。」說完,走去後方挖出那本書給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少年已寫筆記的方式記錄著這些年風風雨雨的生活,而為何會發在親子與教育則是因為有些新手家長並不知道該如何去教導孩子,總是忙於工作,疏忽陪伴自己的孩子還有頃聽他們遇到的疑難雜症,不是非打即罵就是過度溺愛,本人已真實事件作為警惕,希望世間再也不要有第二個簡平安。
Thumbnail
少年已寫筆記的方式記錄著這些年風風雨雨的生活,而為何會發在親子與教育則是因為有些新手家長並不知道該如何去教導孩子,總是忙於工作,疏忽陪伴自己的孩子還有頃聽他們遇到的疑難雜症,不是非打即罵就是過度溺愛,本人已真實事件作為警惕,希望世間再也不要有第二個簡平安。
Thumbnail
我重新看當年這篇心得,真的有夠羞恥的,大概是當時的狀態也不好,文筆開始進入很爛的意識流,自己都看不懂在寫什麼....... 後面有一大段抱怨童年瑣事的內容,文筆太糟糕了,只好先砍掉,剩下的還是有保留原味,再加個評語XD 2018: 書 : 教出殺人犯 / いい子に育てると犯罪者になります 教出殺人犯
Thumbnail
我重新看當年這篇心得,真的有夠羞恥的,大概是當時的狀態也不好,文筆開始進入很爛的意識流,自己都看不懂在寫什麼....... 後面有一大段抱怨童年瑣事的內容,文筆太糟糕了,只好先砍掉,剩下的還是有保留原味,再加個評語XD 2018: 書 : 教出殺人犯 / いい子に育てると犯罪者になります 教出殺人犯
Thumbnail
『「我要一個人活下去。」下定決心轉身飛離安全的保護籠已經過了十年了,可是我想要的,也許只是逃避吧? 逃離過去。 逃離我自己。 可是不管我走到哪裡,我都沒有辦法逃離我自己。』
Thumbnail
『「我要一個人活下去。」下定決心轉身飛離安全的保護籠已經過了十年了,可是我想要的,也許只是逃避吧? 逃離過去。 逃離我自己。 可是不管我走到哪裡,我都沒有辦法逃離我自己。』
Thumbnail
會選這本書,大概還是想到了鄭捷的北捷殺人事件。當時的其中一個受害者是北上找工作的年輕人,會提到他,是因為後來才知道這人家鄉就在我家隔壁村,很近。 當時最憤恨的是,這樣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斷送在一個陌生人手中。沒有深仇大恨,沒有衝突口角,只是他剛好坐上了那班車,而兇手剛好選擇這天,去超市買了把刀,走上他坐
Thumbnail
會選這本書,大概還是想到了鄭捷的北捷殺人事件。當時的其中一個受害者是北上找工作的年輕人,會提到他,是因為後來才知道這人家鄉就在我家隔壁村,很近。 當時最憤恨的是,這樣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斷送在一個陌生人手中。沒有深仇大恨,沒有衝突口角,只是他剛好坐上了那班車,而兇手剛好選擇這天,去超市買了把刀,走上他坐
Thumbnail
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誤入歧途,這是每一位家長或者是師長們最掛心的事。 然而我們也長輩的身分告誡他們時,是否忘記了我們曾經也是現在的他們?
Thumbnail
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誤入歧途,這是每一位家長或者是師長們最掛心的事。 然而我們也長輩的身分告誡他們時,是否忘記了我們曾經也是現在的他們?
Thumbnail
在開始今天的說書之前 我先確認一下我們的價值觀是在同一頁上 如果今天有個殺人兇手和倒在地上的被害人 我會譴責這個殺人兇手 當然有很多複雜的可能性 先不要想這麼多 如果今天這位兇手並不是殺人 而是性侵這位被害人 或者只是在書局裡猥褻了一位國中生 你會譴責誰呢?
Thumbnail
在開始今天的說書之前 我先確認一下我們的價值觀是在同一頁上 如果今天有個殺人兇手和倒在地上的被害人 我會譴責這個殺人兇手 當然有很多複雜的可能性 先不要想這麼多 如果今天這位兇手並不是殺人 而是性侵這位被害人 或者只是在書局裡猥褻了一位國中生 你會譴責誰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