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整體突破某個數字,股市上萬點也好、某國人口突破幾千萬也好、某人身價突破幾億也好,都只是一個自己口袋裡的里程碑;不管有沒有達到、或是差一點達到,世界都照樣運轉。
以產業數字來說,除了他們自己開開香檳、炒炒新聞之外,我們旁觀者在業界混得夠久就麻痺了;甚至分析的價值都不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這個數字是由股價為主的各種「相對不穩定」因素來支撐的。
而股價天天在變,即使今天有了寫了一篇文章從產品結構、品牌價值、領導團隊等角度,分析「為何市值可以破兆」寫得頭頭是道,也可能睡了一覺起來之後,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有感
感慨的是,我從1978年成為Apple用戶之後,就一直延續到現在,幾乎沒有中斷;中間也斷續以各種形式為Apple工作了20年。
在這段時間中,我曾經是相關雜誌Macworld的總編輯、也曾經幫美國版Macworld、MacWEEK、eWEEK等外媒寫過報導;早期在Apple代理商擔任業務和行銷工作4年,後來有段時間也在Apple美國總部做過行銷、文案、以及內容品管。
此外,在同一段期間我也以外發的身分,幫助台灣、香港、中國的Apple分公司做過一些產品專案。
多年以來,我寫評論時碰到Apple做得不好的地方,還是照樣批評(前兩天才貼了〈
通訊錄是未來資訊流的基礎〉);但是同樣這麼多年以來,每次在需要挑產品來自用的時候,多數狀況下Apple仍然讓我沒有其他選擇。
關於我的評論原則,可以參考這篇2008年寫的文章:
過去30年許多(傳說中的)Apple歷史事件,例如1993年Newton上市、1997年Steve Jobs回歸Apple、2007年iPhone問世等等,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剛好都在現場、也知道背後的來龍去脈;而這個「知道」雖然有時候是失望的代名詞,但也是「理解而接受」的來源。
Apple在1990年代有一段時間很令人失望:產品線混亂、行銷策略糟糕、定價缺乏競爭力、股價大跌(也就是很多人說「Apple快倒了」、「快被微軟併掉了」的時候)……;但就我對這家公司的瞭解(說實在話,我大概也沒有那麼瞭解其他大公司了),即使在最低潮的時候,因為人的關係、因為
企業理念的關係,我仍然對它有信心。
久而久之,我慢慢摸清楚了Apple的產品行銷邏輯、以及設計時的考量點,所以到目前為止,以公開資料為基礎所寫的分析和預測,自認為都有90%以上的正確率(當然,有簽NDA的事情我是不寫、或是必須假裝不知道的)。
歷年來寫了很多,有興趣的朋友就參考一下吧:
總之
總之,Apple「市值破兆」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有幾個意義:
- 這孩子終究沒有沒有讓我失望。
- 我自己過去40年來的用戶經歷、30年的觀察、20年的參與和努力,終究(至少在這個時間點上)得到了一點證明。
此外,就目前為止的結果來看,Apple的現任執行長Tim Cook雖然不是Jobs那樣的傳奇人物、也沒有浪漫的歷史,甚至有人罵他讓Apple產品失去的原有的精神,但如同我在〈
對新款MacBook Pro的觀察〉一文中所寫的:
目前的Apple執行長Tim Cook原本就是個「守成重於進取」的管理者。理性來看,進取型的Steve Jobs過世之後,如果沒有跟他一樣天縱英明的管理者出現,「進取→進取」的發展可能會是一場動搖國本的災難(不一定會發生,但如果發生了、又沒處理好,就是動搖國本)。 所以,雖然可能會有幾年沒有好戲可以看(確實也是如此),現階段「進取→守成」在經營上反而是比較穩紮穩打的合理決策。
雖然我也同意Apple近年的產品沒有十多年前精彩,但就「讓公司生存下來,而且活得好好的」,或者說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一點他確實做到了;而「市值破兆」這件事情,則是值得Tim Cook裱起來貼在辦公室牆上的獎狀。
接下來,就是看看有沒有下一個進取型的領導者,可以將Apple再度帶上高峰(或是谷底)了。
光是冷眼旁觀上面這些事情,就耗掉了我半輩子,所以有點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