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々」在台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到「代々木公園」這個名字,就想起「々」這個在台灣日常生活中已經消失一段時間的符號。

我想大多數台灣人,即使是很年輕的、或是完全沒學過日文的人,都知道這個符號就是「重複上個字」的意思(正確的說是「重複前一個漢字」),或許在手寫字的時候也會順手用一下。

不過就我眼光所及,已經很久沒有人在比較正式、或是商品名稱和文案上用它了,或許是因為習慣改變、也可能是中文輸入不太容易打得出來的關係。

某家日系家電公司有一款叫做「媽媽樂」、至少已經有三四十年歷史的長銷產品,至今在包裝和宣傳品上都還有「媽々樂」的寫法,但也有部分場合轉成全中文的式樣。

raw-image

在三四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台灣懂一點日文的長輩(那時候還不是很長輩)比現在多、日語對台灣社會的影響比較大(其實日語對清末以來的中文影響就很大,不過那是另一段故事)、再加上某些商品想凸顯「日本品牌的東西比較好」的形象,所以很自然的就把日式寫法用上去了。

除了「々」之外,其實還有兩個性質類似、但台灣比較少見的符號:「ゝ」(重複上一個日文假名)和「ゞ」(重複上一個濁音日文假名),但因為這兩個符號比較難套進中文環境,所以不太容易看到。

有一段時間在台灣卡車市場佔有率很高的日本品牌「五十鈴」(Isuzu),在1974年變更標誌之前,就是把「いすゞ」的名稱直接寫在上面。

其中最後面的「ゞ」代表和前一字「す」(su)相同,但濁音化變成「ず」(zu);這一點讓我在從前日文還很差(現在也很差,只是好一點)的時候困擾了很多年,因為在五十音表上根本沒有這個字,所以只知道念成「zu」,但並不瞭解到底是什麼道理。

總之,「いすず」等於「いすゞ」。

現在看到「代々木公園」的照片想起這件事情,也算是寫下來記錄一點點日文在台灣的影響、也幫(如果)現在還不清楚這些符號是怎麼回事的朋友釋疑吧。

後記

這篇文章在台灣和大陸刊出之後,都陸續有些朋友提出「中文裡頭原有類似寫法」、「日文的此一用法也來自中文」的意見;在我自己未經仔細考證的前提下,想法是這樣的:

如果單以「々代表重複漢字(無論中日文)」來看的話,確實應該沒錯,但有幾個不同的角度可以看看:

  1. 中文代表重複的簡字寫法自古即有,但以類似「″」或「=」的寫法為多(例如「子=孫=」就是「子子孫孫」;如果源自中文(是極有可能的)、但演化成「々」這個在日本正式使用的符號,其中的過程應該是個有趣的探究題目。我個人有一個沒有經過考證的猜測,是它演化自簡寫的「仝」字。
  2. 近代中國如果使用的是日式的「々」,是否是受到日本影響?包括清末以來引進日本名詞和學問、以及抗日期間的日本佔領區留下來的習慣?如果可以調查「々」在中國的使用分布狀況,或許可以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結果。
  3. 我這篇文章除了提到「々」,也提到日本使用的「ゝ」和「ゞ」,這在中文裡面應該是沒有人用的、用法應該也不是來自中文,所以跟「中文裡也有類似的用法」應該是不衝突的兩件事。:)

之後查資料,發現在Wikipedia裡有些詳盡的說明,有興趣的朋友再請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SJPan日語練功房--平假名相似字辨別-「ツ」「シ」「ミ」 -- 各假名的形音聯想&記憶要點、辨別小測驗、參考解答 --
Thumbnail
SJPan日語練功房--平假名相似字辨別-「ツ」「シ」「ミ」 -- 各假名的形音聯想&記憶要點、辨別小測驗、參考解答 --
Thumbnail
無聊逛到 曼努 manzoo 的部落格,學習到很多關於台灣字體的知識!這些充滿古早味的字體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我自己的體感是,台灣前幾年吹著滿滿的復古風,所以這些在過去被認為很「俗」的字體才能被更多人重視。󠀠
Thumbnail
無聊逛到 曼努 manzoo 的部落格,學習到很多關於台灣字體的知識!這些充滿古早味的字體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我自己的體感是,台灣前幾年吹著滿滿的復古風,所以這些在過去被認為很「俗」的字體才能被更多人重視。󠀠
Thumbnail
-構造 図(1)で、N2の名前、呼び名を示すときに使う。話し手か聞き手が、N1についてよく知らないときに使われる。N1が何であるのかをN2で示して、聞き手にわかりやすく述べるときに使う。 ・在結構圖(1)中,表示N2的名稱、稱呼時使用。說話者或聽者在對N1不太瞭解時使用。用N2表示N1是什嚒,
Thumbnail
-構造 図(1)で、N2の名前、呼び名を示すときに使う。話し手か聞き手が、N1についてよく知らないときに使われる。N1が何であるのかをN2で示して、聞き手にわかりやすく述べるときに使う。 ・在結構圖(1)中,表示N2的名稱、稱呼時使用。說話者或聽者在對N1不太瞭解時使用。用N2表示N1是什嚒,
Thumbnail
寫過了中文的國名翻譯,其實日本的國名翻譯也是很有學問。除了原本就有漢字的國家,比方說台灣、韓國,現在日本的國名多會用片假名直接音譯,但是你也可能在日本的新聞報紙或是歷史文件上面看到一些獨特指涉國家的漢字。本篇就要來大揭密這些常用的漢字,看看到底是說哪些國家呢?
Thumbnail
寫過了中文的國名翻譯,其實日本的國名翻譯也是很有學問。除了原本就有漢字的國家,比方說台灣、韓國,現在日本的國名多會用片假名直接音譯,但是你也可能在日本的新聞報紙或是歷史文件上面看到一些獨特指涉國家的漢字。本篇就要來大揭密這些常用的漢字,看看到底是說哪些國家呢?
Thumbnail
除了教育部收錄的外來詞172個之外,台語和閩南語在用字遣詞上的差異其實還有更多,這些獨特的台語語彙可歸類為幾項,本文會探討的是『折衷台式新創語』,其下又依據造詞原理細分成幾個子項目:台式日語(取3字)、日台折衷(取10字)、和洋台折衷(取5字)、洋式台語(取1字),最後共收錄19 個字詞。
Thumbnail
除了教育部收錄的外來詞172個之外,台語和閩南語在用字遣詞上的差異其實還有更多,這些獨特的台語語彙可歸類為幾項,本文會探討的是『折衷台式新創語』,其下又依據造詞原理細分成幾個子項目:台式日語(取3字)、日台折衷(取10字)、和洋台折衷(取5字)、洋式台語(取1字),最後共收錄19 個字詞。
Thumbnail
方言音的書寫,有兩派,存音,保義!前者以假藉字,或口語造字為主幹,後者以訓讀為妥協!存音派,還有一種變體,就是音文共存,有疑義的音,就只用音拼,台灣因為有大量的羅馬白話拼音文獻,所以採用教會常用的羅馬拼音!沒有學過方言拼音的人,就有困難理解!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與優劣點,就用下面這篇引文來對照!比較
Thumbnail
方言音的書寫,有兩派,存音,保義!前者以假藉字,或口語造字為主幹,後者以訓讀為妥協!存音派,還有一種變體,就是音文共存,有疑義的音,就只用音拼,台灣因為有大量的羅馬白話拼音文獻,所以採用教會常用的羅馬拼音!沒有學過方言拼音的人,就有困難理解!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與優劣點,就用下面這篇引文來對照!比較
Thumbnail
本文同步刊載於2020/09/23 BuzzOrange 【你會的簡體字不一定來自中國】你以為只有現代人才懶得寫字嗎?一窺台灣簡體字的 3 種來源 在臺灣長大的我們,除了標準字體,不知道大家偶爾遇到需要寫字時,會因為有些字的筆畫多,而改寫筆畫較少的字呢?
Thumbnail
本文同步刊載於2020/09/23 BuzzOrange 【你會的簡體字不一定來自中國】你以為只有現代人才懶得寫字嗎?一窺台灣簡體字的 3 種來源 在臺灣長大的我們,除了標準字體,不知道大家偶爾遇到需要寫字時,會因為有些字的筆畫多,而改寫筆畫較少的字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